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近年来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 (下称超薄皮瓣 )已经广泛应用于手部软组织缺损 ,但手术中修剪超薄皮瓣要求有很高的技巧。 1996年以来 ,我们利用此技术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10例 ,简化了手术操作 ,取得满意的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0例 ,男 7例 ,女 3例 ;年龄 2 1~ 38岁。手术时间 :早期急诊手指撕脱伤 4例 ,创伤后 6~ 12个月修复 3例 ,烧伤晚期瘢痕畸形 3例。皮瓣最大 12× 7cm,最小 4× 5 cm。断蒂时间 :7天 4例 ,7、 10、 14天各 2例 ,平均 10天。本组皮瓣断蒂后 8例全部 期愈合 ,2例皮瓣远端表皮暗红色 ,经换药一周后愈合 ,成…  相似文献   
72.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江油市人民医院作为县级综合医院,从2010年5月开始分批次、逐步在全院14个病房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不断创新、总结、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13年,江油市政风行风满意度测评中跃居服务行业前五名、卫生行业第一名,在四川省卫生厅对全省57所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护理服务体验与满意度调查中排名第一。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效果比较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8例作为研究目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研究组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心率失常检出率高,对照组心率失常检出率低(P<0.05);研究组心肌缺血检出率高,对照组心肌缺血检出率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效果显著,对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检出率均较高,对比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重复性高,无创伤,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白花香莲解毒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就诊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田东县中医医院、藤县中医医院、那坡县中医医院、南宁市武鸣区中医医院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60例。对照组口服中药安慰剂,2袋/次,2次/d,同时餐前或餐后2h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0.5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服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基础上口服白花香莲解毒颗粒,2袋/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BV DNA下降值、病毒应答率、HBVDNA转阴率、血清生化应答率、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和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6.88%,显著低于治疗组的8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周时,治疗组症状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治疗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48周时,两组HBVDNA下降值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12、24、48周时,治疗组HBV DNA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24周时,治疗组病毒应答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24、48周时,治疗组HBVDNA转阴率、血清生化应答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时,治疗组HBeAg转阴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48周时,治疗组HBeAg血清转换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花香莲解毒颗粒能够显著提高HBV DNA转阴率,增加HBeAg血清学转换率,改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5.
中药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76.
“通腑开窍”法治疗肝性脑病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肝与大脑的关系、肝与大肠的关系、脑与大肠的关系、通腑开窍法的中医认识、现代医学对通腑开窍法机理的认识等方面探讨了“通腑开窍”法治疗肝性脑病的理论及历史渊源,为肝性脑病治疗学带来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77.
B超监测1878例药物流产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 1 997年 3月至 1 999年 3月在门诊接受药物流产 (药流 )的 1 878个病例进行B超监测 ,协助临床医师及时处理药物流产患者 ,效果良好。1 资料和方法1 1 检查对象  检查对象为门诊准备进行药物流产的患者。停经 4 9天之内 ,年龄 1 8~ 4 4岁 ,孕次为 1~ 5次 ,产次为 0~ 2次 ,药物流产前的B超检查确定为宫内孕 ,流产后两周常规做B超检查。1 2 仪器、方法  使用阿洛卡SSA~ 2 80B超仪 ,探头频率为 3 5MHz。检查前 1小时嘱患者饮水 1 0 0 0ml,膀胱适度充盈 ,取仰卧位 ,于下腹部耻骨联合上行多切面探查 ,清晰显示…  相似文献   
78.
指端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外伤之一 ,尽管有多种修复方法 ,但对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均有不足之处。 1 999年 5月~2 0 0 2年 5月 ,我们采用同指背侧的逆行岛状皮瓣对 2 4例指端损伤进行修复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解剖学基础手指背侧皮肤主要由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供血 ,而由掌背动脉终末支形成的指背动脉 ,血管较细短 ,只参与对指背近节皮肤的供血。手指近节指背近 1 / 3至远端 ,由众多来自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供血。其中以近节中远 1 / 3、中节中段及远节指间关节平面的背侧支最多 ,这些分支相互吻合 ,形成指背动脉网 [1 ]。拇指掌侧指动脉在…  相似文献   
79.
