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2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谢瑶 《哈尔滨医药》2010,30(6):69-69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ICU作为一个特殊的医疗环境,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ICU为危重患者创造了良好的抢救治疗环境,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负性影响.我院骨科通过对72例由ICU转入的患者进行观察,发现大部分患者有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并对此进行了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52.
<正>湿性坏疽是指大片组织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呈黑色、污秽、发臭的特殊形态。病变进展较快,炎症比较弥漫,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由于有毒产物和毒素吸收多,全身中毒症状重,对机体危害较大。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骨科对收治的湿性坏疽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合并类风湿样关节畸形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X线及病理特征,提高对帕金森病合并类风湿样关节畸形的认识.方法 报道1例帕金森病合并类风湿样关节畸形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病理资料,并检索复习近50年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病例特点.结果 帕金森病合并类风湿样关节畸形主要见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5.6,平均在帕金森病病程约7.6年出现关节畸形改变;关节症状主要表现为掌指关节屈曲、近端指间关节过伸、远端指间关节屈曲及双足拇趾外翻畸形;实验室检查示血常规、生化、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均无异常,类风湿因子(RF)及抗核抗体(ANA)、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谱、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等抗体均阴性;X线无关节侵蚀改变;滑膜病理为非特异性炎症,无典型类风湿关节滑膜增生及血管翳形成;非甾体抗炎药及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治疗无效,但抗帕金森病治疗可使关节症状缓解.结论 帕金森病可合并类风湿样关节畸形,极易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通过实验室检查、放射学检查、滑膜病理分析可资鉴别.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大黄[庶虫]虫丸对大鼠肝星状细胞间质胶原酶(MMP-1)基因表达及分泌到培养基中的明胶酶A(MMP-2)活性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制备大黄[庶虫]虫丸大鼠药物血清,温育HSC。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MMP-1的表达。酶谱法检测MMP-2的活性。结果大黄[庶虫]虫丸药物血清可明显促进HSC对MMP-1的基因表达,同时可明显增加HSC合成的MMP-2的含量和活性(P〈0.05)。结论大黄[庶虫]虫丸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与其促进HSC的MMP-1基因表达,增加MMP-2的含量和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当归芍药散加味方(Dss)及其拆方对中老年大鼠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中老年大鼠(18月龄),分组灌服DSS全方及其拆方水煎液,3周后,各组大鼠脾细胞分别加入ConA、异丙肾上腺素(ISO)、心得安或DSS大鼠血清诱导淋巴细胞增殖,用四氮唑蓝比色法比较各组大鼠淋巴细胞增殖(A值)变化。结果:全方组、君臣药组、佐药组大鼠淋巴细胞增殖的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加入ISO后全方组各ConA浓度A值明显减少(P<0.01),再加入心得安或DSS大鼠血清后,A值又恢复到未加ISO水平。结论:DSS及其拆方均可促进老年大鼠淋巴细胞增殖,DSS可拮抗ISO的抑制淋巴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成年大鼠眼睫状体缘色素上皮产生神经前体细胞的潜力及其生物学特征。方法 取成年SD大鼠睫状体缘处的色素上皮组织块 ,置于含bFGF和B2 7的DMEM/F12 无血清培养液中进行神经前体细胞培养 ,免疫组化反应染色鉴定细胞的表型。结果 培养 5~ 8d ,组织块长出由众多无色素和色素细胞构成的细胞集落 ,集落的大多数细胞处于增殖状态(BrdU反应阳性 ) ,并表达神经前体细胞的标志物 (nestin)。撤掉bFGF和B2 7,加入胎牛血清培养 3~ 5d ,集落的细胞发生分化 ,分别表达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标志物 (NSE、GFAP) ,但不表达少突胶质细胞的标志物 (O4 )。结论 由成年大鼠睫状体缘色素上皮长出的细胞集落不仅含有增殖能力和多分化潜能的神经前体细胞 ,而且尚含有色素细胞 ,该部位可能是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和色素上皮共同保守的细胞生发带  相似文献   
57.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neurturin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应用对穹窿-海马伞(FF)切断后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将这两种因子联合注射到FF切断的大鼠侧脑室,注射一个月后,取脑进行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方法对内侧隔核(MS)和斜角带核垂直支(VDB)的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阳性神经元存活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FF切断一个月后,损伤组损伤侧MS和VDB的NGFR阳性神经元大量减少(分别减少64.8%和51.4%),MS和VDB的NGFR阳性细胞的面积和周长显著降低(P<0.01),OD值显著增高(P<0.01);NGF组损伤侧NGFR阳性神经元受到保护,NGFR阳性经元数显著高于损伤组损伤侧(P<0.01);联合组损伤侧NGFR阳性神经元也受到保护(MS和VDB细胞数分别只下降7.3%和15.4%),与损伤组损伤侧比较NGFR阳性细胞数增加了57.4%和36.0%(P<0.01),也明显高于NGF组(P<0.05);细胞形态学参数明显改善(P<0.05),细胞膜受体含量显著提高(P<0.05)。结果提示,neurturin和NGF联合应用和NGF单独应用均能不同程度地保护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8.
芍药甙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和隔区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国  何宏文  宋大革  谢瑶 《解剖学研究》2002,24(4):270-272,I008
目的研究芍药甙对海马和隔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用新生SD大鼠的海马和隔区神经元进行体外培养,加入不同浓度的芍药甙,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测量法测量培养神经元的光密度(OD值)。结果芍药甙的浓度高于30μg/ml时,各组的海马和隔区神经元MTT OD值均低于对照组的OD值(P<0.01);芍药甙的浓度在1.875~7.5μg/ml时各组的OD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在适当的浓度范围内的芍药甙对海马和隔区神经元的存活和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9.
冷水龙  谢瑶  龙大宏 《解剖学研究》2002,24(4):264-267,I006
目的探讨Neurturin(NTN)、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新生大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结合图象分析技术观察Neurturin和NGF对培养的新生大鼠基底前脑NGF-R阳性神经元生长发育的作用。结果培养4d时,NTN组的NGF-R阳性神经元细胞数目、突起数、胞体面积和最长突起长度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NGF+NTN组各项指标均优于NGF组或NTN组(P<0.05);培养8d时,NTN组除突起数目外其他各项指标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NGF+NTN组各项指标仍然均优于NGF组或NTN组(P<0.05);NTN组NGF-R阳性神经元突起数多于NGF组(P<0.05)。结论Neurturin对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基底前脑NGF-R阳性神经元生长发育有营养作用,但作用时间较短,而且增加突起数的作用较NGF强;Neurturin和NGF的联合作用较单独使用Neurturin或NGF为好。  相似文献   
60.
目的:本实验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离体的基底前脑细胞表达一氧化氮合酶(NOS)和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的影响。方法:用bFGF培养液和普通对照培养液对胚胎14天大鼠基底前脑细胞进行培养,分别取培养7、14、21天的神经细胞做NOS酶组织化学染色和NGFR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染色。结果:用bFGF培养液培养的神经细胞在14天和21天后NOS和NGFR阳性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bFGF可明显促进培养的基底前脑细胞生长并促进NOS和NGFR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