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与兔易损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易损斑块动物模型,观察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易损斑块中的表达规律。方法:实验新西兰雄兔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稳定斑块组、p53基因组和p53+药物组。对照组假手术后普通饲料喂养;稳定斑块组、p53基因和p53+药物组行腹主动脉球囊拉伤后高脂喂养12周,p53基因和p53+药物组于10周末行腹主动脉斑块形成处转染人野生型p53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p53+药物组于12周末给与中国圆斑蝰蛇毒和组胺药物触发斑块破裂。4组兔于实验第1d和处死前检测Lp-PLA2、hs-CRP、MMP-9、HDL、LDL、VLDL血清指标,处死后取腹主动脉斑块处病理标本并做局部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稳定斑块组、p53基因组和p53基因+药物触发组血清Lp-PLA2、MMP-9第12周末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实验第1d(P0.05);p53基因组和p53基因+药物触发组血清Lp-PLA2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稳定斑块组,差别显著(P0.05);p53基因+药物触发组与p53基因组比较血清Lp-PLA2、hs-CRP、MMP-9水平均差别明显(P0.05)。第12周末,病理结果示4组兔分别为正常动脉血管、稳定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斑块、破裂斑块模型,在p53基因组和p53基因+药物触发组纤维帽厚度明显低于稳定斑块组(P0.05);p53基因+药物触发组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明显高于p53基因组。血清Lp-PLA2与斑块纤维帽厚度呈明显负相关性(r=-0.710,P0.01),hs-CRP、MMP-9与纤维帽厚度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在已建立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易损斑块模型上,动脉血清与组织Lp-PLA2、hs-CRP、MMP-9的表达规律表明,Lp-PLA2与斑块的不稳定性相关性好,结合hs-CRP、MMP-9检测可更好阐释斑块的性质;为发现易损斑块并预测斑块稳定性提供了基础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2.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IMP-1、TIMP-2在胃癌中的表达特点,与肿瘤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胃癌术后病例63例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组织TIMP-1和TIMP-2的表达情况.结果TIMP-1、TIMP-2主要在胃癌细胞胞浆内表达.胃癌旁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表达极佳.胃癌组织的TIMP-1、TI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4%(33/63)和54.0%(34/63),表达强度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早期癌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中表达良好.TIMP-1表达的升高与生存曲线亦抬高一致,与TIMP-2表达无相关性.在胃癌组织中TIMP-1、TIMP-2间表达呈正相关,TIMP-1在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有相关性,而TIMP-2无相关性.结论TIMP-1、TIMP-2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存在广泛的异质性,与胃癌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等多因素相关.作为胃癌浸润转移的负调控因子,TIMP-1、TIMP-2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行为的重要生物学指标,TIMP-1亦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3.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收治1例肾移植术后因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引起复杂性难治性泌尿系感染的受者, 给予多种抗感染方案治疗仍多次复发, 效果欠佳;后通过改行粪菌移植(FMT)辅助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随访时间>3个月, 期间体温正常, 尿培养阴性, 无腹泻、腹痛、恶心、尿路刺激及其他部位感染等不适, 移植肾功能稳定。  相似文献   
64.
董兆强  闫学香  王欣  郝琳  鹿庆华  蒋乐 《新医学》2007,38(7):435-437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的运动能力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影响.方法:将10例NYHA心功能Ⅱ~Ⅲ级CHF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训练组每日2次行6分钟步行训练,疗程10周.分别在入院后24小时内(治疗前)及治疗10周后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6-minute walking test,6-MWT)及检测血清MMP-9水平,比较2组的结果.结果:治疗10周后,训练组6-MWT的行走距离从治疗前的(220±72)m增加到(372±97)m;对照组相应为(220±76)m、(287±91)m;训练组治疗前、后的运动后的血清MMP-9分别为(184±61)μg/L、(128±36)μg/L;对照组相应为(180±59)μg/L、(154±50)μg/L;上述指标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训练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0.01).结论:心功能Ⅱ~Ⅲ级的CHF患者采用运动训练可以增加运动耐力,并可降低患者的血清MMP-9水平,减轻心室重塑的程度而起康复作用.  相似文献   
65.
