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6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97篇
医药卫生   222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乳糜漏是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后少见的并发症,首选保守治疗。本文报道1例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且成功闭漏的患者,并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复习了外科术后乳糜漏的治疗进展,总结了本病的中西医治疗策略,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疗提供经验和帮助。  相似文献   
42.
防止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医源性问题的发生,是护理质量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护理管理者业务技术水平的标准.  相似文献   
43.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菌群分布和耐药现状及耐药变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E—test药敏试验测定我院重症监护病房连续两年分离的200株院内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对12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ICU病房分离率最高的院内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4%),不动杆菌属细菌(18%),铜绿假单胞菌(15.5%),克雷伯菌属细菌(15.5%),肠杆菌属细菌(13%);两年中总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呼吸道标本中最常见的为不动杆菌属细菌(23%),铜绿假单胞菌(18.7%),克雷伯菌属细菌(18.7%),大肠埃希菌(17%);尿标本中主要分离菌为大肠埃希菌(81%);血液标本中主要分离菌为大肠埃希菌(73%)。呼吸道标本中,2004年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25%明显高于2003年1.4%;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从2003年的47%和35.7%升高到2004年的50%和53%。结论亚胺培南对大肠埃希菌和肠杆菌属细菌均保持很高的敏感性,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的敏感性最高,不动杆菌属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高,但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因此,进行本医院、本地区的细菌耐药动态监测对指导临床抗感染经验用药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4.
本文报告155例肺不张患者的纤支镜检结果,阳性诊断率达94.2%。对肺癌的诊断率为98%,其中刷检的阳性率为85.7%,活检为85%。本文还讨论了癌性肺不张、中叶病变和纤支镜检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对肝硬化大鼠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小剂量内毒素对肝硬化大鼠尾静脉注射制成内毒素血症模型。以复方中药为治疗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观察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的肝功能、血氨(BA)、内毒素、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等的影响。结果:复方中药组对大鼠的肝功能、血氨、内毒素、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等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由虎杖、生山楂、酸枣仁、蒲公英、石菖蒲、茵陈等组成的复方中药对肝硬化大鼠内毒素血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可能通过改善肝功能情况、减轻肝脏炎症活动、抑制肠道对氨类物质的吸收,降低血氨水平以及降低机体对内毒素的敏感性等机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技术在诊断急性脑梗死中的价值。方法:分析31例临床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DWI图像,其中超急性期(小于4小时)3例,急性期(4~24小时)28例,观察和分析DWI图上异常信号的部位、强度和边界,选择并测量病变区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并与同层对侧相应正常部位影像进行比较。结果:(1)所有急性脑梗死病灶在DWI均表现为高信号。31例患者共诊断1cm以上急性梗死病灶39个;(2)随着b值的增加,弥散效果越好,梗死显示也越清晰。(3)梗死部位ADC值明显低于对侧相应部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磁共振DWI技术对急性脑梗死病变显示敏感性和准确性高,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通脑活络针刺法联合凉血通瘀方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通脑活络针刺法联合凉血通瘀方治疗,疗程均为14 d,评价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评分)、脑出血量和综合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NIHSS评分、ADL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治疗组治疗后脑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1.4%,高于对照组82.4%。结论: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通脑活络针刺法和凉血通瘀方治疗急性脑出血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且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分布及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将530例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分为风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瘀热证7个基本证候,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后第3、5、7、11、21天共6个时间点进行证候调查,研究证候的分布、变化规律。结果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各时间点瘀热证始终占据第一位,风证、火热证基本保持不变,随着时间延长,痰证比例下降,血瘀、气虚比例上升,阴虚阳亢证始终处于最后一位。将各证候例数按时间点进行纵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瘀热证是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主要证候,火热证、风证为常见证候,呈现出向血瘀、气虚演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49.
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占颅脑损伤的10%~30%,病死率高达50%~90%,其快速自行消退在临床上甚为少见,我院五年共收治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1548例,其中48例快速消退,仅占3.1‰,本文对其自行消退过程中护理要点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37例,女11例。年龄:4岁~52岁,18岁以  相似文献   
50.
附屬二院耳鼻咽喉科自1958年10月至1959年2月共收住51例小兒喉阻塞患者,在全科医师、护士及在該科学习的60医3、9班同学細心医护下,仅对14例作了气管切开术(占27%)。今总結这項经验,供更进一步掌握对小兒喉阻塞患者的处理时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