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探讨腺苷钴胺在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贫血患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外科所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贫血患者共84例,给予腺苷钴胺1.5 mg/次,1次/d,肌肉注射,治疗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定量、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体内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腺苷钴胺治疗肝炎肝硬化合并贫血的患者,可显著提高其体内血红蛋白含量、提高红细胞数量,从而改善其贫血状态。  相似文献   
62.
目的确诊及处置外籍耐多药肺结核船员病例,总结和完善国境口岸传染性肺结核的排查及处置方案。方法应用分子生物技术结合痰液涂片、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确诊病例。结果该病例浓集法痰液涂片抗酸染色3+,液体及固体培养均为阳性,细菌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一线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为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耐药,乙胺丁醇敏感。结论胸部X线摄片、痰涂片加分子生物学检测,结合临床症状能快速有效的判断传染性肺结核,出入境交通工具工作人员患传染性肺结核后缺乏规范治疗,成为传染源。口岸检疫人员应采取相应措施,救治病人、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做好口岸防疫工作,发挥服务码头、服务船方的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比肝切除并微波消融与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多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多发性肝癌患者225例,其中102例接受TACE治疗(TACE组)、123例接受肝切除并微波消融治疗(肝切除组),按两组基线资料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评价两组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和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链抗原199(CA199)]。术后随访3年,比较两组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生存时间以及术后1、2、3年无瘤生存率和术后3年复发率。结果 经倾向性评分匹配,两组共90对患者匹配成功。倾向性评分匹配后,TACE组和肝切除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1.11%(82/90)、88.89%(80/90),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术后1个月ALT、AST、TBIL均低于术前,ALB高于术前,以肝切除组术后1个月变化较为显著(P均<0.05);两组术后1个月血清AFP、VEGF、CA199水平均低于术前,以肝切除组术后1个...  相似文献   
64.
乙肝病毒Pre S1与HBV M和HBV DNA检测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 了解PreS1与HBVM和HBVDNA检测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PreS1检测采用ELISA方法 ,HBVM检测采用电化学免疫发光法 ,HBVDNA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结果 PreS1在HBeAg(+)组的检出率86 9% ,明显高于其他HBVM模式组 (P <0 0 1) ;PreS1检出乙肝病毒的灵敏性高于HBeAg检测 ,检测灵敏度为 80 9%(HBeAg为 6 1 8% ) ,检测有效率为 86 1% (HBeAg为 75 7% )。结论 PreS1与HBeAg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其检测灵敏性 (与HBVDNA的相关性 )和检测有效率都优于HBeAg检测 ,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
2011年4月23日至5月5日,某部学兵发生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疫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证实为流行性腮腺炎,经有关措施处置,疫情被迅速控制平息.现将本次疫情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文静  贾哲  赫嵘  张宏伟  张珂 《临床外科杂志》2023,(11):1053-1056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腹腔镜同期断流术联合肝切除或射频消融手术腹腔感染发生情况与危险因素。方法 2017年1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 PHT)病人105例,行腹腔镜断流联合肝切除或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手术恢复情况,术后腹腔感染发生情况。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筛选术后腹腔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率为17.14%。糖尿病、术前MELD评分、术中出血和术后大量腹水为腹腔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应加强肝功能维护,术中出血控制,减轻第三间隙积液及糖尿病病人血糖管理,以降低术后腹腔感染。  相似文献   
67.
医院内科系统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内科系统医院感染现患率,为加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某医院2009年12月15日0点起24 h内内科系统住院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该医院内科系统调查当日住院患者462例,实际调查450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27例,医院感染现患率和例次现患率均为6.0%。感染部位的构成比依次为下呼吸道48.15%、上呼吸道33.33%和泌尿道18.52%。老年患者和泌尿道插管者感染率较高。结论医院感染时点患病率为6.0%,应加强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的预防,预防的目标人群应以老年人为主。  相似文献   
68.
贾哲  田媛  鲁素彩  门路  刘铮  赵丹宁 《浙江医学》2023,45(19):2059-2064
目的 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比值(NPR)在评估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度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 2018 年 11 月至 2020 年 11 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 129 例 UC 患者,回顾性分析不同临床、内镜、组织学活动度及严重程度 UC 患者 NLR、NPR、CRP、ESR 水平差异变化;分析 NLR、NPR 与临床、内镜、组织学、常用炎症指标的相关性,并检测两者诊断 UC 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最佳阈值。 结果 随着临床、内镜、组织学活动度的增加,UC 患者的 ESR、CRP、NLR、NPR 水平依次升高。NLR、NPR 与 Truelove-Witts 评分、Mayo 内镜评分、Nancy 组织学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均 P<0.01)。NLR、NPR 与 ESR、CRP 也呈正相关(均 P<0.01)。ROC 曲线显示,NLR、NPR 诊断 UC 的 AUC 分别为 0.858(95%CI: 0.806~0.900)和 0.736(95%CI: 0.674~0.791)。NLR 诊断 UC 的最佳阈值为 1.87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0.806 和0.771,NPR 诊断 UC 的最佳阈值为 18.18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0.504 和 0.833。 结论 NLR、NPR 作为易于获取的非侵入性指标,可作为临床诊断UC及评估疾病活动度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69.
临床常用人眼识别癫痫颅内脑电异常放电致痫灶(EZ)定位的方式具有一定局限性,而目前通过提取颅内脑电特征进行致痫区定位的准确率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神经脆弱性作为一种运用动态网络模型的新方法,在癫痫致痫区定位方面表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采用神经脆弱性分析方法对20名患者35次癫痫发作的立体定向脑电图信号进行了分析,进而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对致痫灶电极进行了分类,并与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提取的六个不同频段时频特征的分类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基于时频分析的致痫灶电极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介于0.870(δ频段)至0.956(高γ频段)之间,且曲线下面积随频段频率的升高而升高,而利用神经脆弱性进行分类的AUC可达0.957,且将神经脆弱性融合γ及高γ频段时频特性进行分类后AUC可进一步提升至0.969。本文验证了神经脆弱性在识别癫痫致痫病灶方面的有效性,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0.
目的:蛋白制剂中不溶性微粒的含量是衡量样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更为准确地检测不溶性微粒的含量和粒径,本研究探讨了溶液折光率对于微流成像系统检测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例,通过常见的外界刺激条件(冷冻-解冻)制备高浓度的蛋白质不溶性微粒,并将此微粒稀释至不同折光率的溶液(由PEG1000、海藻糖制备)中,利用微流成像系统检测不溶性微粒的含量。结果:当溶液的折光率接近蛋白质不溶性微粒折光率时,利用微流成像技术检测的不溶性微粒含量低于实际的微粒含量。此外,随着溶液折光率的增加,采用微流成像技术检测出的不溶性微粒的粒径也随之减小。结论:蛋白质溶液的折光率发生改变,会影响利用微流成像技术检测不溶性微粒的准确性。因此,利用微流成像技术检测蛋白制剂中不溶性微粒时,需要考虑到制剂处方的折光率对于检测不溶性微粒的影响,必要时可以采用稀释的方法降低折光率对蛋白质颗粒的屏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