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07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前牙冠折修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前牙冠折“U”形钉固定修复法。  相似文献   
22.
青少年恒牙埋伏牙和外伤性牙脱位,采用保留此类牙行移植或再植术,采用铁钉行牙内骨内固定,同时结合外固定法,避免术后牙齿松动,经临床治疗11例的5年随访观察,疗效较好。并就术中的手术方法问题及术后牙根的发育情况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牙周病的病因与红细胞免疫功能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牙周病患者体循环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经细胞C3b受体花环率(C3bR)红细胞免疫复合花环率(RBCICR)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RFER)和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RFIR)的功能状态,结果 牙周病患者体循环中SOD活性,C3bRRFER均校正常对照组降低,而RFIR和RBCICR则较正常对照组升高,结论 牙周病患者体循环红细胞免疫状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APBSC-TEB复合埋植于犬的腹部皮下组织,在TGF-β1和BMP的诱导下成骨,为牙周骨缺损骨修复作准备。方法:新鲜猪髂骨脱蛋白、脱钙制成TEB,浸入自犬提取的APBSC种子细胞悬液中,制备成APBSC-TEB复合物,埋植于犬腹部皮下组织,在不同时间观察成骨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1周APBSC细胞与移植前没有变化;术后2周,APBSC细胞壁触突向胶元纤维和成纤维细胞中伸展;术后1个月,TEB被机体吸收,代之以少量的骨小梁形成,APBSC已演变为成骨细胞。3~5个月,骨小梁增多,其间也有大量的结缔组织成分。对照组为结缔组织,没有成骨细胞形成。结论:APBSC-TEB复合移植于非骨部位,在TGF-β1和BMP的诱导下可以形成骨样组织。  相似文献   
25.
冷冻是皮肤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无不良反应,或偶有继发感染和皮肤麻木、疼痛等[1]。复习文献,近年来虽有冷冻致骨髓炎的报道[2],但未见冷冻引起周围神经损伤的报告。现将所遇1例冷冻致尺、桡神经损伤报告如下。患者男,31岁。因左手背3~5掌骨背面呈三角形分布的寻常疣3个行冷冻治疗。方法为用棉签蘸取液氮局部压迫冷冻,每次冷冻时间20s,连续3个冻融。冷冻后第2天,3个水疱联为一体形成1个大疱。大疱疱壁紧张,疱液清晰,周围无红晕,局部无明显疼痛。冷冻后第3天突然出现左手4、5指的麻木、空胀感,继而出现活动受限,屈曲及手指并扰、分开…  相似文献   
26.
猪在建剖、生理、生化以及食性等诸方面均与人近似。因此,在心血管病,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简称AS)的研究中,普遍认为,猪是除了非人灵长类以外首选的哺乳动物。本研究是应用北京农业大学开发的小型猪——贵州香猪,喂饲高胆固醇食物,诱发AS,观察其应答反应进行初步形态学观察。材料及方法实验用雄性贵州香猪12只,26周龄,平均体重  相似文献   
27.
抢救重度乐果中毒病人的体会山东省济南市106医院(250022)范荣,傅鲁慧,赵淑贤在我国相当多的地区仍在使用有机磷杀虫剂,并常见中毒病例。其中重度乐果中毒因抢救治疗常有不力,如观察病情不够,用药时间偏短而致死亡。我院救治2例重度乐果中毒,认为与其它...  相似文献   
28.
29.
生长因子促进牙周骨缺损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组织学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豚鼠牙周骨缺损修复作用。方法 将18只实验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两组动物1┿1牙周制备高3~5mm,宽2mm的骨缺损区,实验组骨缺损区填入浸有TGF-β1的明胶海绵块。对照组只填入明胶海绵块,术后1周、2周、3周、1月、3月、6月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1)实验组:术后1周,骨缺损区生长活跃,可见骨样及少量骨组织;术后1月见新生骨组织范围扩大,钙化程度加强;术后3~6月,缺损区完全由新骨充填,并逐渐改建成骨小梁不断增多的正常骨组织。(2)对照组:术后1周骨缺损区周围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术后2周见炎性渗出吸收,成纤维细胞、毛细胞血管生长活跃;术后1~6月见骨缺损区区周围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术后2周见炎性渗出吸收,成纤维细胞、毛细胞血管生长  相似文献   
30.
补体是存在于人类及脊椎动物正常血清中的一组蛋白质,在许多疾病中,血清中补体成份含量发生改变,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我院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与琼脂扩散法分别测定血清补体C3、C4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