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2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医辨证治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后高脂血症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AART)后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实用性随机对照研究的试验方法,对50例HAART治疗后高脂血症的受试者分别给予中医辨证或对照治疗,同时测定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中医辨证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对于甘油三酯(TG)的治疗虽然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后TG水平也有明显的下降。对照组治疗后TC和TG水平有明显下降,但是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LDL-C治疗后无变化。结论:中医辨证治疗HAART治疗后高脂血症,可以发挥中医药优势,改善脂代谢异常,减小HAART的毒副作用,继而提高HAART的依从性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评价中药配方颗粒与血脂康胶囊治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致血脂异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HAART致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5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中脾虚痰阻证予消脂颗粒,痰浊瘀阻证予二陈汤和桃红四物汤配方颗粒,对照组予血脂康胶囊,两组疗程均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8周、12周检测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进行总体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第12周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TC、LDL-C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2周与治疗HDL-C前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控制率、显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康胶囊和以消脂颗粒及二陈汤和桃红四物汤为组方的中药配方颗粒制剂可以作为防治HAART致血脂异常患者的主要中药制剂之一。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艾滋病、结核病双重感染的机理及相应的诊疗手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总结近年来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相关文献,并分析、归纳。结果:结核病是艾滋病的发病和死亡的重要诱因。探讨敏感性、特异性高的综合诊疗措施,对于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降低双重感染的死亡率尤为重要。结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为开展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结核病双重感染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04.
分析目前艾滋病中医药防治形势,提出对无症状HIV感染期中医药干预的新主张,从艾滋病的机会性感染、HAART疗法的毒副作用、清除潜伏感染HIV、中医心理干预、基础性研究等方面探讨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研究优势及方向.  相似文献   
105.
106.
假性球麻痹,亦称假性延髓麻痹,常见于反复发作且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的脑中风患者,临床上以构音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为主要特征,治疗较为棘手,我们采用中药与针灸结合方法治疗6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7.
探析无症状HIV感染期持续时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文献检索、临床及流行病学调查,探讨无症状HIV感染期的持续时间,以期进一步把握无症状HIV感染者的病程及病变趋势,确定最佳治疗干预治疗的时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8.
镇肝熄风合剂对实验性肾性高血压及缩血管物质影响的实际研究@蒋自强$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河南郑州450000 @郭会军$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河南郑州450000 @任德启$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河南郑州450000~~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无症状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总淋巴细胞计数(TLC)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1年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艾滋病临床研究中心组织开展的一项国际合作课题患者入组时的实验室数据,计算无症状期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TLC的相关系数,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TLC代替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最佳临界值及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一致率.结果 共纳入分析了98例患者的实验室资料.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TLC呈正相关(r=0.548,P<0.01).用TLC<1 300×106个/L预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106个/L的灵敏度为43.48%,特异度为96.00%,阳性预测值为76.92%,阴性预测值为84.71%,一致率为83.67%;TLC<2 000×106个/L预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106个/L的灵敏度为66.10%,特异度为66.67%,阳性预测值为75.00%,阴性预测值为56.52%,一致率为66.33%;TLC<2 100×106个/L预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106个/L的灵敏度为67.82%,特异度为72.73%,阳性预测值为95.16%,阴性预测值为22.22%,一致率为68.37%.结论 无症状期HIV感染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TLC相关.按照现行的治疗无症状期HIV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标准及指南,建议当患者TLC<2 000×106个/L时尽早核查CD+4T淋巴细胞计数,以便尽早让HIV感染者开始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10.
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艾滋病以来,医务工作者就对这一新生病种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努力探索其治疗方法,并形成了一系列的指南及相关技术指导原则。但是艾滋病的治疗指南及临床技术指导仍很不完善,特别是中医治疗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虽然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可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其作用机制不清;2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疗效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3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双盲研究,临床试验总体水平较低,说服力及可重复性不高;4中药研究经历了从单味中药、复方到中成药的发展阶段,但是研究多不规范,没有按照新药开发要求,药物的基础研究较少,只有少数中药复方进行了相关药效学研究,中药新药很少;5中医指南及临床技术指导原则较少,且没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统一标准;6现行艾滋病中医临床技术指导应用范围较窄,更新较慢;7艾滋病中医规范化临床技术指导原则很少被西医认可及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