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2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桥本甲状腺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桥本甲状腺炎(HT)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确诊为HT的患者65例(病例组)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另选取60名甲状腺正常者作为对照组,记录甲状腺的大小、回声、甲状腺实质的血流分布状况、伴发结节情况、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参数、病理改变和临床化验指标等。结果病例组甲状腺体积明显大于对照组(t=10.748,P〈0.001),甲状腺回声不同程度弥漫性对称减低(51/65,78.46%),甲状腺内弥漫分布线样强回声(46/65,70.77%),单发或多发桥本结节(6/65,9.23%);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表现为血流明显增加(36/65,55.38%)、血流轻度增加(25/65,38.46%)、血流减少或未见明显变化(4/65,6.15%)。3种现象间的T3、T4、TSH、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T的二维超声影像、CDFI表现、临床生化及病理表现关系密切,超声对于H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2.
主编寄语     
祝贺《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 本刊创刊于2004年9月,在刘玉清院士的倡导和关怀下,在中国科学院各级领导的支持下,《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由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主办,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协办,是国内惟一一种以介入诊疗为核心,同时涵盖介入放射、介入超声、介入材料学、介入药物及护理学的杂志。历经五年的发展,在广大受众和编辑团队长期不懈的培育和耕耘下,《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的学术内涵和科技含量被信息权威部门认同,入选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63.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死亡率高。我科自 1995年 10月至 1998年12月对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应用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5 3例病人均有肝硬化病史 ,其中男 41例 ,女 12例。年龄 2 7~ 74岁 ,平均 49岁。上述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 (垂体后叶素 硝酸甘油组 ) 31例 ,对照组 (垂体后叶素组 ) 2 2例。腹部B超示门脉性肝硬化 ,门、脾静脉宽度及纤维胃镜示食管和 /或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以及出血量多少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1 2 …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荧光显微成像对于研究肝内微循环的应用价值,总结适用于荧光显微技术的经肝固有动脉超选灌注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应用10只Sprague-Dawley大鼠,开腹后,将微导管逆行置于胃十二指肠上动脉(GDA),导管开口朝向肝固有动脉的方向制成肝固有动脉超选灌注动物模型。经微导管分别注入0.02%、0.1%、0.5%、1%荧光素钠0.1ml后,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肝内微循环的显影情况,评价显影清晰度。经微导管分别注入栓塞剂后(碘油、直径40mm的可降解淀粉微球),观察其引发的微循环变化能否为荧光显微成像显示。结果10只Sprague-Dawley大鼠中,8只成功制成肝固有动脉超选灌注动物模型。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可以清晰的显示该动物模型肝内微循环的情况,0.1%的荧光素钠为最佳显影浓度。由栓塞剂引发的直接、间接现象均可为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所发现。结论荧光显微成像可以清晰显示肝内微循环结构,对于活体状态下肝脏微循环的形态学研究及栓塞剂的研发有高度的应用价值。适用于该技术的经肝固有动脉超选灌注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简单、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5.
滤器保护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微栓子和脑血流监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滤器保护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术前、术中和术后微栓子及脑血流变化。方法对5例颈动脉严重狭窄(>70%)患者进行6次CAS,在术前、术中和术后使用M模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大脑中动脉(MCA)的微栓子和脑血流。术后随访,记录新的血管性事件。结果CAS术中监测发现单纯造影时出现大量微栓子信号(MES)。此外,MES数目最多的手术操作步骤是预扩张(n=116)和支架放置(n=135,91,113,90,106,125),后扩张时MES数目相对较少(n=8,14,37,16)。术中MCA收缩期血流速度与平均血流速度比值变化发生在预扩张(46/31至76/54)和后扩张(40/26至74/49,0/0至114/69,35/24至116/71,50/36至137/86)时。术前有2例患者存在MES,术后MES消失。术后与基线相比,MCA血流速度或者搏动指数增加,术中无并发症。1例回收滤器中有脱落组织碎片。随访3~19个月,有1例新发脑梗死,位于CAS对侧。结论TCD监测可以评价滤器保护的CAS术前、术中和术后微栓子发生和脑血流变化。滤器可以过滤较大组织碎片,减少术中栓塞,而并不影响脑血流。可以通过滤器的气泡和小的固体颗粒一般不会导致临床症状的出现。  相似文献   
66.
临床上以顺铂+多柔比星方案经导管髂内动脉灌注治疗膀胱癌获得了显著的疗效[1],但顺铂严重的肾毒性使该方案的推广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2].国内外研究发现无肾毒性的抗肿瘤药羟基喜树碱对于体外培养的人体膀胱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为明确其是否适合经导管髂内动脉灌注方案治疗膀胱癌,我们针对经动、静脉途径给药后羟基喜树碱与膀胱组织的亲和特性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7.
慢性、长段髂动脉闭塞的血管腔内成形治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慢性、长段髂动脉闭塞血管腔内成形治疗的可行性及技术方法.方法9例慢性髂动脉闭塞患者,病变长度12.3~32.8cm(平均18.6cm),血管闭塞时间3周~26个月(平均6.8个月),应用大剂量局部溶栓+内支架成形术(PTAS)治疗.结果初次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为89%,术后8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较术前明显改善,踝/臂指数(ABI)由0.31±0.12(0.11~0.54)增至术后14天的0.82±0.18(0.49~1.09).随访4~15个月,仅1例术后两周发生支架再狭窄,经再次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血管腔内成形术是治疗慢性、长段髂动脉闭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对于研究栓塞剂作用下以肝窦为中心的肝微循环的应用价值,总结荧光显微成像下经肝固有动脉超选灌注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应用10只Sprague-Dawley大鼠,开腹后,将微导管逆行置于胃十二指肠动脉(gastroduodenal artery,GDA),导管开口朝向肝固有动脉的方向,制成肝固有动脉超选灌注动物模型.经微导管分别注入0.02%,0.1%,0.5%,1%(质量分数)荧光素钠0.1 mL后,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肝内微循环的显影情况,评价显影清晰度.经微导管分别注入栓塞剂后(碘油、直径40 μm的可降解淀粉微球),观察其引发的微循环变化能否被荧光显微成像显示.结果:10只Sprague-Dawley大鼠中,8只成功制成肝固有动脉超选灌注动物模型.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该动物模型肝内微循环的情况,0.1%(质量分数)的荧光素钠为最佳显影浓度.由栓塞剂引发的直接、间接现象均可为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所发现.结论:荧光显微成像可以清晰显示肝内微循环结构,对于活体状态下肝微循环的形态学研究及栓塞剂的研发有高度的应用价值.适用于该技术的经肝固有动脉超选灌注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简单、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9.
深静脉置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年,极大地方便了需较长时间输液,特别是那些外周血管条件差或需要特殊治疗如长期化疗或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目前临床已有多种成套的器材可供选择,化疗泵为其中之一,其使用简单、方便,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置管的成功率.然而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导管堵塞及断裂等情况随着导管置入时间的延长而时有发生,其中有些并发症特别是导管断裂还可引起严重后果[1-2].因此,笔者对9例化疗泵导管断裂患者经皮回收的经验总结如下,希望对临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0.
主编寄语     
壬辰胜岁堂堂去,癸巳芳春鼎鼎来。在喜迎新春佳节之际,《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迎来了十岁的生日,让我们一起来祝贺本刊创刊十周年!十年前的今天,在刘玉清院士的倡导和关怀下,在中国科学院各级领导的支持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