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X线阳性异物术中X线与激光双重定位法石蕴生邹建宏葛惠贤候军米萍王亚利A:X线焦点;B:激光指示器;C:反射镜片;D:影像增强器;E:小金属环(高密度);F:大金属环(高密度)附图X线阳性异物双重定位(反射的激光束与X线中心线方向一致,中心重合)作者单...  相似文献   
12.
β2-受体激动剂是指含氮激素中的苯乙胺类药物(phenethylamines,PEAs),此类药物作用于平滑肌后,会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兴奋性增高,所以习惯又称其为β2-受体兴奋剂或β2-兴奋剂.  相似文献   
13.
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MB)多见于分布于心外膜的血管,多于心脏的收缩期血管被挤压,表现为"挤牛奶"现象,于1960年首次被冠脉造影证实。心肌桥的发生率为25%左右,好发部位为左前降支中段。冠脉造影的典型表现为冠脉在收缩期血管受压,舒张期恢复。血管内超声诊断的特征表现是"半月征"。研究表明,心肌桥段往往没有动脉硬化的表现,而更容易在心肌桥近端或远端发生动脉硬化,引起血管管腔狭窄。虽然,有少数病例提示心肌桥能够引起心肌缺血,但是,大部分的心肌桥并不引起相应心肌的缺血表现。所以,针对于心肌桥的治疗还是建议以药物治疗为主,比如β受体阻滞剂等。如果确定心肌桥或者,心肌桥段引起心肌缺血,冠脉介入治疗,特别是冠脉内支架置入是一种可选择治疗方法。但是,伴随的问题是再狭窄,以及冠脉穿孔的几率较高。本文报道了一例采用再次置入冠脉支架治疗冠脉穿孔的病例,在使用逆转抗凝药物作用,低压球囊长时间扩张无效,短时间不能得到带膜支架的情况下,此种办法不失为一种选择。但是,仍然需要积累病例和数据证实此种治疗的即可和长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才能推荐为治疗冠脉穿孔的常规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拥有相当数量的匈牙利产带影像增强器的X射线机,国内也生产和改装了大量的带影像增强器或板式增强器的大中型X射线机,以提高X射线影像的质量,并改善了工作条件。但这类X射线机的遮线器是手工电动调节,仍停留在调节荧光屏上照射野的水平,不能按更新影像增强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美托洛尔(阿斯利康)预防心房纤颤(房颤)的有效性.方法 33例冠心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均为2005年1月~2010年12月间确诊,且心电图/Holter记录资料较完整,常规治疗能够使患者房颤转为窦性心律,但仍有发作,美托洛尔治疗前房颤发作每月1~13次,最长不超过48 h.排除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异常,无甲状腺疾病,无心力衰竭和应用β受体阻滞剂禁忌症.美托洛尔初始剂量6.25~12.5 mg,维持剂量12.5~50 mg,每日2~3次,随访方式为心电图/Holter记录,随访时间6个月.判断标准:无效-3个月内患者有阵发性心悸感,心电图/Holter记录呈房颤心律;有效-3个月内无心悸症状,心电图/Holter记录呈窦性心律;显效-6个月内无心悸症状,心电图/Holter记录呈窦性心律.结果 33例中无效者7例,有效18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78.8%;年龄、性别对房颤治疗效果没有明显影响(P>0.05),CHD合并瓣膜病和高血压治疗未达标(>130/90mmHg)者房颤易复发.结论 冠心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在合理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加服美托洛尔对预防房颤发作可能具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白细胞、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等炎症因子对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支架再狭窄的影响。方法对74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管腔狭窄≥50%)证实为CHD患者进行PCI治疗,其中22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随访,造影证实原支架内血管直径狭窄≥50%,定为支架内再狭窄。再狭窄组86例,无再狭窄组136例。入院当日详细记录2组患者病史,进行体格和血常规检查;次日晨空腹取静脉血检查血脂、血糖、血浆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和肝、肾功能等。对2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比较,年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狭窄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比例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浆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无再狭窄组[吸烟:63.9%(55/86)比48.5%(66/136),高血压:77.9%(67/86)比64.7%(88/136),糖尿病:50.0%(43/86)比22.8%(31/136),白细胞计数:(8.8±1.2)×10^9/L比(7.1±2.5)×10^9/L,C反应蛋白:(15±26)mg/L比(7±16)mg/L,纤维蛋白原:(3.6±0.8)g/L比(3.3±0.9)g/L,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糖尿病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对支架内再狭窄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炎症因子白细胞、血浆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对PCI术后支架再狭窄有明显影响,传统危险因素吸炯、糖尿病、高血压明显影响PCI术后炎症的恢复,增加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介入诊疗的特殊性要求技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应具备处理设备突发故障的能力,而长期从事影像处理等常规性工作使技师在介入诊疗过程中可给予影像诊断方面的支持,并在杜绝影像细节和病变信息的疏漏方面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邹建宏 《医疗卫生装备》2010,31(10):150-150
1故障一 1.1故障现象 透视无法进行,X线控制台"SYS-TEMDOWN"指示灯亮,显示错误代码"ERROR7"。1.2分析与检修查阅维修手册,"ERROR7"提示"X线管灯丝加热电路过电压",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住院及远期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将248例连续行直接PCI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糖尿病组(82例)和非糖尿病组(16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住院及远期[平均(42.33±17.13)个月]病死率.结果 糖尿病合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为33%.糖尿病组患者入院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肌酐水平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P<0.01,P<0.05).糖尿病组心功能不全(killipⅡ~Ⅳ级)的患者多于非糖尿病组(P<0.05).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的患者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糖尿病组单支病变的患者明显少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患者住院病死率与非糖尿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远期病死率糖尿病组患者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HR=3.65,95%CI 1.11~11.96)和心功能不全(HR=3.85,95%CI l.41~10.46)是远期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糖尿病合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住院病死率与非糖尿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糖尿病和心功能不全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远期病死率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