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我院自1986—06~1998—06共收治9例穿透性胸膜联合伤,处理上较困难,故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2.
我院1987年至今整复单侧完全性唇裂80例,其中1987年至1993年,40例单侧完全性唇裂经三角瓣法整复后的调查,发现大多数患者不同程度地出现患侧鼻翼低平、患侧上唇的厚度及唇高不足,做表情运动时,双上唇不协调。而1993年至今采用改进的旋转推进瓣法修复上旋转下三角瓣功能性整复单侧完全性唇裂4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一、手术方法1.定点(图1):在健侧唇峰处定点1,人中切迹处定点2,在健侧裂隙的唇缘定点3,使23等于12。在患侧唇红缘定点4,使4至患侧口角的距离等于1至健侧口角的距离。在健侧鼻底线中点定a点,在鼻小柱根部的健侧定点8。在患侧上唇…  相似文献   
63.
64.
镁离子(Mg2+)是哺乳动物中含量最丰富的二价阳离子,它作为ATP、多聚磷酸盐(如DNA和RNA)和多种代谢酶的辅因子,是生命过程所必需的;然而它是否像Ca2+一样作为第二信使参与胞内信号转导,目前仍不清楚。Li等在一组特发性CD4  相似文献   
65.
袁崇均  王笳  陈帅  罗森  徐学民 《中国药房》2008,19(33):2594-2596
目的:建立射干苷标准品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依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有关规定,对射干苷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3批射干苷标准品的比旋度为—28°~—30°([α]2D5,c0.11,吡啶),百分吸收系数(E11%cm)为790~830,熔点为252~254℃,灰分<0.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射干苷含量>99.5%。结论: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物质的相关规定,所建标准可用于射干苷标准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6.
大孔树脂对槐角总黄酮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崇均  王笳  陈帅  罗森  吴燕 《四川中医》2008,26(2):40-42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槐角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参数,使分离工艺达到最优化.方法:以槐角总黄酮的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筛选大孔吸附树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槐角总黄酮含量对所筛选树脂分离纯化槐角总黄酮工艺进行评价.结果:D101型大孔树脂对槐角总黄酮的吸附性能和解吸性能较好,静态饱和吸附量为67.78mg·g-1,解吸率为97.58%;其吸附纯化条件为槐角提取物上样浓度为5.0mg·g-1,吸附流速为2.0BV·h-1(树脂床体积),以70%乙醇作为洗脱剂进行洗脱效果最佳.经D101树脂纯化后槐角总黄酮的含量为67.3%.结论:该法简单可行,分离效果好,能满足于大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7.
应用中药消痈膏治疗痈,乳痈,小面积Ⅱ°烧伤、烫伤800例。结果治愈798例,治愈率为99.75%,本药的作用机理是清热解毒,活血消肿、行气止痛。其优点是疗效高,疗程短,使用方便,药源丰富,价廉,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川射干黄酮胶囊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等色谱手段进行化学成分分离,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川射干黄酮胶囊中分离、鉴定了出11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射干苷、射干苷元、野鸢尾苷、二甲基射干苷元、染料木素、软脂酸、十四酸、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胡萝卜苷、β-谷甾醇、白藜芦醇。结论:所有分离出的化合物为川射干黄酮胶囊的药理作用阐明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9.
乳腺癌患绝大多数因发现乳腺肿物就诊。通过查体临床医生对大多数乳腺有明确肿物的患作出良、恶性判断并不困难,但对某些乳腺内不能触及明确肿块的乳腺癌患往往容易漏诊。其中浸润性导管癌很容易被漏诊,其临床特点为乳腺体征不明显,X线阳性率低,术中冰冻和针吸细胞学检查假阴性率高,肿瘤常为多中心灶。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乙肝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及早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2月至2017年8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感染科收治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或早期患者65例,根据治疗期间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而分为治疗组(30例使用激素)及对照组(35例不使用激素)。所有患者均使用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抗病毒、常规护肝药物及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mg/d静脉滴注或地塞米松针剂5mg/d灌肠治疗,使用时间为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周生存率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激素使用1周时,患者血清TBil显著下降(由201.5±87.3μmol/L下降至135.4±58.9μmol/L),PTA迅速回升[由(42.8±12.2)%回升至(64.0±17.1)%]。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生化指标的改善比例和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感染及肝性脑病的发生率降低,且不影响患者病毒学应答。值得注意的是,激素治疗显著降低肝衰竭前期患者进展为肝衰竭的发生率(7.7%VS73.3%;P0.01);而且,治疗组患者4周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7%vs 77.1%;P0.05)。治疗期间,患者未出现明显糖皮质激素使用后的不良反应。结论: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及早期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干预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