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在生产规模条件下,对悬浮和单层吸附方法应用于H2株甲肝减毒活疫苗生产进行了5年产量质量及人体免疫效果的比较。方法 采用悬浮吸附方法和单层吸附方法并进行比较。结果 悬浮吸附方法HAV增殖高峰比单层吸附方法提前4天,抗原滴度高一个稀释度,病毒繁殖全程细胞质量优于单层吸附方法,整个生产周期可缩短9天。历年大规模对比生产和人体免疫效果观察结果表明:悬浮吸附方法生产甲肝疫苗滴度略高于单层吸附方法,两生产的疫苗在人体免疫效果方面无显差异。结论 悬浮吸附方法更适宜H2株甲肝减毒活疫苗工业化、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22.
用核酸序列分析鉴别甲肝病毒疫苗株与野毒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别在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后23天发生的一例甲型肝炎,其病原体是疫苗株还是野毒株。方法用细胞培养、IEM等确认病原体,接种普通狨猴检定病毒毒力,测定核苷酸序列分析病毒基因型。结果甲型肝炎的确诊依据有:抗IgM(+),双份血清HAV总抗体效价16倍增长以及粪便排出HAV(郑株)。该粪便悬液攻击普通狨猴后,肝脏呈现持续性组织病理改变,证明郑株是强毒HAV。郑株的3个片段共1377个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与1988年上海甲肝流行株合-52的同源性高达(98.30~99.40)%,判定为IA基因亚型,与H2株疫苗病毒的基因亚型不同。结论该例甲型肝炎是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中交叉感染野毒株引发的偶合病例,与疫苗接种无关  相似文献   
23.
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普通狨猴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使用HAV疫苗株和野毒株感染普通狨猴后引起的病理变化,并对病变作分级描述。结果显示,疫苗株感染的狨猴未见异常,而野毒株致全部动物肝脏出现甲肝病变  相似文献   
24.
本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脊髓灰质炎被认为是一种十分可怕、无法控制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播之广泛、危害之严重,在各种传染病中名列前茅。自从1954年 Salk 灭活疫苗及 Sabin 减毒活疫苗相继使用后,特别是后者在全世界的大规模人群免疫,使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有了大幅度下降,有些国家已经多年没有病例。为此,有些  相似文献   
25.
从我国流行的Ⅰ型脊髓灰质炎野毒株中选育出一株减毒变异株——中19株。该毒株体外遗传特征均属阴性;对恒河猴嗜神经毒力低;试管连续传代后遗传学性质稳定;型内抗原性与Sabin LSc,2ab株呈异源关系。该毒株制备的疫苗完全符合我国有关活疫苗检定规程的要求,作者认为可为生产Ⅰ型脊健灰质炎活疫苗提供新的毒种。  相似文献   
26.
183,609名儿童服中I_9株活疫苗未见不良反应及与疫苗有关的病例。283名服苗者中和抗体四倍增长率为82%,显著高于LSc,2ab株,阳转率为84.6%。抗体几何平均滴度服苗后较服苗前增长25.9倍。318名服苗儿童总排毒率为73.3%,易感儿童则85.4%,亦显著高于LSc,2ab株。中I_9株经人肠道传代后的子代病毒部分有返祖现象,与平行对照LSc,2ab株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介绍了无血清培养基的成份及各成分的作用,阐述了无血清培养基用于杂交瘤细胞培养的优越性及存在问题,指明了无血清培养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8.
自1979年Provost等首先报告以狨猴肝组织及恒河猴胚肾(FRhK6)细胞在体外培养甲型肝炎病毒(HAV)成功以来,相继报道HAV亦可增殖于多种细胞培养系统。尽管HAV增殖周期长、产量低,但在体外持续稳定地获取适量病毒已不困难,甲型肝炎疫苗的研究也因此而获重大进展。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在动物试验中已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人体试验也初步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并开始了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本文就甲型肝炎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