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目的通过观察解毒化瘀Ⅱ方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线粒体Bcl-2、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硫代乙酰胺(TAA)皮下注射复制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SPF级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解毒化瘀Ⅱ方低、中、高剂量组,安宫牛黄丸组,乳果糖组;造模前3d开始灌胃给药,共给药5.5d;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Bcl-2表达及细胞色素C在肝线粒体和细胞质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线粒体内Bcl-2表达强度显著降低,细胞色素C在细胞质中的表达增强,在线粒体中的表达减弱;解毒化瘀Ⅱ方能提高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线粒体内Bcl-2的表达,抑制细胞色素C从肝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中,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结论解毒化瘀Ⅱ方对暴发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有可能是通过增强肝细胞线粒体Bcl-2表达,抑制肝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开放,阻止细胞色素C释放到细胞质,抑制肝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观察绞股蓝皂苷(GPS)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高脂饲养联合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T2DM并发NAFLD模型(M组)、NAFLD模型(NM组),T2DM并发NAFLD模型给予GPS(1 g.kg-1.d-1)(JH组),GPS(0.5 g.kg-1.d-1)干预(JL组).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检测血糖(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透明质酸(HA)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肝组织层粘连蛋白(LN)表达.结果 肝组织α-SMA表达:以空白对照组(N组)扩增倍数为1计算,M组为3.17,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M组为2.37,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H组为2.26,与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L组为2.63,与J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LN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组LN沉积最严重,JL与NM组程度相似;JH组LN沉积最轻.HA变化:M组、NM组、JH组、JL组明显上升,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H组、JL组与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水平:JH组(10.86±3.46) mmol.L-1、JL组(14.78±3.39) mmol.L-1,与M组(18.84±4.24) mmol.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TG水平:JH组(1.83±0.56) mmol.L-1、JL组(2.82±0.66) mmol.L-1,与M组(3.97±0.64) mmol.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TC水平:JH组(1.41±0.10) mmol.L-1,JL组(1.49±0.20) mmol.L-1,与M组(1.85±0.12) mmol.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S能降低T2DM合并NAFLD大鼠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83.
<正>肝衰竭是各种损伤因素多重打击下,导致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黄疸、腹水、凝血功能不良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危重症候群。我国2018版指南将肝衰竭分为4类:急性肝衰竭(ALF)、亚急性肝衰竭(SALF)、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LF)和慢性肝衰竭(CLF)[1]。肝衰竭病情进展迅速,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在降低本病病死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分析氯雷他定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症状改善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6例CVA患儿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参照组予以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治疗,研究组予以孟鲁司特钠、氯雷他定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哮喘、肺部哮鸣音、咳嗽)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用力肺活量(FVC)]。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43/48),高于参照组的70.83%(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肺部哮鸣音消失、咳嗽消失、哮喘持续时间均较参照组短(P<0.05)。治疗研究组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联合使用孟鲁司特钠、氯雷他定治疗CVA患儿效果显著,可较好减轻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患儿肺功能。  相似文献   
85.
介绍作者在《中医内科学》肝病临床教学中贯彻实践循证医学理念的优点、重要意义和采取的具体措施。开拓学生的视野,锻炼独立解决临床医学问题的功能,培养和提高继续教育及日后学习的良好习惯和思维能力,为提升中医本科教学质量,实现医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二甲复肝颗粒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二甲复肝颗粒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自觉症状,腹围、体重、尿量等体征,以及血浆白蛋白(Alb)、肾功能[尿素氮(BUN)、肌苷(Cr)]、电解质[钠(Na^+)、钾(K^+)、氯(Cl^-)]等。结果:治疗后2组腹围减少量、消除腹水量、尿量增加量及总有效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lb、BUN、Cr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二甲复肝颗粒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大黄、赤芍对90%肝叶切除后肝衰竭大鼠肝再生指标IL-6的影响。方法:SPF级Wistar大鼠300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黄注射液组、赤芍注射液组、大黄与赤芍联合组、促肝细胞生长素组。采用90%肝叶切除术构建大鼠肝衰竭肝再生模型,ELISA法测定血清IL-6,并观察大鼠术后96h内存活率。结果:大黄、赤芍可以增高血清IL-6水平,提高术后大鼠存活率。结论:大黄、赤芍具有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诱导血清IL-6的水平上升有关。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清洁导尿用于留取尿标本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62例留取中段尿作尿培养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实验组(31例),前者采用无菌导尿法留取中段尿作尿培养标本的方法,后者采用清洁导尿法留取中段尿作尿培养标本的方法,采集后按实验室要求比较疗效.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留取中段尿作尿培养标本中均达到实验室要求.结论:清洁导用于留取尿你尿标本,患者耐受性提高,不适感减轻,同时操作程序简便,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89.
当下,临床实践中技术与人文总是“两张皮”,医疗纠纷愈演愈烈,不仅阻碍医患和谐关系的构建,还影响着临床医生人格的塑造,上述临床问题长期存在,驱动着“临床人文胜任力”的产生。医学生是医疗队伍未来的主力军,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更是中医院校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心,通过推进落实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探索出能够提升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人文胜任力的教学路径,完善课程思政测评体系,是当下中医院校医学教育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90.
黄鹏  邱华  李家焕 《河南中医》2020,40(1):134-139
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s,AILD)的发生发展及疾病演变规律与"湿""瘀""毒""虚"密切相关,治疗上多采用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清热解毒、健脾益肾之法。临床研究包括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辨证论治、自拟方及中成药治疗。实验研究分为单味药及有效成分和中药复方制剂。中医药治疗AILD存在如药物起效慢,服用时间长,患者难以长期坚持等。故中医药治疗AILD今后应在以下5个方面加强研究:①在临床研究方面,有必要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前瞻性的研究;②在基础理论方面,需对AILD的"湿""瘀""毒""虚"四者与阴阳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论述及分析;③在药学研究方面,应用现代生物学、药学技术筛选及优化具有高活性的保肝护肝及调节免疫的单体化合物,以期研发出具有原创性的中药新药;④在学科技术方面,需加强与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协作,为进一步开发出更有效的药物提供多个学科基础;⑤在诊疗体系方面,应制定出符合AILD临床特点的统一的中医分型、治则治法、处方用药及疗效评价标准的方案,从而建立一套规范的中医药诊治AILD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