“轻法频下”由清代温病大家章虚谷提出,针对湿热邪气胶黏、难以速除的特点所设,是以小剂量药物配合一日内多次使用下法的方式,将湿热邪气逐步排出体外,用以治疗温病湿热邪气积滞肠道的特殊治法。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病机为湿热邪气蕴结大肠致使局部气血失和,热盛肉腐成脓,故临床应用“轻法频下”治疗切合病机,理气导滞同时配合行气活血...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雷米芬太尼和咪唑安定复合麻醉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并与雷米芬太尼和异丙酚复合麻醉进行比较。方法:70例?ASAⅠ~Ⅱ无痛肠镜检查老年患者,随机分雷米芬太尼和咪唑安定组(R组)和雷米芬太尼和异丙酚组(P组)观察并记录患者检查前,给药后镜检开始后,退镜完毕后的,SBP,SPO2,HR,RR,BIS。结果:两组术前与术中SBP,HR,RR,SPRY2,BIS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组术前与术后SBP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雷米芬太尼和眯唑安定复合麻醉用于门诊患者无痛检查能达到满意的镇静与镇痛。  相似文献   
67.
患者男 ,5 0岁。因进行性心悸、气短、胸闷 5个月就诊。查体 :血压 :14/ 12 .5 k Pa,贫血貌 ,双侧颈静脉怒张 ,心界略向两侧扩大 ,心音低钝 ,心前区未闻及杂音。肝肿大 ,剑下 3cm,右肋下 2 cm,质韧 ,肝颈征阳性。腹水 (± ) ,双下肢浮肿( ) ,心电图示 :窦性心动过速 (心率 10 8次 /分 ) ,肢导低电压 ,广泛性 T波倒置。心脏超声检查 :于心尖四腔心切面 ,可见左心房略增大 ,左心室内径偏小 ,右心房和右心室均明显受压变形 ,腔径明显变小 ,脏、壁层心包回声增强 ,弥漫性不均匀性增厚 ,最厚处可达1.0 3cm,心包腔内可见少量积液 ,平均厚度约 0 .…  相似文献   
68.
郝琳  康娟  宋英 《实用癌症杂志》2022,(11):1805-1808
目的 研究GOLPH3与非小细胞肺癌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7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患者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高尔基磷酸化蛋白3(GOLPH3)、上皮间之转化标志物E-钙黏素(E-cadherin)以及波形蛋白(vimentin)水平;对比不同临床特征(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GOLPH3表达情况,同时分析GOLPH3与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相关性。结果 肺癌组织GOLPH3和vimentin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E-cadherin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不同分化程度、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以及不同TNM分期患者GOLPH3、E-cadherin和vimentin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相关性分析得出:GOLPH3阳性表达率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与vimentin呈正相关(P<0.05)。结论 GOLPH3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与vimentin呈正相关,与患者上皮间质转化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TIA患者147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组(A组n=37)、阿托伐他汀组(B组n=37)、低分子肝素组(C组n=36)、对照组(D组n=38),均采用常规治疗;A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一次,连用21d和低分子肝素钙5000U,1次/12h,皮下注射,连用7d;B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nag,每晚一次,连用21d;C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1次/12h,皮下注射,连用7d。观察各组有效率、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T、APTT、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纤维蛋白原的变化,随访TIA复发和向脑梗死进展情况。结果A、B、C、D四组有效率分别为89.2%、78.4%、80.6%、65.8%,A、B、C组和D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以及低分子肝素治疗TIA疗效确切,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更佳,并可减少复发及向脑梗死发展。  相似文献   
70.
提出科学阴阳为物质能量观,并以人体为例,对人体阴和阳进行细致阐述:阴分为阴精、阴形、阴邪、阴味,阳分为壮火、少火、虚火、阳虚,结合生物学、解剖学等相关学科进行较系统分析、阐释。并结合血管内皮细胞与心的阴精的相关性,对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思路进行相关论述,有所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