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3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荣  钟平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3):186-187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多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后并发症以切口感染最多见。现就我院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切口感染的原因。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0年1月~1999年12月,我院共实施阑尾切除术1098例,其中男683例,女415例,切口感染92例,总感染率为8.3%,性别无差异。1.2 可能与切口感染有关的因素:①年龄:年龄在15岁以下的113例,切口感染13例(11.5%);15—60岁855例,感染64例(7.9%);60岁以上的130例,感染15例(11.5%);②病程…  相似文献   
32.
1996年10月6日,广东省南海市大沥镇旅游团游客在我市因食用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污染的食品而发生一起食物中毒,由于报告不及时,原因食品尚未能确定。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该游游团46人于10月6日中午11∶30在我市四季餐厅统一就餐,下午1...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中CD44v6的表达及与其分型、颅内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CD44v6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CD44v6高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及颅内转移有关(P<0.05),是非小细胞肺癌颅内转移的主要风险因子。结论:检测CD44v6蛋白的表达,有可能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颅内转移的发展以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4.
蝶骨嵴内侧脑膜瘤的诊断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手术治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至2003年4月手术治疗的38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结果 38例病例中,30例获得全切,6例获得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术后死亡1人。随访30例,其中偏瘫2例,动眼神经麻痹3例;术前视力下降的16例病例中,术后视力改善11例,无变化3例,加重2例。结论 手术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重要手段,显微操作和合理利用蛛网膜界面保护重要血管、神经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5.
目前,空军部队中,有一部分飞行人员,因工作需要,分散在机关,院校、科研院所等非飞行训练单位.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对此类飞行人员的健康教育及卫生保障等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而这些环节恰恰又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加强零散飞行人员的健康教育和卫生保障,对保障飞行安全,延长飞行年限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6.
李德炯  王学建  钟平  谢惠琴 《贵州医药》2002,26(10):896-897
目的:评价CT脑动脉高密度征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3例大脑中动脉分布区急性脑梗死CT脑动脉高密度征的影像资料。结果:27例观察到大脑中动脉MI水平段呈高密度征,右侧11例,左侧13例,双侧3例,占收集资料的53%。CT对照复查5例和MRI对照观察10例,所见均与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分布范围相符合。结论: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7.
牙龈恶性黑色素瘤光、电镜对比观察钟平,张志成(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科)刘鹏(病理教研室)刘玉玲,刘桂云(电镜室)恶性黑色素瘤大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大部分发生于皮肤,其中以足跟部为最多。恶性黑色素瘤亦可原发于粘膜,如口腔、鼻、食管、直肠、阴道等处粘膜,...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的疗效。方法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4.2±5.6岁,予养血清脑颗粒4g/袋,口服1日3次,连用4周、8周分别随访1次。结果治疗8周时头晕、失眠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84.2%,疗效明显优于治疗4周,观察期间有4例出现胃部不适,加用保护胃粘膜药物缓解。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CCC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9.
信息动态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1岁,因“左侧额面部跳痛2d,加重8h”于2016年4月8日凌晨4点入住我院神经内科.发病前有长途疲劳乘车,既往有带状疱疹感染.入院时查体未见神经系统损伤临床表现及定位体征.入院后患者左侧额面部疼痛持续加重,伴有双眼胀痛;查颅脑MRI+MRV提示左侧横窦纤细,显影不良;测眼压及眼底检查未见异常;腰椎穿刺测颅压正常,脑脊液常规及生化,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予对症状治疗.4月13日患者出现左侧眶额及面颊部带状斑片状红斑,沿三叉神经分布,给予阿昔洛韦0.75 g,静脉滴注,q8h.4月15日患者诉视物重影,查体见左侧眶额及面颊部疱疹形成,左眼外展受限,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qd.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脊索瘤型脑膜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脊索瘤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相应抗体重新染色标记并进行临床疗效随访。结果 22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6.5岁。均未见明确有Castleman综合征表现;病变均系单发,多数位于小脑幕上。病理检查示脊索样基质占20%~80%,淋巴细胞浸润以B细胞为主,细胞增殖标记物(MIB-1)标记指数为2%~10%,平均2.5%。19例患者达全切,3例患者达次全切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4.0个月,4例患者复发;次全切除与复发相关;复发患者MIB-1标记指数与非复发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脊索瘤型脑膜瘤是非典型脑膜瘤的一个少见亚型,具有复发风险,女性略多见;患者缺乏明确的系统性疾病表现,小脑幕上是好发部位,手术切除程度与患者预后相关,MIB-1标记指数预测复发的意义尚难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