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目的了解纵隔、肺门淋巴结核在支气管内的表现。方法我科住院治疗的纵隔、肺门淋巴结核患者并经电子支气管镜有异常表现的进行分析。结果26例纵隔、肺门淋巴结核患者中18例表现为支气管管腔受压、变形,12例在支气管内出现干酪样坏死物。结论对纵隔、肺门淋巴结核患者应及早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2.
初始耐药与非耐药肺结核督导化疗效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初始耐药肺结核督导化疗的效果。方法 对 196例初治涂阳肺结核 ,其中初始耐药肺结核 86例 (耐药组 ) ,同期的初治非耐药肺结核 110例 (敏感组 ) ,两组临床特征具有可比性 (P >0 0 5 ) ,按世界银行结控项目指引实行督导化疗 ,评价疗效 ,并进行 2年随访。结果 初始耐药组第 2 ,3,5 ,6个月的痰菌阴转率分别是 6 2 8% ,81 4 % ,89 5 % ,94 2 % ;敏感组分别是 76 4 % ,85 5 % ,94 5 % ,96 4 % ,耐药组第 2个月痰菌阴转率低于敏感组 (P <0 0 5 ) ;其余月份的痰阴转率相似 (P >0 0 5 ) ;疗程结束后耐药组空洞闭合率 5 7 1% ,缩小 35 7% ,无改变 7 2 % ;敏感组空洞闭合率 5 9 4 % ,缩小 31 3% ,无改变 9 4 % ,空洞闭合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2年随访耐药组复发率 12 3% ;敏感组 3 8% (P <0 0 5 )。结论 初治肺结核实行督导化疗 ,初始耐药与非耐药肺结核具有相似的近期效果 ,但初始耐药肺结核的痰菌阴转速度较慢和具有较高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63.
目的 了解利奈唑胺(linezolid,Lzd)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广州市胸科医院肺结核科2014年10月1日至2017年3月20日使用含Lzd的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患者,共47例,对治疗过程中Lzd所致的ADR及处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7例患者Lzd用药中位时间为150(30~730)d,共37例(78.7%)患者发生61例次ADR。主要累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及皮肤,具体表现为周围神经炎24例(51.1%,24/47)、恶心15例(31.9%,15/47)、视力下降11例(23.4%,11/47)、头痛3例(6.4%,3/47),以及失眠、头晕、骨髓抑制、皮疹及瘙痒各2例(均为4.3%,2/47)。用药0~6个月内发生周围神经炎(45.9%,17/37)及恶心(29.7%,11/37)的患者例数较多,用药0~8个月内发生视力下降(27.0%,10/37)的患者例数较多,8个月后上述3种ADR的新发患者例数均随用药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发生ADR的患者可采取对症(47例)、减量(11例)、暂停用药(3例)及停药(11例)等临床治疗措施,其中停药者包括周围神经炎5例、视力下降4例、骨髓抑制1例、恶心1例;37例发生ADR的患者经上述处置后最终22例(59.5%)好转,14例(37.8%)不变,1例(2.7%)加重。结论 Lzd疗程较长,发生ADR的比率较高,但只要及时处理,Lzd的使用仍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2例结核性结核病患者结合血液学指标、腹水常规检查、腹水结核菌检查、影像学检查给予明确诊断,采用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通过各项诊断方法及时诊断,合理用药,治疗总有效率达80.95%。结论联合不同诊断方法,正确诊断,联合长期用药,必要配以手术治疗,可提高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65.
邝浩斌  陈华  肖芃 《广东医学》2007,28(2):292-293
目的 提高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简称弥漫型肺泡癌)与成人粟粒型肺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对42例经病理确诊资料完整的弥漫型肺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随机抽取的同期住院成人粟粒型肺结核4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弥漫型肺泡癌好发于中老年人,中位年龄51岁;粟粒型肺结核多发于中青年,中位年龄35岁;弥漫型肺泡癌以咳嗽、咯痰、气促、消瘦为四大主要症状;而粟粒型肺结核以咳嗽、咳痰、发热、盗汗为四大主要症状,常见结核中毒症状及PPD阳性.血清CEA升高常提示肺泡癌的可能.弥漫型肺泡癌影像学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的粟粒状、结节状或斑片状阴影,形态多样,以中下肺野及靠肺门区为主,分布不均匀,部分见融合病灶或肿块影,肿块影可见短毛刺、分叶征、支气管通气征;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呈两肺均匀分布大小一致密度相似的1~2 mm粟粒状影,亚急性慢性粟粒型肺结核以上中肺野为主,大小1~10 mm不等,密度不同,有融合片状阴影,伴长毛刺,形态多样,或见小空洞形成,常合并肺外结核.结论 弥漫型肺泡癌与成人粟粒型肺结核存在一些异同点,需注意鉴别诊断,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66.
42例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einoma,BAC)系原发于细支气管肺泡上皮的肺癌,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弥漫型在临床上与一些肺部弥漫性疾病有很多相似之处,容易误诊。本文回顾分析本院1997年1月至2002年4月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42例弥漫型BAC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 分析全程健康教育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心理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7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疾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中断治疗率、按医嘱服药及定期复查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53.62±5.73)分和(55.63±6.02)分,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65.28±5.91)分和(67.18±6.19)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按医嘱用药、定期检查及中断治疗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健康教育可有效缓解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同时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持有较强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69.
肺结核继发肺真菌感染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真菌感染分原发和继发感染。肺真菌原发感染很少见,而且与宿主因素可无相关性。继发感染多继发于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期间,如慢性消耗性疾病、粒细胞减少、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长期使用抗生素、肿瘤放化疗等。由于免疫功能受损宿主的增加、抗生素和免疫功能抑制等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