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6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探讨使用特殊的二维超声切面显示先天性心脏缺损的形态学特征及与周边结构的空间关系.方法 二维超声心动图常规切面诊断43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和15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再使用特殊的超声心动图切面显示ASD和VSD的平面形态学特征,在胸骨旁或心尖位置,使用房间隔切面、流入道和流出道室间隔,分别显示继发孔型ASD、膜周部和流出道或双动脉干下型VSD的平面形态学特征.结果 经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确诊的43例继发型ASD及15例VSD患者,应用特殊的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切面,有35例继发型ASD及10例VSD患者能显示这些先天性缺损的平面图像,通过平面显像,能成功评价缺损的大小、形状、边缘情况及与周边结构的空间关系,也能显示2个或多个缺损之间的关系.结论 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不仅能显示ASD和VSD缺损的形态学特征,也能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T 波峰-末间期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T波峰-末间期(Tpe)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范围的关系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PCI)对其影响.方法 观察187例不同狭窄程度和病变范围的冠心病患者及重度狭窄者行PCI治疗前后的Tpe变化.结果 重度狭窄组Tpe(138.9±16.2 ms)高于中度狭窄组(116.5±13.7 ms),中度狭窄组Tpe高于轻度狭窄组(86.4±12.9 ms),(均P<0.05);3支病变组Tpe(140.7±17.8 ms)高于双支病变组(118.6±14.9 ms),双支病变组Tpe高于单支病变组(100.5±13.2 ms),单支病变组Tpe高于无病变组(84.3±12.4 ms),(均P<0.05).Tpe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52、0.46,P<0.05).重度狭窄组行PCI术后2、24 h和术后1周Tpe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 Tpe可反映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病变范围,Tpe可以成为判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程度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右心室病变为主的心肌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特点。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以右心室病变为主的心肌病患者13例.结果11例患者右心房明显增大,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患者左心室轻度增大。超声心动图观察右心室形态变化.8例以右心室显著增大为主要特点,表现为右心室弥漫性扩大或局限性扩张.右室壁变薄,右室壁普遍性或局限性运动减弱,心尖小梁部和右室流人部肌小梁粗大,回声增强。5例以右室心尖小梁部闭塞为主要特点,表现为右室腔缩小、变形,心尖小梁部明显缩小或完全闭塞,右室流出道正常或扩张,增厚的右室壁回声增强,心包膜厚度正常。结论以右心室病变为主的心肌病超声显像特点为右室扩大、室壁变薄、运动减弱或右室腔缩小、变形.心尖小梁部明显缩小或完全闭塞等两种表现。这些特征对以右心室病变为主的心肌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的超声诊断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展  王飞  赖玉琼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3):130-131
目的总结超声心动图诊断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的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诊断为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并与手术或心导管检查相对照。结果超声准确诊断15例(75%),静脉畸形引流部位及条数均与手术相符,漏诊2例(10%),误诊3例(15%)。临床确诊的17例病例中,除2例不伴房间隔缺损外,其余15例均合并房间隔缺损。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右心增大,左心相对性缩小。结论不伴房间隔缺损的右心增大,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右心增大程度与房间隔缺损大小不相符,提示存在肺静脉畸形引流的可能,应探查显示四条肺静脉。1 ̄3条肺静脉引流入右房或体静脉为超声诊断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的直接征象。熟悉正常肺静脉解剖关系及超声探查显示方法,重视此病的存在并多切面仔细观察可减少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5.
扩张型心肌病T波峰-末间期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T波峰.末间期(Tpc)和校正T波峰-末间期(Tpe RR)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82例DCM患者进行12导联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Tpe、Tpe RR的变化,并与6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 各组Tpe、Tpe RR比较,DCM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心源性猝死组显著高于存活组和进行性心力衰竭死亡组(P<0.05);室性心动过速组显著高于室性早搏组(P<0.05)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P<0.01),室性早搏组又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P<0.05);NYHAⅢ-Ⅳ级患者显著高于NYHA Ⅰ-Ⅱ级患者(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Tpe、Tpe RR与室性心律失常、NYHA分级、心源性猝死相关(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无关(P>0.05).结论 Tpe能够反应DCM患者跨壁复极离散度的变化,Tpe间期有望成为预测DCM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的1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是心肌微循环异常的临床综合征,其出现打破了以往对心脏疾病认识的局限,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心肌声学造影是评估心肌微循环灌注情况的新技术,有望成为该病的重要检查方法。本文简要综述心肌声学造影的作用机制、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相关概念以及心肌声学造影在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风湿性心脏病并发房间隔瘤1例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赖玉琼,刘健萍患者女,43岁。反复劳累后心悸、气促17年,加重伴腹胀、双下肢浮肿10天于1994年12月3日收治入院。近5年来,心悸、气促加重,常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而多次入我院住院治疗。曾...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3DE)图像再建技术对20例冠心病患者与年龄、性别相配对的15例正常人进行了左心功能研究,并与二维(2DE)、M型超声心动图(MME)及核素心血池造影(RNA)进行对照。结果发现:①3DE对其中12例冠心病患者所测左室射血分数(EF)与RNA的相关系数(r=0.94)明显高于2DE(r=0.71)(P<0.01);②3DE、2DE、MME三种超声方法所测左室容量(LVV)与EF,在正常组三者差别无显著性(P>0.05),在冠心病组三者均有差别(P<0.01);③MME对正常组与冠心病组的LVV测值与EF,两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而3DE、2DE对正常组与冠心病组的LVV测值与EF,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3DE所测得差别大于2DE;④正常组低心肌节段收缩率(<10%)占总面积的7.87%,而冠心病组占24.45%(P<0.01)。作者认为,在左室形状有变化的病理心脏,3DE对LVV及EF等心功能参数的测定具有相当好的准确性,明显优于2DE及MME。  相似文献   
20.
用三维超声心动图对20例冠心病患者行体外反搏治疗系列疗程前后进行左心功能研究。在每一疗程结束时与治疗前相比,一疗程后,所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二疗程后,仅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有所减少,左室心肌节段节缩率在5-10%段的心肌面积减少,在25-30%段增加;三疗程后,大部分指标均有显著变化,射血分数、每搏量增加,Ves,Ved减小,左室心肌节段收缩率在<10%段的心肌面积比重减小,而>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