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81.
唑类药物是临床上治疗念珠菌病的首选药物。近年来,白念珠菌唑类耐药比例不断升高。针对这一趋势,不少学者提出了新的药物联合治疗方案或合成特异性抗耐药的新药,并进行了大量的白念珠菌抗耐药或逆转耐药的体外实验加以验证。本文就近年来抗白念珠菌唑类耐药体外实验研究的新进展进行整理分析,以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更优化的抗耐药方案和临床治疗耐药白念珠菌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和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 binding protein,HBP)联合检测在危重症患者细菌感染诊断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在我院ICU病房进行治疗的感染患者124例,作为观察组,再将其按照细菌培养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另选择64例同时间段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受试者治疗前血液中SAA、HBP和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水平,并测定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血液中SAA、HBP和WBC水平;对比SAA、HBP联合检测和WBC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细菌感染组SAA、HBP和WB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SAA和HBP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WBC没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细菌感染组SAA和HBP水平逐步下降;SAA和HBP单独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显著高于WBC监测,SAA和HBP联合诊断敏感性显著提高,但特异性下降。结论 SAA和HBP联合检测可操作性强,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准确判断感染类型,应该得到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序贯治疗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改进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19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96例,按常规伏立康唑静脉治疗;观察组96例,给予伏立康唑静脉序贯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9.6%及92.7%,对照组分别为88.5%及93.8%,两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明显低于对照组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伏立康唑静脉序贯口服给药治疗对侵袭性肺曲霉病的疗效良好,且降低了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4.
谢婷  马建军 《人民军医》2005,48(12):692-694
目的:进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与以往常规2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方法:将翼状胬肉54例60只眼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0眼。A组采用传统胬肉切除及暴露角膜缘巩膜术;B组采用胬肉切除及结膜瓣移植术;C组采用新型胬肉切除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3组术后创面修复时间及2年内的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角巩膜创面修复时间平均8.0天,B组5.8天,C组4.6天;经2年以上随访,A组复发率20%,B组5%,C组无一例复发。结论:新型胬肉切除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及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5.
目的评价治偏痛颗粒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43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服用治偏痛颗粒与镇脑宁胶囊,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其疗效和副作用。结果治疗组临床愈显率及总有效率总体疗效相近。结论治偏痛颗粒对于治疗偏头痛引起的头痛、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86.
小鼠骨髓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为肝细胞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来源于骨髓干细胞的有功能的干细胞,可能成为生物人工肝和肝细胞移植的细胞来源。我们建立恰当的体外诱导培养体系,促使骨髓干细胞转化为肝细胞。方法获取骨髓干细胞,建立以FGF、HGF、OSM、EGF为主的细胞诱导培养体系。在细胞分化过程中,观察细胞形态和数量的变化,RT-PCR检测基因表达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在蛋白水平检测ALB和CK18表达情况。PAS染色检测其糖代谢功能。结果在诱导过程中,多极性的肝细胞样细胞在12 d内可以观察到,且其随着细胞分化过程逐渐增多、集落增大。诱导细胞在7 d内表达AFPmRNA并维持到第21天,但后期表达减弱;在7天内表达ALBmRNA和CK18mRNA,随着分化时间的延长,其表达不断增强;在14 d内表达TTRmRNA,随着分化时间的延长,其表达不断增强。免疫荧光染色进行定位:在诱导组,诱导21 d的细胞表达ALB和CK18,其中ALB表达于胞浆和胞膜,而CK18表达于胞浆。糖原染色发现诱导组中,细胞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染的糖原颗粒。结论我们建立的以细胞因子FGF、HGF、OSM、EGF为主的细胞诱导培养体系是有效的,通过诱导骨髓干细胞,我们获得了有部分肝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肝细胞样细胞。  相似文献   
87.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不仅导致患者营养不良,还会使其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受到损害,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西医护理以对症护理和专项护理为主要干预手段,中医护理以辨证施护为特色,从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口腔护理、饮食调护、情志护理、中医特色适宜技术、吞咽动作训练5个方面进行综合阐述,旨在为吞咽障碍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提供参考,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中药抗真菌方灌胃是否干预小鼠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方法:将65只BALB/c雌鼠(8周龄)随机分为A组(30只,模型中药组)、B组(30只,模型对照组)和C组(5只,空白对照组)。自第1天开始,A组小鼠予中药抗真菌方煎液灌胃,B组和C组予生理盐水灌胃,持续至实验结束。A、B两组在第4天接种白念珠菌,于第8、9、10、12、14、21天每组分别各选取5只小鼠取阴道灌洗液进行菌落培养,并通过ELISA检测IL-12、IL-10、IL-6水平。C组在第8天同时进行阴道灌洗液的采集。结果:从感染后第2天起,A组培养菌落数开始明显小于B组(P值均0.05)。A、B两组阴道灌洗液中IL-6与IL-12均出现增加,IL-10明显降低。A组和B组小鼠阴道灌洗液中IL-6水平较空白组增加,但A组与B组间无明显差异。两组间IL-12在感染后第1、5、7、14天有明显差异,IL-10则在感染后第2 d时出现明显差异。结论:中药抗真菌方可减轻小鼠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人流术后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在门诊诊治的人流手术患者中抽取76例作研究对象,经随机抽签方式予以分组,各38例.优质组在术后应用优质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留院观察时间以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 优质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4.7%,留院观察时间是(1.19±0.15)d,VAS疼痛评分是(1.6±0.2)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73.7%,留院观察时间是(2.77±0.46)d,VAS疼痛评分是(1.6±0.2)分;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优质护理在人流术后患者护理中有积极作用,可缩短患者留院观察时间,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并减轻其术后疼痛感,可作为人流术后临床护理中的首选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90.
一.术前护理 1.一般护理:创造安静环境保证患者休息,避免情绪激动维持血压稳定,保持大便通畅避免颅内高压; 2.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缺乏对介入治疗方法和危险性的认识,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和对昂贵的手术费用心存顾虑,护士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讲明介入治疗的手术简要操作步骤、安全性及优点并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等,尽量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并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