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后合并支气管胸膜瘘的处理方法。方法总结32例全肺切除术后合并支气管胸膜瘘6例的处理经验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6例患者曾反复接受手术治疗。6例中支气管瘘完全愈合、脓腔消失者4例:1例带小支气管瘘及胸壁瘘道院外治疗,最终治愈:1例死于慢性消耗与对侧脓毒性肺炎,死亡率16.7%(1/6)。结论同时兼顾消毒、消灭脓腔与采取措施闭合瘘口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状病毒(HPV)在新乡地区食管鳞癌、癌旁组织中的感染情况和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G(HLA-G)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114例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食管正常组织中HPV亚型感染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HLA-G的表达。结果 114例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食管正常组织中HP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63.2%和6.0%,HLA-G的检出率分别为51.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鳞癌存在HPV16、18和52三种亚型感染,其中HPV16感染率最高,HPV52感染率最低。结论新乡地区食管鳞癌组织以HPV16、18和52亚型感染为主;HPV感染和HLA-G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分化程度正相关;HPV感染食管鳞癌组织与HLA-G蛋白表达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提示与食管鳞癌发生有较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3.
室间隔缺损术后残余漏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漏的原因,提出防治方法。方法:总结了室间隔缺损残余漏18例,其中单室间隔缺损术后残余漏12例,法乐氏四联症术后残余漏6例,均行二次心脏手术治疗。结果:二次心脏手术后,单纯室间隔缺损残余漏12例,治愈10例,死亡2例。法乐氏四联症术后残余漏6例,治愈4例,死亡2例。结论:手术技术不当、遗漏室间隔缺损是造成残余漏的主要原因。提高修补技术,术中探查室间隔缺损,掌握适当再手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探讨益气复脉注射液与参芍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甘肃省兰州市中医骨伤医院、酒泉市人民医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参芍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及美托洛尔等治疗。分别观察2组用药前后一氧化氮(NO)、6-酮-前列腺素Fla(6-keto-PGFLa)、内皮素(ET)、一氧化氮合酶(NOS)和 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 NO、6-keto-PGFLa、NOS分别为(127.11±103.60)μmol/L、(50.03±60.87)pg/ml、(35.12±22.18)U/Ml,均较治疗前[(78.09±88.71)μmol/L、(32.04±25.82)pg/ml、(27.88±9.08)U/Ml]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分别为[(95.62±6.31)μmol/L、(29.09±42.01)pg/ml、(30.11±7.51)U/Ml],与治疗前[分别为(96.98±82.45)μmol/L、(40.31±51.92)pg/ml、(28.12±5.11)U/Ml]比较,6-keto-PGFLa 升高(P<0.05)、NO、NOS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组ET[(42.47±40.5)pg/ml比(58.81±33.18)pg/ml]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ET[(60.67±12.81)pg/ml比(56.81±32.76)pg/ml]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MPO、SOD、GSH分别为(17.11±3.60)mmol/L、(62.45±15.76)U/Ml、(35.98±28.19)g/L,均较治疗前(57.33±8.34)mmol/L、(48.36±17.38)U/Ml、26.68±19.93)g/L 改善;对照组治疗后分别为(48.62±6.31)mmol/L、(57.35±14.44)U/Ml、(28.56±24.06)g/L,治疗前分别为(56.98±8.45)mmol/L、(48.44±19.37)U/Ml、(29.44±21.66)g/L;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参芍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6.
2例获得性食管呼吸道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获得性食管-呼吸道瘘包括食管-气管瘘(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TEF)、食管-支气管瘘(bronchoesophageal fistula,BEF)和食管-胃吻合口-支气管瘘等,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1999年6月~2002年4月我们共收治3例食管-呼吸道瘘患者,1例因全身情况差,低血压性休克,且未接受手术治疗,于入院后5d后死亡。现将另2例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7.
应用OB胶预防上消化道吻合口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于1998年6月至2002年3月在上消化道手术中应用组织粘合剂(OB胶)预防吻合口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8.
自主式植入膈肌起搏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膈肌起搏(Diaphragm Pacing,DP)是利用电脉中重复刺激膈神经,以触发膈肌进行有节律地收缩,从而将空气压入肺中来近似生理的呼吸运动,以达到辅助呼吸的目的.开发一种基于微型单片机控制的自主式植入膈肌起搏器(Implanted Diaphragm Pacer,IDP),该仪器主要由起搏器和刺激电极两部分构成.在对自主式IDP的相关参数与性能进行了初步测试后,利用样机进行了20余例临床动物(犬)实验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跨区域点评制度的建立对二级综合医院合理用药的作用,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的提升。方法通过酒泉市卫生健康委的行政支持,联合酒泉市医疗联合体内5家二级综合医院成立酒泉市合理用药点评培训中心,并建立跨区域点评制度,在5家二级综合医院之间相互交叉开展处方、医嘱点评工作。收集本课题方案实施前(2020年4-6月)、方案实施后(2020年7-9月)5家二级综合医院的处方共1500张、住院医嘱900份,考察方案实施前后各医院合理用药指标及处方、医嘱点评结果的变化。结果方案实施后,除1家医院外,其余入组医院药占比均不同程度地下降,最高下降幅度达22.56%。与方案实施前比较,入组医院方案实施后门急诊处方用药合理率平均提高了5.72%,医院医嘱用药点评合理率平均提高了10.10%(P<0.05);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下降了14.45%,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下降了7.98%,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平均下降了25.19%。结论通过建立跨区域点评制度,可以促进各医疗机构加强对处方点评工作的重视,以有效提高医疗机构药师的处方点评水平,对推动区域内医疗机构处方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但目前仍存在制度覆盖面不完全、工作经验不足、信息化程度滞后、药师水平参差不齐、行政职能部门考核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40.
王禹冰  王武军  蔡瑞君 《广东医学》2012,33(14):2159-2161
目的比较完全腔镜下与胸骨劈开行胸腺扩大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53例Ⅰ、Ⅱ期胸腺瘤和Ⅰ、Ⅱa、Ⅱb型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行胸腺扩大切除术,其中行完全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25例(腔镜组),胸骨劈开胸腺扩大切除术28例(胸骨劈开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效果比较,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胸腔积液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术后并发肺炎方面优于胸骨劈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住院总费用、MG患者术后疗效与胸骨劈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手术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随访2~36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对于Ⅰ、Ⅱ期胸腺瘤和Ⅰ、Ⅱa、Ⅱb型MG患者,完全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