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2篇
  2024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近年来很多研究对比了第三代喉罩(ProSeD laryngeal mask airway,PLMA)与气管插管(endotracheal tube,TT)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我院从2008年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使用ProSeal喉罩以来,麻醉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2.
腹主动脉瘤(AAA)是一种常见的可危及生命的动脉退行性病变,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在65岁以上男性死亡原因中居第10位〔1〕。AAA分为肾上型和肾下型,外科手术是治愈该病的唯一方法,其中AAA切除、人造血管置换术已被公认为是远期疗效确切持久的首选经典术式,但由于在阻断腹主动脉行人造血管置换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可发生剧烈波动,同时可引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配伍清宫术或钳刮术治疗稽留流产的效果。方法将180例稽留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乙烯雌酚配伍钳刮术流产组(对照组)和不同剂量米非司酮配伍清宫术或钳刮术流产组(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排胎时间、阴道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流产时胚胎易剥离,阴道流血及胚胎排出时间早,不良反应少。结论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适时加用清宫术或钳刮术流产治疗稽留流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
限制性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成双  徐晶  金立民 《吉林医学》2010,31(8):1058-1059
目的:探讨限制性补液在创伤性休克中的应用。方法:对应用限制性补液进行治疗的109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后,患者轻、中度休克得到很好控制,手术预后效果良,重度休克患者18例休克得到控制,顺利通过手术,3例患者因伤势严重死亡,重度休克死亡率16.7%。结论:限制性补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治中有重要意义。在创伤性休克的抢救中,既要强调尽早、快速补液,也应注意补液的量和方式。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新生儿采用0.2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骶管阻滞麻醉行腹部、腹股沟及会阴部和下肢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临床麻醉效果。方法:清醒下,右侧卧位用5ml注射器上的7号针头行骶管穿刺麻醉,局麻药用0.2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按1ml/kg计算总量,先给0.5ml试验量,观察无全脊麻醉后将余量注完改平卧,10min后可达麻醉效果开始手术,术中吸入七氟醚,连续监测ECG、HR、RR、SpO2、BP并记录麻醉前、骶管阻滞麻醉后10min、手术切皮、切皮后20min、术毕的变化和术后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等并发症。结果:全组患者与麻醉前相比HR、RR、SpO2、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10min内所有患儿刺激非阻滞区域均有扭动、挣扎、睁眼甚至咧嘴、哭闹等反应。本组患者麻醉效果良好,阻滞时间(下肢出现痛觉)为(182±22)min,下肢肌力恢复至4~5级时间为(262±28)min,这说明0.2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还具有术后较长时间的镇痛作用。结论:0.2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用于新生儿骶管阻滞麻醉是安全可行的,具有镇痛完善、肌肉松弛良好、对呼吸循环干扰小,同时可避免全麻引起的气道损伤,完全能满足手术要求,而且还有术后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婴幼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婴幼儿特殊的解剖特点和相对不成熟的生理机能,给麻醉工作带来很大风险。因此麻醉医生应认真选择麻醉方法,使其平稳渡过围术期。本文就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婴幼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作一综述,旨在为婴幼儿临床麻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缺氧是一系列神经疾病(包括卒中、脊髓损伤和外伤性脑损伤)的中心因素,为了适应缺氧,微生物出现一系列系统性和局部性的改变以维持O2的平衡,减低缺氧的影响。在分子水平,主要的调节细胞对缺氧反应的调控者是缺氧诱导因子(HIF-1)。  相似文献   
28.
本实验通过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及肌钙蛋白I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应用于小儿全身麻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临床麻醉用药的选择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体格情况分级Ⅰ-Ⅱ级,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不同静脉输注速率对异丙酚抑制小儿喉罩置入反应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EC50)的影响,探讨瑞芬太尼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术麻醉时适宜的静脉输注速率.方法 择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术小儿84例,年龄7月~3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儿分为3组(n=28):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和静脉输注瑞芬太尼3或5 ng·kg-1·min-1组(R1组或R2组).喉罩置入反应定义为喉罩置入可诱发肢体和或呛咳反应.采用序贯法确定异丙酚血浆靶浓度:C组、R1组或R2组异丙酚初始靶浓度分别为5.2、4.8或4.4 μg/ml,相邻浓度差值为0.2 μg/ml,喉罩置入反应阴性则下一例采用低一级浓度,反应阳性则下一例采用高一级浓度.用概率单位法确定异丙酚EC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 C组异丙酚EC50(95% CI)为5.03(4.92~ 5.12) μg/ml,R1组为4.71(4.58 ~ 4.84) μg/ml,R2组为4.46(4.20 ~ 4.94) μg/ml.与C组相比,R1组异丙酚EC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2组EC50降低,且也低于R1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用于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时,其静脉输注速率应不低于5 ng·kg-1·min-1.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注预防布比卡因心脏毒性反应的作用。方法成熟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对照组予右美托咪定0μg/kg,低浓度组予右美托咪啶5μg/kg,中浓度组予右美托咪定10μg/kg,高浓度组予右美托咪定15μg/kg。在10%水合氯醛4 ml/kg腹腔麻醉下,经右侧股动脉直接测压,经左侧股静脉置入导管给药。在实验组中,通过左侧股静脉10 min泵入相应剂量的右美托咪定0.5ml。10 min后以1 ml/h泵入预定剂量0.75%的布比卡因,直至动物产生中毒症状为止,立即停止用药。布比卡因中毒的界定:ECG波形发生改变,增宽幅度>基础值20%,或出现心律失常、心率变化>基础值25%,MAP下降>25%。动物产生局麻药中毒症状时通过右侧股动脉抽取动脉血,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中布比卡因浓度。分析给入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与血中布比卡因浓度的关系。结果四组实验大鼠的体重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基础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的布比卡因血浆药物浓度为(2.73±1.00)μg/ml;低浓度组的布比卡因血浆药物浓度为(2.79±1.09)μg/ml;中浓度组(4.63±1.56)μg/ml;高浓度组(3.61±1.60)μg/ml。对照组与中浓度组、低浓度组与中浓度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预注对布比卡因引起的心脏毒性反应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