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1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1.
薄层色谱法检测饮水中污染的矿物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学成  彭蔚  袁晓 《实用预防医学》2003,10(6):1018-1018
为了探讨和完善饮水中矿物油的快速、简易检测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以硅胶GF254作吸附剂,环己烷:丙酮(4 1)作展开剂,在254nm紫外灯下看荧光斑点,将样品与标准比较进行定性和定量。结果在污染水样中检出柴油或煤油。薄层色谱法检测饮水中污染的矿物油,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适合基层单位应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BCT)转化侧位片探究山东地区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安氏Ⅱ类错患者的前牙、后牙及上颌平面倾斜度特点,比较其与正常患者的差异,为矫正安氏Ⅱ类错提供治疗思路和策略依据。 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收治的123例正畸患者CBCT头颅造影(CCB)为研究对象,其中89例成年安氏Ⅱ类患者作为实验组,34例为对照组,利用CBCT三维影像转化得到矫正前的头颅侧位片并进行测量,根据FH平面与下颌平面之间的夹角(FH-MP)及SN平面与下颌平面之间的夹角(SN-MP),将患者分为3个不同垂直骨面型的实验组。选取34例安氏Ⅰ类均角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验组测量结果与对照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各测量指标的数据差异。 结果 Ⅱ类高角组前牙平面倾斜度为(14.73±3.76)°,后牙平面倾斜度为(21.42±5.77)°,两者均较Ⅱ类均角组及低角组更大(P<0.05),与对照组前牙及后牙平面之间同样有明显差异(P<0.05)。上颌第二磨牙的高度从低角组到高角组依次减小,各组间差异显著(P<0.01)。 结论 不同垂直骨面型的安氏Ⅱ类错具有不同的平面倾斜度特征。Ⅱ类高角组前牙及后牙平面较均角组、低角组及对照组陡。其中后牙平面倾斜度的差异主要由上颌第二磨牙的垂直高度不同造成。  相似文献   
93.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及非恶性疾病的一种有效的根治方法。与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相比,脐血干细胞移植以其来源丰富,取材方便,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较低及程度较轻等优势而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但因单份脐血中所含有的有核细胞数较少等问题限制了脐血移植的适用范围。为此,人们尝试采用双份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本文就其近年来的发展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4.
目的 研究周期性牵张力刺激下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对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 组织块法培养人牙周膜细胞。采用多通道应力加载系统对细胞施加频率0.5 Hz、振幅10%的周期性牵张力(加力时间1、3、6、12、24 h),以不加力的细胞作为对照,并分别在加力前应用ERK1/2通路特异性抑制剂U0126以及对细胞转染ERK1/2显性负相变异体(DN-ERK1/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质印迹法研究人牙周膜细胞的基因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加力后人牙周膜细胞的p-ERK1/2蛋白水平及骨钙蛋白(OCN) mRNA、骨涎蛋白(BSP)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Runt相关基因(Runx)2 mRNA及蛋白水平在加力3、6 h均显著升高。加入抑制剂U0126或细胞转染DN-ERK1/2后,Runx2、OCN、BSP mRNA水平以及Runx2、p-ERK1/2蛋白水平均降低。结论 ERK1/2是周期性牵张力刺激下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的重要分子途径,力学刺激下激活的ERK1/2可能通过提高Runx2蛋白的表达水平而参与成骨基因OCN和BSP的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95.
冯晓红  黄琦  张寅晓  陈颉  王东  袁晓 《新中医》2015,47(1):217-219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即正常组、模型组、人参皂苷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以猪甲状腺球蛋白造模,造模成功后,人参皂苷各剂量组以相应剂量人参皂苷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以蒸馏水灌胃,8周后酶联免疫法检测TGAb、TPOAb、TNF-α及IL-6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TGAb、TPOAb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各剂量组TGAb、TPOAb均下降,其中低剂量与中剂量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剂量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NF-α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各剂量组的TNF-α均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各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IL-6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各剂量组IL-6均有所上升,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人参皂苷能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指标,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Th1细胞功能的过度亢进,调节免疫的途径来保护甲状腺组织。  相似文献   
96.
