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研究性分化异常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和SRY基因在性分化异常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常规G显带方法分析10例性分化异常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并通过应用PCR技术扩增SRY基因。结果:10例性分化异常患者中,有5例男性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X,其SRY基因为阴性,2例男性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X,其SRY基因为阳性,2例女性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Y,其SRY基因为阳性,1例女性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Y/45,X,其SRY基因为阳性。结论:性分化异常患者的染色体核型与其性腺性别不相符,SRY基因是在性分化异常中睾丸分化和发育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42.
流式细胞仪检测1型糖尿病(T1DM)患者外周血CD4^+CD25^+与CD8^+CD28^-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发现其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水平[(2.02±0.43)%]显著低于2型糖尿病(T2DM)组[(6.79±1.75)%]和健康对照(NC)组[(7.84±1.45)%],而CD8^+CD28^-调节性T细胞水平三组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43.
黄庆梅  覃锦耀 《检验医学》2010,25(9):705-707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细胞和CD8+ CD28-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93例HCC患者和24名健康人外周血中的CD4+ CD25+细胞和CD8+ CD28-调节性T细胞水平。结果 HCC患者外周血中的CD4+ CD25+细胞[(14.39±4.58)%]和CD8+ CD28-调节性T细胞[(24.05±5.64)%]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37±1.73)%、(15.93±4.84)%,P〈0.05];CD8+CD28-调节性T细胞与HCC的分期呈正相关(r=0.463,P〈0.001)。结论 CD4+ CD25+细胞和CD8+ CD28-调节性T细胞在HCC患者外周血中呈高表达,且CD8+ CD28-调节性T细胞与HCC的病情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孕妇、患病新生儿、肾病患者、肾移植患者及正常体检者尿中人巨细胞病毒阳性率,了解人类巨细胞病毒在广西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初步探讨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肾脏疾病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研究对象晨尿中人巨细胞病毒DNA.结果 孕妇、患病新生儿、肾病者、肾移植患者及正常体检者尿中人巨细胞病毒DNA阳性率依次为8.18%、3.45%、18.54%、25.42%、0.56%,其在各类肾病患者中的感染率均在10%左右,尤其在狼疮肾炎患者中的感染率更是达到27.78%.结论 人巨细胞病毒在黄疸和早产新生儿中的感染率均较高,需要加强母婴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防控工作.人巨细胞病毒很可能在肾病患者发病时对患者肾脏造成损害,并且加重肾病患者的病情,成为肾衰的一个诱因.  相似文献   
45.
乙肝病毒携带产妇乳汁中乙肝病毒携带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乳汁中乙肝病毒 (HBV)携带情况以及探讨母乳喂养的安全性问题。方法 :随机抽取 6 2例孕期检测有一项以上乙肝血清学指标 (HBVM)阳性且肝功能正常产妇及 10例乙肝标志物阴性的健康产妇作对照 ,采用PCR技术检测其初乳中的HBV -DNA ,并与血清乙肝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 2例HBVM阳性产妇中有 35例检出HBV -DNA(5 6 5 % ) ,而对照组中无一例阳性。HBeAg阳性组产妇初乳排毒率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 ,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结论 :对乙肝标志物阳性产妇 ,除对新生儿加强免疫外 ,还应检测其乳汁中的HBV -DNA。若乳汁中HBV -DNA阳性 ,则不以母乳喂养为好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全自动快速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在检测献血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意义。方法 采用MEIA法检测207例献血者巨细胞病毒(CMV)IgG、IgM。结果 CMV IgG阳性率为97.6%,IgM为13.0%,后者不同性别有明显差别。结论 MEIA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快速简便等特点,为目前最新最理想的CMVIgG、IgM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白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壮族人群乙肝相关肝细胞癌(HC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84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HCC患者(病例组)和94例HbsAg阳性体检者(对照组)IL-23R基因rs10889677、rs1884444、rs114658173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及其部分标本进行直接测序鉴定。采用SHEsis软件构建IL-23R基因3个位点的单体型。Logistic回归分析IL-23R基因多态性和单体型与HC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IL-23Rrs10889677、rs11465817位点的AA、AC、CC3种基因型和A、C两种等位基因在HCC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884444位点的TT、TG、GG三种基因型及T、G两种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携带TG基因型的个体发生HCC的风险较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增加(校正OR=2.20,95%CI=1.11~4.37)。单体型构建发现CGC、AGC、CTC、ATC、CGA、AGA、CTA、ATA等8种单倍体,病例组和对照组的AGC单倍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GC单倍体携带者发生HCC的风险明显增加(校正OR=2.71,95%CI=1.06~6.93)。结论:IL-23R基因rs1884444位点TG基因型可能是HCC发病的危险因子;乙肝背景下AGC单倍体携带者患HCC的风险增加2.71倍,可能是乙肝相关肝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广西肝癌高发区人群中进行外周血AFP-mRNA检测的价值。方法:应用巢式RT-PCR检测117例当地人员外周血AFP-mRNA。HBsAg阴性者30例,HBsAg阳性及ALT正常者35例,HBsAg阳性及ALT异常者29例,HBsAg阳性及AFP异常者23例。结果:117例的外周血AFP-mRNA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利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广西肝癌高发区人群外周血AFP-mRNA未能发现早期肝癌患者。  相似文献   
49.
鲍氏不动杆菌TEM和PER型β-内酰胺酶基因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130株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及其TEM、PER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130株鲍氏不动杆菌进行TEM、PER基因型检测.结果 130株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0.00%、60.77%、5.38%、6.15%;PCR扩增后TEM基因阳性70株,占被检细菌的53.85%;PER-1阳性4株,占3.08%;TEM和PER-1同时阳性34株,占26.15%;22株细菌未检测到TEM或PER-1基因.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多数菌株携带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部分菌株同时带有TEM和PER-1基因.  相似文献   
50.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腹腔液中趋化性细胞因子ENA-78水平及ENA-78在异位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趋化性细胞因子ENA-78在E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EM患者(实验组)和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腹腔液中ENA-78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异位内膜组织与在位内膜组织ENA-78的蛋白表达。结果:①实验组腹腔液ENA-7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随着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增高(P<0.05);②ENA-78表达于异位腺体细胞、间质细胞及巨噬细胞的胞浆中,表达强度随着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增强(P<0.05),不同月经周期中ENA-78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EM患者在位内膜ENA-78表达较对照组强(P<0.05)。结论:ENA-78是一种重要的炎性介质,具有趋化并活化炎性细胞活性及促进异位内膜病灶血管增生,在EM的发生和发展各个环节均发挥作用,并随着疾病进展表达增强,是反映EM侵袭生长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