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126例异位妊娠分别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输卵管开窗术,输卵管伞端挤胚术、输卵管部分切除等手术方法。结果 126例中输卵管妊娠占96.83%,输卵管间质部妊娠3例(2.38%),卵巢妊娠1例(0.79%)。除2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中转开腹外,124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异位妊娠的首选,同样也适用于输卵管破裂,输卵管流产,腹腔有内出血,失血性休克患者,及少见部位异位妊娠,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中局部注射MTX可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伐尼克兰在临床实践中对戒烟门诊患者戒烟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设计,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吸烟者799人,每名患者首诊时进行标准的基线问卷评估,并在第1、第3和第6个月进行随访.由经过培训的医师对每名患者完成面对面的咨询和个体化戒烟干预.接受药物辅助戒烟者定为心理干预联合药物组(n=272),未用药者为单纯心理干预组(n=527).采用意向性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两组的7天时点戒烟率、3个月随访时的1个月持续戒烟率和6个月随访时的3个月持续戒烟率.结果 6个月随访时,心理干预联合药物组的7天时点戒烟率显著高于单纯心理干预组(34.6% vs. 23.1%;OR=1.75,95% CI:1.27~2.42;P<0.001),心理干预联合药物组的3个月持续戒烟率也显著高于单纯心理干预组(31.3% vs. 18.2%;OR=2.04,95%CI:1.46~2.86;P<0.001).1和3个月随访时,心理干预联合药物组无论是7天时点戒烟率还是1个月持续戒烟率均高于单纯心理干预组.结论 在真实临床实践的戒烟门诊中,给予戒烟者药物辅助戒烟可有效提高戒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中老年人核苷酸外焦磷酸酶/磷酸二酯酶1(ENPP1)基因多态位点rs1409181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从"广州生物库队列-CVD"项目中的1996名研究对象随机选出390名年龄≥50岁的中老年广州市居民,收集其个人资料与病史、体格检查并测定血清空腹血糖、血脂水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同步连接心电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期后壁厚度(LVPWD).根据Devereux公式计算左心室质量(LVM)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以判断左心室肥厚.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ENPP1基因rs1409181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ENPP1基因GG、CG和CC 3个基因型组左心室肥厚的比率分别为21.5%、28.2%和37.5%.与GG基因型相比,CG和CC基因型经调整包括血压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在内等多种混杂因素后,对左心室肥厚的比值比(OR)分别为1.39(95%CI:0.78~2.50)和2.36(95%CI:1.21~4.60),趋势检验P=0.01.结论 ENPP1基因多态位点rs1409181与左心室肥厚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rs1409181 in ectonucleotide pyrophosphatase/phosphodiesterase 1 (ENPP1) and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VH) among older Chinese in Guangzhou. Methods 390 subjects aged ≥50 year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 Guangzhou Biobank Cohort Study-CVD. Information on personal history, blood pressure, fasting plasma glucose and lipids were collected.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indicators of LVH, including left ventricular internal diastolic diameter (LVIDD) , thickness of the interventricular septum diastolic wall (IVSD) and the posterior wall diastolic diameter (LVPWD). LVIDD was calculated using Devereux ventricular mass (LVM)equation while the 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 (LVMI) equation was used to estimate LVH. The genotype of rs1409181 was determined by Taqman SNP genotyping kits using the ABI 7900HT real time PCR system. Results In the GG, CG and CC genotype groups, the proportions of LVH were 21.5%, 28.2% and 37.5%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GG, the adjusted odds ratios (95% confidence interval) for the LVH were 1.39(0.78-2.50) and 2.36(1.21-4.60) for CG genotype and CC genotype of ENPP1 respectively (P for trend=0.01). Conclusion Polymorphism of ENPP1 gene rs1409181 was associated with LVH in the older Chinese people in Guangzhou.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影响.方法 2006年11月至2007年9月单纯随机抽选1886名广州市50岁或以上,自报未患有脑卒中、心肌梗死、肺心病及恶性肿瘤等重大慢性疾病的相对健康的中老年人进行MCI测试和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及10个单词延迟记忆测试(10-word list learning task,CWL)得分和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1)本研究共检出MCI 300例,患病率为15.9%.男女之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CWL得分随年龄、吸烟率、收缩压、腹围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而降低,随教育程度、体力活动和高密度脂蛋白上升而增加;而MMSE则与吸烟、体力活动、腹围和脂蛋白水平无明显相关.(3)在校正了多种潜在混杂因素后,IMT的增加均与CWL(β=-l.05,95%CI:-1.73~-0.36)和MMSE分数(β=-0.95,95%CI:-1.67~-0.23)的下降呈线性相关(P<0.01).