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目的分析内镜下经蝶窦入路鞍区肿瘤切除术中出现脑脊液漏的影响因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246例经蝶窦手术过程中出现的脑脊液漏病例,分析出现脑脊液漏的原因,与肿瘤大小、性质、位置和类型的关系。结果内镜下经蝶窦入路鞍区肿瘤切除术中共出现脑脊液漏42例,经术中积极处理取得满意效果,除1例死亡外其余未出现脑脊液鼻漏。结论经蝶窦入路鞍区肿瘤切除术中脑脊液漏发生与术者操作,肿瘤大小、性质、位置和类型关系密切。术中采用自身组织填塞辅以人工材料,术后卧床,必要时采用腰穿蛛网膜下腔置管引流脑脊液能有效防止术后脑脊液鼻漏。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胆总管一期缝合的疗效及临床适用人群.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40例行一期胆总管缝合术,40例患者行T管引流术.观察术后胆汁漏、胆管狭窄、胆管残余结石等指标.结果 胆汁漏及胆总管残余结石二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组均无胆管狭窄发生;住院时间胆总管一期缝合组较胆总管T管引流组明显缩短;住院费用胆总管一期缝合组较胆总管T管引流组明显减少.结论 胆总管直径大于1.8cm者进行胆总管一期缝合的疗效与T管引流术无差异,并可以有效降低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人脊髓内胚胎血管发育的形成方式。方法:合法获取胎龄35 d~43 d的人胚胎,采用HE、Nissl染色观察脊髓内血管形成方式和过程。结果:胚胎35 d时,脊髓周围的间充质内已出现了毛细血管网,形成髓周动脉冠,脊髓实质内还没有血管生成。胚胎43 d时,脊髓实质内以成血管生成方式形成血管索与表面的毛细血管垂直向脊髓内发出分支进行对接并在髓内发出分支,构成毛细血管网。结论:人胚胎脊髓内血管生成可能主要以成血管生成的方式形成实质内血管索,与髓周血管进行对接形成髓内毛细血管网。与胚胎脑的血管生成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64.
血管成形术是一种介入治疗方法。医生用一个导管经外周的动脉,例如桡动脉,到达心脏的冠状动脉,将冠脉狭窄的部位扩张。再植入一个裸支架或者药物支架保持血管通畅。而搭桥手术则显得工程浩大。它是一项开胸手术。医生将从患者身体采集静脉血管,然后将血管嫁接到狭窄的冠状动脉上,使之形成一个通畅的血液旁路以缓解血液供应的紧缺。血管成型术和心脏搭桥手术可以说是棋逢对手。有人看中介入治疗的微创性,也有人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脊髓髓内肿瘤的方法、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36例脊髓髓内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肿瘤部位、病理类型、手术切除程度、手术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进行长期随访。结果:室管膜瘤的全切除率为87.5%,近全切除及大部切除率12.5%;星形细胞瘤的全切除率为33.3%.近全切除及大部切除率33.3%,部分切除及椎管减压者33.3%;海绵状血管瘤的全切除率为100%;表皮样囊肿的全切除率为60%,近全切除及大部切除率40%;其他肿瘤的全切除率为100%。33例(91.7%)病人获得2个月~11年随访,其中25例存活,8例死亡。结论:决定脊髓髓内肿瘤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是肿瘤病理特点.早期手术预后较好.应力争在脊髓功能未出现严重损害前手术.以取得较好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成人脑棘球蚴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0—2012年诊疗的成人颅内棘球蚴病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传染源接触史、人口学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模式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72例患者全部为成人,其中细粒棘球蚴病64例,多房棘球蚴病8例。68例患者行手术+阿苯达唑治疗,4例行单纯阿苯达唑治疗。9例术中破裂(12.5%),7例(9.7%)复发,2例(2.8%)死亡。9例(12.5%)术后留有永久性功能损害。结论手术仍然是成人脑棘球蚴病的首选治疗方式,术中破溃的患者或不能手术的患者,药物治疗也是有效的。尽管随着影像技术、手术技术、新型药物的进展,成人脑棘球蚴病的有效率大大提高,较高的复发率和致残率仍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7.
目的评价开展"儿童哮喘健康之家"健康教育活动对学龄期哮喘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6例学龄期哮喘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延迟干预组)各33例,干预组患儿于2011.3.12-2011.6.12参加为期3个月的"儿童哮喘健康之家"健康教育活动,对照组患儿延迟到3个月后参加。采用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和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测定患儿的肺功能;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PHCSS)测评患儿自我概念水平;儿科哮喘生存质量调查问卷(PAQLQ)测评患儿生存质量。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组内和组间各数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3个月后干预组患儿的FEV1和PEF值有所提高(P<0.05),患儿的肺功能得到改善;干预前后,干预组患儿PHCSS得分和PAQLQ得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患儿得分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干预组患儿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得分(P<0.01),干预组患儿的自我概念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优于对照组患儿。结论 "儿童哮喘健康之家"健康教育活动适合学龄期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有利于改善患儿的肺功能状态,提高自我概念水平和生活质量,更好地控制哮喘发作,利于患儿的成长和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中鞍膈下降形态与肿瘤残余、尿崩症及术中脑脊液漏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科80例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术中肿瘤切除后鞍膈下降形态分为4型:A型:鞍膈以垂体柄为中心对称性降至鞍区;B型:鞍膈非对称性降至鞍区,垂体柄偏向一侧;C型:鞍膈对称性下降,垂体柄移至鞍背;D型:鞍膈未或仅有轻微下降,垂体柄位置模糊不清。结果 A、B、C、D四型鞍膈的肿瘤残余率、尿崩症发生率及脑脊液漏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1.069,P=0.011;χ2=11.483,P=0.009;χ2=8.890,P=0.031)。肿瘤残余多见于B、D型鞍膈,肿瘤残余发生率与A、C型鞍膈有统计学差异(Z=-2.409,P=0.016;Z=-2.062,P=0.039;Z=-2.477,P=0.013;Z=-2.245,P=0.025),但B型与D型肿瘤残余率无统计学差异(Z=-0.791,P=0.429)。尿崩症、术中脑脊液漏多见于A、C型鞍膈,发生率与B、D型鞍膈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A型与C型尿崩症、脑脊液漏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Z=-0.195, P=0.846;Z=-0.362,P=0.717)。结论鞍膈下降形态可以作为肿瘤残余、尿崩症及术中脑脊液漏的一个解剖参考。  相似文献   
69.
如意金黄膏外敷治疗Ⅰ,Ⅱ期褥疮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如意金黄膏治疗Ⅰ,Ⅱ期褥疮38例,与碘伏液对照观察,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认为如意金黄膏治疗Ⅰ,Ⅱ期褥疮疗效可靠,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0.
20 0 3- 0 5 - 31璧城镇某酒家接办生日酒席后发生食物中毒。经卫生学 ,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确认该起食物中毒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表现5月 31日该酒家接办生日酒席 ,菜谱中有水煮海虾、凉拌海菜 ;中午 190人进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