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8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 毫秒
101.
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 ,评价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 2 4例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患儿 ,监测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检测Ig系列 ,详细记录患儿入院后情况及患儿家属情况 ,并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结果 在同期住院的 10 5 2例新生儿中 ,2 4例 (2 .3% )患儿存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高占 2 9.2 % ,中度增高 5 4 .2 % ,重度增高 16 .7%。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时间为入院后 0~ 2 0d不等 ,其中 2 5 .0 %患儿入院当时即发现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 9.2 %患儿为入院后 1d发现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在恢复期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Ig系列中 ,IgA增高 6例 (2 5 .0 % ) ,IgE增高 2例 (8.3%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患儿的恢复时间为 2~ 2 1d。患儿出院后 ,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 ,其中 3例(12 .5 % )患儿有湿疹存在。截止至随访日期 ,尚未发现有过敏及哮喘发作。结论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新生儿期并不少见 ,常见的原因与新生儿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增生性瘢痕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结合放射疗法、皮质类固醇药物注射、硅胶膜贴敷.结果:手术切除结合其它治疗方法为75例患者治疗,随访51例6个月-2年,6例复发,其余无瘢痕增生.结论:综合性治疗增生性瘢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3.
孙文娟  张蕻  邵芳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5):2368-2369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主要原因,要恢复闭塞的冠状动脉血流挽救濒死的心肌,减少梗死范围,其迅速而有效的方法是早期实施静脉溶栓,近年来,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溶栓疗效对时间具有依赖性,溶栓时间越早,梗死相关动脉再通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联合水化治疗对老年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接受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老年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87例,随机分为NAC联合水化的研究组46例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41例,检测所有患者术前3d(任一天)、术后第1d、第3d、第6d的血清肌酐水平。结果术后第1、3、6d对照组较研究组血清肌酐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46例发生CIN 1例(2.17%),对照组41例发生CIN 9例(21.95%),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NAC联合水化较常规治疗可显著减少CIN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5.
张建华  邵芳 《吉林医学》2011,32(16):3293-3294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应用和疗效。方法:通过对7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应用股骨近端异型解剖钢板治疗的回访和分析,总结疗效,找出失败病例的原因。结果:本组病例全部获得回访,其中优35例,良25例,可11例,差7例,优良率76.9%。结论:股骨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可早期行患肢功能锻炼等特点,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操作技巧,选择合适的解剖钢板,正确的指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可提高术后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行冠脉支架植入术(PCI)前给以负荷量300rag与600mg的氯比格雷在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方法将87例拟行PCI的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氯比格雷300mg组和氯比格雷600mg组。氯比格雷300mg组给以常规治疗并在术前24h加用300mg氯比格雷,氯比格雷600mg组给以常规治疗并在术前24h加用600mg氯比格雷。结果与300mg组相比,600mg氯比格雷组明显降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1周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且无明显增加出血的风险。结论术前600mg比300mg氯比格雷能更明显降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且不增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负荷量的氯比格雷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8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氯比格雷组。常规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氯比格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入院时加用300mg负荷量的氯比格雷。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氯比格雷组明显降低2周内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且无增加出血的风险。结论负荷量氯比格雷明显降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周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且不增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3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的256例ACS患者,其中试验组(n=130)自入院始服用瑞舒伐他汀20mg/d,对照组(n=126)自入院始服用瑞舒伐他汀10mg/d,观察住院期间及4周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前后血清hs—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服瑞舒伐他汀4周后,在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方面,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溶解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安全性好,能改善AC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9.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是由于冠状动脉内急性血栓形成,导致冠脉完全闭塞的一种急性疾病,近年来应用急诊介入术(PCI)使STEMI救治率大大提高。本院自2006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0.
气管插管是对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建立有效通气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急诊的危重患者,常存在潜在的器官功能失调、内环境紊乱,插管伴随的并发症常在所难免,同时插管导致的任何一个并发症皆可给紧急抢救的危重患者带来致命的后果。因此,做好气管插管前的准备工作,病情评估及充分的抢救准备工作,可有效减少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发生。我院急诊科采取护理措施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