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7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韩雪飞  郭莹  张红  阎艳  薛寿儒 《临床荟萃》2013,(12):1355-1357
目的观察应用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VIg)或血浆置换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6例病情恶化需IVIg或血浆置换治疗的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分两组,27例应用IVIg治疗,29例应用血浆置换治疗。在接受治疗后14天、1个月、3个月分别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都能很好地耐受,在治疗初期两种方案疗效相差不大,有效率分别为77.8%(21/27)、75.9%(22/29)。好转后都可维持较长时间,但IVIg维持时间稍长于血浆置换。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中IVIg的治疗效果可与血浆置换匹敌。IVIg在3个月后的评估中疗效优于血浆置换。但在病情恶化初期,患者可根据所在医院的医疗条件选择任一种方案。  相似文献   
52.
杨小旺  薛寿儒 《新医学》2007,38(1):21-23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在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375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按病种分为脑出血组(172例)及脑梗死组(203例).通过CT片测算血肿体积或梗死体积.脑出血组按出血部位及血肿体积再分小组,其中出血位于脑叶组34例,基底节区组110例,脑干组15例,小脑组13例;血肿体积在20 mL以内组80例,21~50 mL组71例,50 mL以上组21例.脑梗死组按梗死体积再分小组,梗死体积在6以内组77例,梗死体积6~10 cm3组88例,梗死体积大于10 cm3组38例.比较各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并通过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析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375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中118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多,占31.5%,188例中性粒细胞增多,占50.1%;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相比,前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均更明显;在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各分组中,血肿体积越大、梗死体积越大则其白细胞计数越多.脑出血组及脑梗死组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多者的预后较正常者差,病死率也相对较高.结论:对于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浆CD31+CD42b-内皮细胞微颗粒(EMPs)的水平,探讨EMPs与AD之间的关系。方法首先建立EMPs流式细胞检测方法;然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AD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血浆中EMPs水平,并对AD患者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的评定。结果 AD组CD31+CD42b-EMPs血浆水平为(2 100.3±160.7)个/微升,健康对照组为(960.9±128.2)个/微升,AD患者CD31+CD42b-EMPs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与痴呆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CD31+CD42b-EMPs是目前反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的有效指标,其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可用来辅助判定患者的痴呆程度。  相似文献   
54.
人羊膜上皮细胞侧脑室移植治疗脑出血大鼠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侧脑室移植对脑出血(ICH)大鼠脑水肿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hAECs,用Hoechst33258和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hAECs,将其移植入脑出血大鼠侧脑室中,测试大鼠28 d内的运动功能变化与脑水肿的动态变化,并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 移植hAECs沿大鼠侧脑室壁生长,细胞存活4 w以上.巢蛋白(nestin)与波形蛋白(vim)免疫组化检测呈阳性表达,病灶周围小胶质细胞OX-42染色阳性细胞减少.移植组ICH大鼠脑含水量减少,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hAECs移植到ICH大鼠侧脑室可存活,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抗原,并减轻ICH大鼠脑水肿,改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5.
56.
一、人羊膜上皮细胞的神经生物学特征 1.人羊膜上皮细胞的干细胞性质与分化:羊膜是由最终发育成胎儿的内细胞团在开始分化成其他组织器官之前首先分化出来的一层薄膜组织,它是包绕胎儿的两层膜的内层,来源于形成肠管之前的外胚层.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中发作性症状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对我院18年来100例多发性硬化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具有发作性症状的MS患者根据其临床特点分类,分析影像学、电生理特点,总结其异同点。结果 多发性硬化中发作性症状的发生率27%,临床表现不一,其中以痛性强直发作占37.0%、Lhermitte症占44.4%、发作性感觉异常占44.4%、癫痫占37.0%最为常见,其发病机制近似相同。结论 MS发作症状共同点:突发突止,刻板重复,历时短暂;予抗癫痫药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丘脑在听觉P3产生中的作用.方法对丘脑出血恢复期患者进行两次事件相关电位、脑CT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结果丘脑出血患者P3波幅正常,但P3峰潜伏期延长.P3PL延长并非颅内高压和认知损害引起.结论丘脑的多个核团参与P3的发生,丘脑在听觉P3产生过程中起触发性作用.  相似文献   
59.
β—淀粉样蛋白(Aβ32—35)的血管活性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Aβ32-35的血管活性机制。方法 建立鼠后爪垫皮肤微敌国管网模型。将新鲜制备的Aβ32-35(10μmol)溶液、Ach(100μmol),SNP(100μmol),BQ-123(10μmol)以及抗氧化剂SOD(100U/ml),Catalase(100U/ml)和NACE(100μmol)溶液按一定顺序由微型泵驱动灌注微血管网,激光鑫普勒血流监测仪测量微血管血液流量的变化。结果 灌注Aβ32-35引起血管收缩反应(VC);灌注Ach和SNP引起血管舒张反应(VD),先灌注Aβ32-35,立即或2h后再予Ach均造成Ach的VD消失;但立即予SNP或2h后再予SNP则造成SNP的VD减弱或不受影响,先灌注BQ-123或Catalase或NACE后予Aβ32-35;再予Ach,则Aβ32-35引起的VC反应消失;但Ach的VD反应在不同时间点得到部分恢复,SOD对Aβ32-35及Ach的血管反应无影响。结论 提供活体鼠Aβ32-35收缩外周微血管依据;其机制通过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长短期作用实现,氧自由基和内皮素-1参与Aβ32-35的缩血管作用。  相似文献   
60.
急性脊髓炎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高对急性脊髓炎(AM)的认识。方法:建立AM的诊断标准,对我院2002/2008年收治的50例A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50例,年龄13-75岁,临床表现为病损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脑脊液正常或细胞、蛋白轻度升高,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伤,MRI示病变水平脊髓肿胀。均接受激素、维生素、抗生素等综合治疗,其中治愈34例,好转10例和无效6例。结论:以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改善AM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