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Hassab手术是目前治疗门脉高压症合并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为认可的手术方法之一,但术后仍有较多的并发症[1].笔者回顾分析1996年9月至2006年1月间施行的186例Hassab术,以多元回归方法分析Hassab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探讨进一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的影像学改变和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肝血管瘤介入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改变。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1月-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肝血管瘤患者47例,采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超选择性动脉插管进行栓塞治疗,并观察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病灶边缘与内部碘油沉积情况、有无血流信号以及肿瘤大小等。结果本组47例患者,共进行59人次介入治疗。其中显著有效25例(53.19%),较为有效17例(36.17%),基本无效5例(10.64%),有效率达89.36%。对患者进行术后6个月的复查CT与肝脏彩超,可见患者肝血管瘤内碘油沉积较好,血供消失,并且出现碘油聚积、瘤体缩小等征象。结论采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超选择性动脉插管进行栓塞治疗肝血管瘤,临床疗效较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765对Ⅱ型多磷酸肌醇4-磷酸酶(inositol polyphosphate 4-phosphatase type Ⅱ,INPP4B)调控及其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8例HCC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8组HCC细胞株中的miR-765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过表达miR-765对HCC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INPP4B的3′-UTR报告基因,分析miR-765对INPP4B的调控作用,然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过表达和沉默miR-765对INPP4B蛋白表达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探讨特异性抑制INPP4B对HCC细胞株增殖的影响。结果: 在HCC癌组织以及HCC细胞株中高表达miR-765(P<0.05)。转染miR-765促进HCC细胞的增殖\[(3.78±1.25) vs (2.06±0.47),P<0.05\]。miR-765能够显著下调INPP4B的3′-UTR报告基因的荧光表达\[(0.42±001) vs (1.01±0.01),P<0.05\],显著上调INPP4B蛋白的表达\[(0.92±0.04) vs (0.42±0.02)、(0.62±0.03),P<0.05\]。特异性抑制INPP4B后明显促进HCC细胞的增殖\[(238.0±1.73) vs (66.33±5.04),P<0.05\]。结论:miR-765通过调控INPP4B的表达来促进HCC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构建稳定表达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Vx)的正常人肝细胞株。方法用PCR法扩增含EcoRI和HindⅢ酶切位点的x基因序列,构建HBV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Vx,转化大肠杆菌DHSct,筛选阳性克隆并对其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用脂质体转染法将HBVx基因导入Chang细胞系,G418筛选,RT-PCR和Westernblot鉴定。结果x基因亚克隆入pcDNA3.1(+),含有完整的x基因片段,转染后Chang细胞有HBVxmRNA表达,Chang/HBVx有HBVx蛋白的表达。结论构建了稳定表达HBVx基因的肝细胞株Chang/HBVx。  相似文献   
25.
Hassab手术是目前治疗门脉高压症合并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为认可的手术方法之一,但术后仍有较多的并发症[1].笔者回顾分析1996年9月至2006年1月间施行的186例Hassab术,以多元回归方法分析Hassab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探讨进一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 通过重建人肝癌PBL-SCID嵌合模型来观察mRNA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疫苗(mRNA DC)在体内的抑瘤效应并探讨机制。方法: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腹腔注射法建立Hu-PBL-SCID鼠模型,尾静脉分别注射mRNA DC疫苗、抗CD4+、CD8++mRNA DC、未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和PBS免疫嵌合鼠,每周1 次,共2次,然后接种2×106HepG-2 cells,观察鼠成瘤率、成瘤潜伏期、肿瘤体积以及测定特异性CTL活性。结果:ELISA法可检测到鼠血清中人IgG水平,Hu-PBL-SCID嵌合模型重建成功,各组小鼠间成瘤率无明显差异,但mRNA DC组成瘤潜伏期延长,肿瘤生长缓慢,2周后肿瘤体积明显小于抗CD4+、CD8++mRNA DC组、DC组和PBS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脾淋巴细胞对HepG-2细胞有特异性杀伤效应,而对胃癌SGC-7901细胞则无杀伤活性。结论:mRNA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在体内能发挥明显的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27.
肿瘤发生发展的共同因素是癌症自身代谢重编程,影响癌细胞三大代谢途径,促进改变细胞的增殖生长状态,并促进癌症的增殖,转移和侵袭。酯酰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holesterol acyl transferases 1,ACAT1)在多数肿瘤细胞中都有表达,并通过影响脂质代谢,或者通过不同的调控通路,扰乱胆固醇的稳态,或促使糖酵解的发生,或通过影响免疫细胞的活化状态,改变肿瘤的免疫环境,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目前研究出的多种酯酰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抑制剂可以用于治疗多种肿瘤。本文将对ACAT1在多种肿瘤中的作用特点及其目前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8.
MYBL1(A-MYB)是MYB家族的成员之一,MYB家族还包括B-MYB和C-MYB。MYBL1蛋白包括三个结构域,分别是DNA结合结构域(DNABD)、负性调控结构域(NRD)以及反式激活结构域(TA)。MYBL1可与NF-M/c-EBP 和p300/CBP等转录因子协同进行转录激活;在对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调节中,MYBL1可通过加快细胞的增殖速率进而促进增殖,而缺乏负性调节结构域的MYBL1,可以阻止细胞的分化,导致增殖潜力的激活,进而发挥癌基因的作用。此外,MYBL1在细胞的不同周期存在差异性表达,也可与C-MYB协同调控细胞周期。同时,我们探讨了MYBL1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多与基因的重排以及负性调节结构域的缺失有关,这为未来的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目前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9.
Hassab手术是目前治疗门脉高压症合并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为认可的手术方法之一,但术后仍有较多的并发症[1].笔者回顾分析1996年9月至2006年1月间施行的186例Hassab术,以多元回归方法分析Hassab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探讨进一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