杨云燕  邱华 《当代医学》2021,27(35):145-146
目的 探究胱抑素C在新生儿窒息后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本院新生儿科窒息新生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窒息组(n=34)与重度窒息组(n=26),选取同期新生儿科非窒息新生儿5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浆胱抑素C(CysC)水平、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肾功能指标[尿素(Urea)、肌酐(SCr)],分析胱抑素C对新生儿窒息后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重度窒息组CysC、β2MG、Urea、SCr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P<0.05);轻度窒息组CysC、β2MG、Urea、SC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窒息新生儿胱抑素C水平会出现升高现象,且窒息程度越严重,胱抑素C水平越高,因此,通过胱抑素C的测定有助于诊断窒息新生儿早期肾损伤情况,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且联合β2微球蛋白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0.
解毒化瘀Ⅱ方对肝衰竭大鼠肝线粒体内Ca^2+稳态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Ⅱ方对暴发性肝衰竭大鼠肝线粒体内Ca^2+稳态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5/2005—12在广西中医学院中医肝病治疗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Wistar大鼠8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解毒化瘀Ⅱ方低、中、高剂量组、乳果糖组、安宫牛黄丸组,每组12只。解毒化瘀Ⅱ方由菌陈30g,赤芍50g,白花蛇舌草30g,大黄15g(后下),郁金15g,石菖蒲15g组成,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生药9.1,28.76,57.55g/kg、乳果糖组给予3.5g/kg、安宫牛黄丸组给予1.5g/k。使用时,用蒸馏水将解毒化瘀Ⅱ方的配方颗粒剂配成0.033,0.11。0.22g/mL,乳果糖配成0.0875g/mL,安宫牛黄丸配成0.0375g/mL,空白组与模型组分别给予蒸馏水代替。每天灌胃量40mL/kg。造模前3d开始灌胃给药,2次/d,间隔12h,共给药5d12h。除空白组外均采用皮下注射硫代乙酰胺法复制暴发性肝衰竭大鼠模型,造模完成12h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单胺氧化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脱苷脱氨酶活性及肝线粒体内单胺氧化酶、钙镁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及Ca^2+含量。结果:纳入动物8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模型组大鼠血清单胺氧化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脱苷脱氨酶活性与空白组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解毒化瘀Ⅱ方各剂量组能降低大鼠血清单胺氧化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脱苷脱氨酶水平,并呈现量效关系,以解毒化瘀Ⅱ方高剂量组的作用效果最佳,其与模型组、解毒化瘀Ⅱ方低剂量组、乳果糖组、安宫牛黄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377.08&;#177;69.01),(792.32&;#177;155.36),(657.96&;#177;141.70),(457.92&;#177;85.35).(445.42&;#177;78.52)μkat/L;(10.82&;#177;1.88),(22.13&;#177;5.36).(17.12&;#177;4.37).(13.36&;#177;3.36),(16.39&;#177;3.21)μkat/L;(10.29&;#177;1.63),(26.23&;#177;6.49).(18.08&;#177;1.72),(12.39&;#177;2.74)。(14.70&;#177;3.51)μkat/L:(414.58&;#177;86.18).(943.19&;#177;219.88).(669.13&;#177;189.37),(507.10&;#177;105.85).(582.78&;#177;111.36)μkat/L,.P〈0.01]。②模型组大鼠肝线粒体内单胺氧化酶、钙镁三磷酸腺苷酶活性与空白组比较降低,Ca^2+含量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解毒化瘀Ⅱ方中、高剂量组大鼠肝线粒体内单胺氧化酶、钙镁三磷酸腺苷酶活性与模型组比较升高[分别为(210442&;#177;525.77),(2830.73&;#177;614.62),(1491.63&;#177;461.26)μkat/g;(3773.25&;#177;565.11),(4424.22&;#177;529.10),(2756.22&;#177;488.43)μkat/g,P〈0.05,0.011,Ca^2+含量降低[分别为(19.74&;#177;7.56),(12.58&;#177;5.54),(26.69&;#177;6.26)mmol/g,P〈0.05,0.01]。③肝线粒体内Ca^2+的含量变化与肝线粒体内单胺氧化酶(r=-0.906,P〈0.01),钙镁三磷酸腺苷酶(r-0.915,P〈0.01),呈显著的负相关;与血清中单胺氧化酶(r=0.865,P〈0.01),谷草转氨酶(r=0.883,P〈0.01),谷丙转氨酶(r=0.879,P〈0.01),脱苷脱氨酶(r=-0.843,P〈0.01),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解毒化瘀Ⅱ方对暴发性肝衰竭大鼠肝线粒体Ca^2+超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能与调节肝线粒体内钙镁三磷酸腺苷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