目的:为了使小檗碱能与一定的化学成分拼接,很大程度上需要形成一个中间体。通过设计与实验,合成出9-O氨基小檗碱衍生物。方法:以小檗碱为起始物,通过去甲基、溴代、氨基化等反应,先后制得小檗红碱,9-O-(4’-溴丁烷)小檗碱,最终合成9-O-(4’-胺丁基)小檗碱,并通过波谱手段确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结果: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有机合成成功制得小檗红碱与9-O-(4’-溴丁烷)小檗碱,通过对文献方法的综合、优化制备出9-O-(4’-胺丁基)小檗碱衍生物,并通过ESI-MS、核磁谱确定了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以及分子结构。结论:通过对方法的优化,大大提高了产物9-O-(4’-胺丁基)小檗碱的得率,并且合成过程简便易操作。从目标物结构来看,端基为氨基,是活泼的基团,可与多种化学基团进行反应,进而引入新的基团,合成得到更多衍生物。  相似文献   
97.
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重症低龄儿童龋病和健康者唾液的菌群结构及其差异。方法 在青岛市崂山区儿童中,经口腔检查选取健康(H组)和重症低龄龋病(C组)儿童各24名,采取唾液样本,提取其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利用454测序平台对16S rRNA V1—V3区进行双端测序,对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差异分析。结果 C组唾液菌群物种丰度高于H组(P<0.05),两组唾液菌群结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组的群落结构更为相似和保守(P<0.001);鉴别出C组高表达的可疑致龋微生物(P<0.1)及H组高表达的健康相关微生物(P<0.1);基于唾液菌属图谱建立的龋病风险评估模型区分健康和龋病者的准确率可高达70%以上。结论 唾液菌群和特定细菌种类,如比例升高的Prevotella菌属有助于评估和筛选低龄儿童龋病风险。  相似文献   
98.
错𬌗畸形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口腔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有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我国近2.6亿儿童牙颌面功能、颜面美观及生长发育,甚至影响儿童全身及心理健康发育。错𬌗畸形发生涉及遗传及环境因素,早期矫治创建良好的牙颌面生长环境,纠正异常牙颌面生长、控制异常遗传因素,能有效地降低儿童错𬌗畸形的发病率,维护我国儿童身心健康,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社会意义。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儿童早期矫治规范化诊疗项目”专家组撰写“中国儿童错𬌗畸形早期矫治专家共识”,旨在引导和普及我国儿童早期矫治临床治疗,促进我国儿童早期矫治理论与临床水平的提高,加速我国儿童早期矫治专业发展。共识阐述了错𬌗畸形的危害性及早期矫治的必要性,提出了儿童早期矫治的原则和基本内容。在遵循牙颌面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从孕期到恒牙列初期儿童牙颌面生长发育不同时期分阶段的预防与阻断治疗的指导性建议。错𬌗畸形早期矫治的推广和规范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科学的、全面的分级医疗及专业培训将最终完善我国儿童早期矫治临床体系,达到全面呵护我国儿童牙颌面健康,提高我国儿童口腔健康及全身健康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
背景:内质网应激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GRP78是内质网应激的标志蛋白,GRP78的表达水平反映内质网应激的程度。目的:研究周期性张应力对 L6大鼠成肌细胞 GRP78表达的影响,以明确周期性张应力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方法:在成功构建L6大鼠成肌细胞体外培养力学刺激模型的基础上,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析周期性张应力对GRP78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加力组分别给予1,6,12,24 h的力学刺激,加载频率为10 cycles/min,拉伸变形幅度为15%。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同时种板,不给予力刺激。结果与结论:GRP78 mRNA随着加力时间的延长呈一致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GRP78蛋白在加力1 h后,蛋白表达量开始升高,加力6 h后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到24 h达到峰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由以上结果得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周期性张应力可引起内质网应激,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持续的应力刺激,可引起严重的内质网应激导致成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0.
刘文  王燕  宋玲  张春艳  张月  袁晓 《中国临床康复》2014,(20):3144-3148
背景:髁状突是下颌最重要的生长区之一,终生具有生长改建能力。在体内条件下,细胞力学的功能研究因其所处生理环境的复杂性、刺激因素传导的不定向性、实验条件的不易控制性而很难得到满意结果,应力刺激对髁状突软骨细胞的直接影响需要进一步行体外研究。目的:观察周期性张应力对体外培养兔髁状突软骨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兔髁状突软骨细胞,在细胞培养至第3代时使用细胞加力装置对细胞施加强度为10%,频率为6循环/min的周期性张应力,作用时间分别为1,6,12和24 h,并设置未加力组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长周期,应用MTT法分析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与结论:在周期性张应力下,髁状突软骨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在加力6 h和12 h,加力组细胞生长周期开始有显著性变化,在24 h达到实验最大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MTT检测结果示细胞生长活跃,在6,12 h与对照组有明显变化,在24 h达到实验最大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1)。提示周期性张应力可明显促进髁状突细胞增殖,在24 h内具有持续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