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8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对比分析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 对明确诊断的 2 5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 35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冠脉造影 ,对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ST段抬高心肌梗死单支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44 %vs 14 % ,P =0 .0 0 6 ) ,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三支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 (5 4 %vs 2 0 % ,P =0 .0 0 9) ;并发症比较发现ST段抬高心肌梗死室壁运动减弱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6 4 %vs 2 2 % ,P =0 .0 0 3) ,余未见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病人的预后较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病人差。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感染患者的感染原因、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的120例神经内科重症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对策。结果院内感染患者22例(18.3%),其中脑出血及脑梗死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院内感染的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和尿道感染;引起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感染的原因包括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创伤性操作、年龄及住院时间较长有关。结论神经内科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加强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规范手术操作、改善病区条件、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3.
本文主要论述了咯血的发病症状,以及院外救治大咯血患者时急救用品的准备,以及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如何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最后待病情改善后,迅速转至院内继续救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4.
45.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抬高的ST段下降幅度,评价溶栓治疗过程中ST段改变对患者心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96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行溶栓治疗,并计算溶栓后2h内ST段抬高振幅总和(ΣSTE)的下降幅度。结果溶栓治疗2h后,ΣSTE较溶栓治疗前下降大于50%时,病人自觉胸痛症状消失,心功能得到较好保护。而ΣSTE较治疗前下降小于50%时,患者心功能不同程度受损。结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经早期溶栓治疗后,其抬高的ST段下降幅度可作为心肌血供能否恢复的间接预测指标,从而能较准确地反映心肌再灌注情况及预测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46.
目前,内眦赘皮矫正术式繁多,术后或多或少会在内眦部留下痕迹,很多学者都在探索少留痕迹的微创手术方法[1].笔者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5月,采用下睑睫毛周边切口内眦赘皮矫正术治疗87例内眦赘皮求美者,术后无明显外露瘢痕,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四步法眼袋整形术治疗老年眼部整形对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90例老年眼部整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行下睑皮肤入路法眼袋祛除,研究组采用四步法眼袋整形术祛除眼袋,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下睑松弛改善率为93.33%,下睑臃肿消失率为88.88%,外眦鱼尾纹显著减少率为91.11%,对照组分别为77.77%、71.11%、75.55%,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24.44%)(P0.05);研究组治疗总满意度(95.55%)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老年眼部整形选用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满意度。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原发性双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乳腺组25例BPB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情况。结果  25例BPBC患者中,同时性BPBC(synchronous BPBC,SBPBC)13例,异时性BPBC(metachronous BPBC,MBPBC)12例。SBPBC患者首发癌的肿瘤体积大于第二原发癌(P<0.05)。在处理第二原发癌灶时,SBPBC组6例行改良根治术,1例行保乳术,6例采取其他手术治疗;而MBPBC组10例行改良根治术,2例行保乳手术;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子分型方面,SBPBC组中Luminal A型更多见,MBPBC组中三阴性型更多见;比较两组患者首发癌或第二原发癌分子分型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侧癌在分子分型方面的一致性较差(K<0.40)。以发现首发癌为随访起始时间,SBPBC与MBPBC患者的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诊断第二原发癌为随访起点,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BC两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差异,SBPBC与MBPBC分子分型的分布不同,两组患者处理第二原发灶的手术方式不同,SBPBC患者的生存率较MBPBC差。  相似文献   
49.
正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近年来由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治疗消化道早期癌的最新技术。与EMR相比,ESD能整块切除病灶,可以提供完整病理标本,残癌复发率低的优点[1-2],而且其方法简单、创伤性小、患者痛苦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3]。本院自2009年始实施ESD手术治疗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至今共完成治疗2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5例患者,男16例,女9例,年龄34~72岁,平均61.4岁。所有病例术前均行染色内镜和超声内镜检查,确定病变范围和  相似文献   
50.
吴保军  于维雅  邵芳 《当代医学》2014,(19):105-106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避免出现漏诊、误诊,为医院诊治主动脉夹层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方法回顾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心内科2008年1月~2013年1月5收治的1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其临床CTA及心脏彩超检查、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研究发现,性别与主动脉夹层Debakey分型无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例患者中,典型胸背部剧烈疼痛者有15例,占83.33%,非典型胸部、背疼痛者如腹痛、胸闷有3例,占16.66%;CTA确诊100%、心脏彩超检查发现阳性率27.78%;均经内科药物联合覆膜支架介入治疗,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多有胸、背部部剧烈疼痛症状且合并高血压病,少数患者症状不典型且无高血压,易出现误诊、漏诊现象。特别对于心动图正常患者,给予临床拟诊。主动脉夹层患者尽早CTA、床旁心脏彩超检查,使病情得到早期确诊;确诊后内科联合药物治疗并结合后期覆膜支架介入治疗,以便提高远期临床诊治效果。此方法对于尽早确诊和及时治疗主动脉夹层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