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我科成功地挽救了2名体外循环术后急性大出血的患者,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12岁。诊断右室双出口。1996年2月20日体外循环下行右室双出口矫正术,14∶00术毕返回ICU。16∶00患者清醒,心率100~120次/分,律齐,桡动脉平均压无变化...  相似文献   
22.
者,女,46岁.于1996年3月在我院诊断子宫平滑肌肉瘤,行全子宫+双侧附件+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术后放疗、化疗各1次,均因胃肠反应而中止治疗.4年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刺激性呛咳,无呼吸困难及咯血,来我院就诊.胸片示右肺上叶5cm×4cm肿物,边缘不光滑.CT示右肺上叶5cm×4cm肿物,边缘呈刺状,侵犯胸膜;气管前、水平裂叶间、隆突下淋巴结肿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右肺上叶后段支气管开口阻塞,由于患者不能耐受,未能取到病理标本.于2000年5月12日在全麻下行右侧开胸探查、肺上叶袖式切除、支气管成形、右肺动脉部分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右肺上叶后段,5cm×4cm大小,质地较硬,浸润中叶,与后外侧胸壁粘连,范围约5cm.水平裂叶间、胸膜顶、气管前后、隆突下肺、下肺韧带旁均可见肿大淋巴结,右肺动脉中间干被部分瘤体浸润,不能游离,距隆突1cm右主支气管至中间段支气管被肿瘤浸润.距隆突0.5cm切断右主支气管,将右肺中、下叶支气管提起,与隆突袖式吻合.用无创伤血管钳阻断右肺动脉后,切除部分肺动脉壁约0.8cm×0.5cm,无创伤线缝合肺动脉壁.清扫各组淋巴结.术后病人恢复顺利,切口一期愈合,不愿接受化、放疗,出院.  相似文献   
23.
1989~1996年,我科收治穿透性心脏损伤5例,均手术治愈。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均为男性,19~35岁。致伤原因:刀伤4例,锐器掷入伤1例。入院时休克3例,心脏压塞征4例,血压测不到2例,均行急诊手术。1.2 手术治疗 术中见3例左室损伤,1例左房损伤,1例流出道损伤。4例经急诊手术修补治愈;1例20d前锐器打入左胸,当时有短暂昏迷后清醒,大小便失禁,3d后寒战发热,双下肢浮肿,在外院开胸未找到异物,转我院。入院后即行心脏超声:发现左室异物伴血栓形成。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探查:自心尖切开左室壁,见血栓机化,锐器被血栓包裹,长1.2cm,宽0.6cm…  相似文献   
24.
乳糜胸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53年至96年12月共行食管贲门癌手术3195例。术后并发乳糜胸63例,其发生率为2.16%,国内统计发生率为0.4—2.6%。我们对这些乳糜胸病人分别进行了单纯胸穿术,胸导管结扎术及四环素疗法。下面对这三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 1 一般情况 63例病人中男性44例,女性19例,年  相似文献   
25.
心脏跳动下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5例报告100700北京北京军区总医院贾清仁卢宁成杞润赵向东张笑盟蔡国宁关键词心脏缺损,先天性;外科手术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41.11995年3月~1996年5月采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修补房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瓣狭窄成...  相似文献   
26.
病例1 男,12岁,诊断右室双出口。1996年2月20日体外循环下行右室双出口矫正术,14:00术毕返回ICU。16:00患者清醒,心率100~120次/分,律齐,桡动脉平均压无变化。20:15患者忽然抽搐,20:20心脏停搏。急行体外心脏按压,出现室颤,100瓦秒除颤,心脏复跳,心率200次/分,桡动  相似文献   
27.
非腐蚀性良性食管狭窄48例治疗体会姚建民贾清仁成杞润韩临春刘茂荣任林生薛文平北京军区总医院外三科北京市100700SubjectheadingsEsophagealstenosis/therapyEsophagealstenosis/surger...  相似文献   
28.
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致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林霉素是林可霉素7位羟基被氯离子取代的半合成衍生行,抗菌谱与林可霉素相似,对大多数敏感菌的抗菌作用比林可霉素强约4倍,尤其对厌氧菌的抗菌作用较突出,不良反应较林可霉素轻,与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无交叉过敏反应,可用于对青霉素过敏者[1],其主要在肝脏代谢,经胆汁和粪便排泄,约1/10以原形药物经尿排泄,因此较受临床医生欢迎,近年来用量显著增大,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大大增加。现将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致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报道如下。1病例例一,女,36岁,体重55 kg,因咽痛两天就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0·9 g 5%…  相似文献   
29.
东莞市147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东莞市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和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以达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6年1月~11月我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站收到的1471例ADR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最多为57.12%,中药及中成药次之为11.31%;静脉给药引起的ADR占74.62%。结论应全方位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加快药品不良反应的信息传递,以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0.
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29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开展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和监测工作是药物警戒的重要任务之一。ADR报告和监测是药品上市后进行长期安全性监测的主要和有效手段,是发现新的(非预期)、严重的ADR的最主要方法。本文通过对东莞市2006年292例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