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2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益艾康胶囊合姜枣红糖茶治疗艾滋病慢性腹泻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艾康胶囊合姜枣红糖茶治疗艾滋病慢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采用益艾康胶囊合姜枣红糖茶每目l剂,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艾滋病慢性腹泻48例,并设西药治疗对照组48例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对照组的61%(P〈0.05)。结论本疗法对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慢性腹泻疗效显著,具有抗耐药,减少感染,促进免疫功能重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
近年来我们使用中药龙胆泻肝颗粒、如意金黄膏治疗HIV/AIDS带状疱疹30例.并与西药阿昔洛韦、喷昔洛韦乳膏作对照,观察该方法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中医药辨证施治对无症状期HIV感染者生存质量影响,为改善HIV感染的生存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选择1 200例无症状期HIV感染者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例约2:1.受试者人组后,根据中医辨证结果服用相应药物,试验组给予相应证型中药制剂,对照组给予相应证型中药制剂的模拟剂,每月辨证1次,每次根据辨证结果选用相应药物,使用PRO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HIV-BREF)的中文版调查符合无症状期HIV感染者,周期为18个月,根据不同时段,分别计算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其生存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由PRO量表可看出,6个月后治疗组的情况呈稳定趋势,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从WHOQOL-HIV量表分析可以看出,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生存质量变化值显著升高,而对照组生存质量变化值下降,2组间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内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艾滋病无症状期防治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4.
目的:评价以消脂颗粒及二陈汤和桃红四物汤为组方的中药制剂与血脂康胶囊治疗HAART致血脂异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80例HAART致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检测患者的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结果:在治疗后第12周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Tch,LDL的变化有明显差异(P<0.05),TG的变化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患者Tch,LDL下降优于治疗组;治疗组患者HDL的升高值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HDL的升高优于对照组.结论:血脂康胶囊和以消脂颗粒及二陈汤和桃红为组方的中药配方颗粒制剂可以作为防治我国HAART致血脂异常患者的主要中药制剂之一.  相似文献   
95.
708例艾滋病住院患者中医证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基于4年的住院艾滋病患者病历资料,分析该类患者的中医证治特点。方法收集2004~2008年的住院艾滋病患者病历,建立病历基本信息提取表,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诊断治疗和中医证治等信息,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708例住院艾滋病患者,主要机会性感染中呼吸系统占39.9%、消化系统占33.0%、神经系统占7.1%;中医辨证中虚证占50.0%、实证占28.3%、虚实夹杂占21.7%;使用较多的方剂有参苓白术散、四神丸、生脉散等;使用频次最高的中药依次为甘草、参类、茯苓等。全部使用中西医联合的治疗方法,治疗好转率50.8%。结论住院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多样,中医证候以虚证为主,中西医联合治疗疗效需待提高。  相似文献   
96.
发热是艾滋病常见并发症状之一。2009年6月—2009年12月,笔者在对河南某地区艾滋病患者的中医药临床治疗中,观察分析78例艾滋病内伤发热病例,四诊合参可分为4个中医证型,即脾肺气虚、湿热内蕴、痰湿内蕴和脾肾阳虚;根据CD4+T淋  相似文献   
97.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属中医学"中风病"范畴。该病的发病率近年逐渐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总结其诊治规律十分重要。现就近年来相关论文进  相似文献   
98.
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破坏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使患者的抵抗力降低,导致多种病原体侵袭而发生诸多机会性感染.抵抗力降低加上机会性感染,成为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近年来相关文献时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研究报道,总结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的经验,为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
目的:了解HIV/MDS口腔念珠菌病患者的口腔酸碱度.方法:用广泛试纸检测诊断为HIV/AIDS口腔念珠菌病患者的口腔酸碱度.结果:检测80例HIV/MDS口腔念珠茼病患者的口腔酸碱度,显示该类患者的口腔酸碱度范围为5.84±0.46.结论:HIV/AIDS 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口腔酸碱度偏酸性.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了解艾滋病服用抗病毒药治疗并发痒疹的中医症状体征,探索症状体征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病例回顾性方法,以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课题病例资料为来源,进行艾滋病服ARV治疗并发痒疹的中医四诊信息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5例病例分析,发现中医证候为血热生风证(43.0%),血虚风燥证(24.3%),脾虚湿蕴证(30.8%)。痒疹相关症状出现较多(50%)的为丘疹、抓痕、色素改变、结节、皮肤颜色异常和水泡鳞屑。其它症状中出现较多(50%)的为疲乏、口味异常、面色异常、神志异常、不寐、咽干,舌象出现较多(40%)的为淡红舌、白苔、厚苔、黄苔、腻苔,最多脉象为弦脉(28.6%)。中医四诊信息在3种证型中分布稍有差别。结论:艾滋病服ARV治疗并发痒疹的中医四诊信息具有一定规律,但需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