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31.
目的:探析关冲主治优势病症和配伍规律.方法:以1949年10月为时间分割点进行文献检索.1949年10月前的文献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为主要检索源.1949年10月后的文献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为主要检...  相似文献   
132.
在CNKI数据库中以周围性面瘫和针灸为关键词搜索2013年到2018年相关文献,筛选随机对照实验论文26篇,总结、整理近5年来针灸疗法治疗该病文献的相关机制研究,主要体现在神经电生理、面部微循环血流量、血液流变学研究、细胞因子研究和磁共振成像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133.
失眠症,中医学称之为“不寐”、“不得卧”。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是由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引起的觉醒障碍与非器质性睡眠障碍,严重危害人们的生活质量。本症是由于长期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强烈的思想情绪波动,久病后体质虚弱等,使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相互失衡,导致大脑皮层功能紊乱而成。西医治疗本病疗程长、易复发,可致药物依赖和肝肾损害。中医以“阳不入阴,阴不涵阳,神不守舍”为病机,诸多学者运用操作简便、毒副作用小、疗效持久的耳穴疗法治疗。笔者现就近5年临床应用耳穴疗法治疗失眠症的现状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34.
135.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相较于稳定型心绞痛,UAP多无疲劳、情绪等诱因即可发作,且发病时疼痛感更为强烈、持续时间也更长,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阶段现代医学通过规范的药物干预,已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心梗发生率,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6.
龚廷贤在所著《万病回春》与《寿世保元》中,借鉴张仲景所论导法的应用,参以己意,记载了运用蜜煎导法、猪胆汁导法、香油导法和蒜导法治疗大便闭证以及因大小便闭导致的急危重症。龚氏外治导法的治疗思路、操作方法、适用范围等,不仅对后世医家临床应用导法起到了借鉴作用,更为现代医学肛门直肠给药的治疗思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肛门直肠给药,不仅可以治疗肛门局部病证,还广泛应用于妇科、男科、儿科及其他疾病的治疗,提高了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7.
从历代相关文献中探索中医脐疗法的发展源流,殷商时期可视为脐疗法的萌芽产生阶段,汉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可视为脐疗法的初步发展阶段,宋金元至明清时期可视为脐疗法的发展和成熟阶段,并指出各种脐疗法的操作、应用原则及适应证和禁忌证,同时对脐疗法的现代发展状况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38.
通过对近10年来针灸治疗耳鸣临床报道进行探索分析,从辨证取穴、局部取穴、远端取穴、远近结合、经验取穴等5个方面,对针灸选穴规律进行分析,针灸治疗以副作用小、简便易行、价格经济、标本兼治等诸多优点,在临床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9.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疗法配合自我管理防治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1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81例。观察组给予耳穴压豆疗法配合自我管理的干预措施防治,对照组给予耳穴按摩配合自我管理的干预措施防治。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即刻、10min以及30min的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即刻、10 min和30 min血压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耳穴压豆疗法配合自我管理防治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0.
本文对《针灸逢源》中灸法治疗中风病作一浅析,以发掘和整理传统灸疗,为当今治疗中风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