(4)在校正了年龄、性别、教育、运动、吸烟、腹围、收缩压和高密度及低密度脂蛋白后,MCI患者相对非MCI者的平均IMT显著增加(0.76 mm与0.74 mm,F=6.9,P<0.01).结论 颈动脉IMT增加与MCI的严重程度呈线性相关,与MCI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背景 定性研究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中,掌握该研究方法有助于全科医生更好地开展医学研究。目的 本文对定性研究方法在中国全科医学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并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全科医生更好地使用该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于2019年7月-2020年2月,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定性研究”“质性研究”“质的研究”“访谈”“全科医学”“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基层及社区”为主题词和关键词检索相关中文文献,检索时间为2009-2019年。采用Excel录入数据,对纳入文献的发文时间、期刊、题名、研究方法等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00篇全科领域定性研究文献,2014年发文量最多,为18篇(18.0%);硕士学位论文5篇(5.0%),期刊论文95篇(95.0%),95篇期刊论文分布于38种期刊,发文量最多的期刊为《中国全科医学》,为28篇(29.2%);研究内容多有关教育培训,占52.0%(52/100);研究方法采用最多的是访谈法,占53.0%(53/100);56.0%(56/100)的研究未阐明抽样方法。定性研究在我国全科医学中的应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于该方法的英文单词没有统一的中文翻译;文章题目或者关键词中缺少“定性研究”等字眼;以发现临床问题为目的的定性研究较少;实践方法不够科学。结论 定性研究方法在我国全科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该方法多用于教育培训方面的研究,其中使用最多的方法为访谈法。定性研究方法在全科医学中的应用存在若干问题,使用方法有待规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成年早、中期体重变化与中老年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基于"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GBCS)平台,选取其中28 736例≥ 50岁广州市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调整年龄、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教育程度、职业、居住地、BMI后成年早中期体重变化、达到最重体重时的年龄等与糖尿病的关系。结果 研究对象年龄男性(64.3±6.7)岁,女性(61.0±7.0)岁,糖尿病患病率男、女性(13.1%和13.7%)基本一致。与体重基本不变组相比,男女性糖尿病患病风险均随其成年早、中期体重增加而增加(趋势检验P<0.01),以体重增加>20 kg组患糖尿病风险最高,男女性OR值分别为2.83(95% CI:1.99~4.02)和3.13(2.47~3.96)。与在20岁时已达到最高体重者相比,以40~49岁达到最重体重组糖尿病患病风险最高,男性OR=5.32(95% CI:1.92~14.8),女性OR=3.41(95% CI:2.49~4.67)。男女性成年后体重减少仅与中老年自报糖尿病有关,与新诊断糖尿病无关。结论 成年早、中期体重增加可增加中老年糖尿病患病风险,体重明显增重到发生糖尿病相隔时间可能为10~20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广州市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与主动脉弓钙化(aortic arch calcification, AAC)之间的关联。  方法  纳入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The Guangzhou Biobank Cohort Study, GBCS)2003―2008年招募的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和胸部X线等收集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MS与AAC的关联,并根据不同基线特征进行分层分析及交互作用检验。  结果  共纳入25 824名研究对象,有MS者的AAC患病率高于无MS者(χ2 =150.3, P < 0.001)。在调整多种混杂因素后,与无MS者相比,有MS者患AAC的OR(95% CI)值为1.19(1.12~1.27)。在MS的各个组分中,高血压、高FPG、高TG、低HDL-C也与AAC呈正相关,其OR(95% CI)值分别为1.33(1.26~1.41)、1.09(1.03~1.15)、1.07(1.01~1.14)和1.14(1.06~1.23)。随着MS组分数量的增加,AAC患病风险增加(趋势检验P<0.001)。年龄与MS对AAC患病存在交互效应, 并且发现在50~ < 60岁的人群中,患有MS者的AAC患病风险更高。  结论  MS及其组分高血压、高FPG、高TG、低HDL-C是AAC的危险因素,而年龄可修饰MS与AAC患病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FPG与血尿酸(SUA)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广州生物库中老年队列第一期基线资料收集时10413名年龄≥50岁的广州市居民,按照不同FPG水平分组,分析FPG与SUA及高尿酸血症(HUA)的相关性。结果女性SUA水平及HUA检出率随FPG水平升高而增加,各FPG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趋势检验P<0.05)。男性SUA水平及HUA检出率在糖尿病(DM)组、IFG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于FPG正常组(P<0.05)。按不同FPG水平分组与HUA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在调整年龄、吸烟、饮酒、体力活动以及BMI、TG、SCr、高血压等相关因素后,女性患HUA的风险随FPG水平升高而明显增加(趋势检验P<0.01),当出现IFG时(FPG 6.1~6.9 mmol/L),女性患HUA的风险增加40%(95%CI:1.19~1.64),受检者诊断为DM与非DM者相比,女性患HUA的风险增加44%(95%CI:1.15~1.79),而男性患HUA的风险则与FPG水平的升高无明显相关(趋势检验P>0.05)。结论中老年女性SUA水平及HUA检出率随FPG水平升高而增加;FPG水平的升高使女性HUA患病风险增加,而男性则未见此现象。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公共卫生的疾病之一。最新研究显示,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患病率为13.7%,估测中国有9 900万慢阻肺患者,而如何发现该庞大的患病人群并实施管理是中国面临的巨大挑战,与此同时,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慢阻肺筛查也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目前研究较多的筛查工具有筛查问卷、呼气峰流速仪以及微型肺量计,筛查方式也多种多样,有单独使用某种筛查工具的,也有多种筛查工具联合使用的。基层医疗机构是慢阻肺管理的重要场所,本文对国内外基层医疗机构的慢阻肺筛查方法进行综述,探讨中国基层慢阻肺筛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旨在为未来开展适宜中国基层医疗机构的慢阻肺筛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