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索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方法。为解决胰岛移植物来源匮乏这一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横向分化技术,将成年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成为胰岛素分泌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诱导前后细胞nestin、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及Pdx-1的表达,RT-PCR法检测诱导前后细胞nestin,胰岛素-1,葡萄糖转运子-2,葡萄糖激酶及其转录因子Isl-1,Pdx-1,Pax-4和Pax-6 mRNA的表达;测定24 h胰岛素分泌量和胰岛素刺激实验评价诱导前后细胞的功能。结果:诱导5 h,nestin阳性细胞为(44.6±7.3)%;诱导24 h,nestin阳性细胞增至(61.8±8.4)%;此后,nestin阳性细胞数目开始下降,诱导第14天后,nestin表达基本消失。诱导后的胰岛素分泌细胞可以表达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和Pdx-1等蛋白;表达胰岛素-1、葡萄糖转运子-2、葡萄糖激酶及其多种转录因子mRNA;胰岛素分泌量增加;胰岛素刺激实验反应敏感等。而诱导前MSCc不县备上述特点。结论: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可以诱导成为胰岛素分泌细胞,为胰岛移植开辟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2.
本科根据气胸常见的发生部位,即多见于肺尖部的特点。自1992年~1996年6月,采用腋下纵行切口,经第四肋间施术,结扎或切除肺大泡,治疗自发性气胸共18例,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3.
自1983年Warren与Maeshall成功地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以来,Hp以其很高的人群检出率及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高度相关性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本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对健康人、消化系疾病患者及其它疾病患者3个人群胃液中Hp DNA进行检测,以探讨Hp感染与消化系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4.
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和局限性肌张力障碍79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肌痉挛和局限性肌张力障碍在神经科并非少见,对于病程长、痉挛严生及多种治闻方法无效患者的治闻,以往是神经科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一种内固定手术治疗粗隆间骨折,以使早期下地活动,以使早期下地活动,尽早恢复患者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方法: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结果:术后随诊骨折全部愈合,无断钉及脱出,无髋内翻畸形疗效满意。结论:DHS是一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26.
手汗症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后QT离散度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手汗症患者胸2~胸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后QT离散度(QTd)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手汗症患者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前后12导同步心电图的RR间期、QT间期、QTcd数值的变化。结果术后QT间期、RR间期较术前缩短,QT离散度较术前延长,P均<0.01。结论手汗症患者胸2~胸4交感神经链切断QT离散度的变化与交感神经有着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38MAPK)与NF-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MCP-1)之间的关系,从而研究p38MAPK和NF-κB、MCP-1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以高葡萄糖、高胰岛素、H2O2和糖基化终产物孵育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1;先以p38MAPK特异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细胞株HBZY-1,再给予上述4种因素孵育细胞株HBZY-1,观察其p38MAPK和NF-κB、MCP-1的表达.结果 高葡萄糖、高胰岛素、H2O2和糖基化终产物均可独立激活p38MAPK,使其磷酸化表达量增加,NF-κB、MCP-1表达也明显增加;SB203580预处理后,NF-κB、MCP-1表达被显著抑制.结论 p38MAPK可能通过激活NF-κB、MCP-1而诱导糖尿病时肾脏的损害,p38MAPK和NF-κB、MCP-1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种起源于胃肠道壁间质(结缔组织)、以梭形细胞或/和上皮样细胞为主的消化道间质肿瘤。从食管到肛门均可发生,多发生在胃肠道,其中胃占60%~70%,小肠占20%~30%,食管、结肠和直肠〈10%,称为胃肠道型间质瘤。还有2%~4%发生于胃肠道外的网膜、肠系膜及后腹膜等部位,称为胃肠道外型间质瘤。  相似文献   
29.
布托啡诺(butophan01)作为一种阿片类受体的激动一拮抗药,广泛用于临床镇痛治疗.研究证实其可产生有限的呼吸抑制和平滑肌痉挛,而且这两种作用可用纳洛酮拮抗,比吗啡等纯阿片受体激动药更具安全性[1].本文旨在观察、评价布托啡诺在刮宫产术后静脉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X及C基因变异是否与e抗体阳性的HBV感染的不同临床现象相关。方法 对e抗体阳性14例无症状携带(AsC)者及e抗体阳性14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患者的血清HBV X及前C/C基因序列进行克隆、测序。结果 AsC组中,12例(85.7%)X基因上出现核苷酸插入、缺失、点突变,导致X基因编码的框移而提前终止,或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从而使X蛋白被截短,而14例CAH均编码154个氨基酸的完整X蛋白,没有出现上述X基因的变异;AsC与CAH组中,前C终28变异分别为7例和10例;CAH组C区平均发生氨基酸替代数量(5.71±2.20)显著高于AsC组(2.71±1.73,P<0.001);C区Val60、Gly87、Leu97变异仅出现于CAH组而不见于AsC病例中,Gln79、Gln135变异多见于CAH而罕见于AsC病例中。结论 X基因的变异所致X蛋白的截短与e抗体阳性肝炎静息的无症状携带临床现象密切相关;C基因的热点变异与e抗体阳性的HBV感染肝炎活动的临床现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