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1.
目前认为 ,内膜增生并不局限于粥样斑块部位 ,而突出表现在正常血管段 ,它是对球囊扩张或成形术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1 ] ,即环向过度牵张对内皮细胞 (EC)的作用。因此 ,本研究通过一种模拟血管持续过度扩张的体外细胞模型 ,对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 ,以及其与中性粒细胞的粘附性进行了研究 ,旨在探讨在过度环向牵张条件下 ,上述病变发生的分子机制。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成年SD大鼠 1只 (雄性 ,体重 30 0 g左右 )由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动物实验研究中心提供。出生婴儿脐静脉由上海长海医院妇产科提供。ParafilmTM 为美国N…  相似文献   
12.
小红参醌对低温储存皮肤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红参醌作为抗冻剂添加剂,在皮肤的低温储存中对皮肤活力折影响。方法:皮肤的低温储存采用速冻玻璃化法和慢地,将小红参醌分别按照0.5μg/ml和1μg/ml的浓度加入抗冻液中,每种方法分为常规组、0.5μg/ml小红参醌组和1μg/ml小红参醌组。利用三个实验组分别对小块离体豚鼠皮和异体尸体皮进行处理,然后在液氮温度下进行深低温储存。对储存后皮肤分别进行氧耗量、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测定,并计算平均活力。结果:对于豚鼠皮和异体尸体皮,无论速冻法和慢冻法两种浓度的小红参醌对低温储存后皮片的活力均未发现有明显的提高。除大块异体皮慢冻组琥珀酸脱氢酶,小块异体皮慢冻组耗氧量之间尚有差异以外,其他组别氧耗量、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测定值以及平均活力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抗氧化剂小红参醌在皮肤的低温储存中对皮肤的活力没有影  相似文献   
13.
致力于烧伤研究的医生们一直试图对烧伤创面的深度进行准确地分类和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和方法:为进一步阐明肿瘤血路转移的分子机制,采用活性染料玫瑰红摄入法,研究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与激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粘附性以及抗粘附分子E-选择素及其配体sLe^x单抗对HO-8910细胞与激活的HUVECs粘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和维甲酸(RA)对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功能和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ICAM-1和E-选择素(EL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作者创建的无创性分离法分离培养PMVEC;将PAF和RA分别加入培养有PMVEC的96孔板中,观察二者对PMN-PMVEC粘附的影响;ELISA法测定PMVEC上ELAM-1和ICAM-1的表达;测定PAF和RA对PMN的趋化性、聚集和酸性磷酸酶的释放的影响。结果:(l)PMVEC用PAF处理3.5h后,它与PMN的粘附率从57.3%增加到72.8%(P<0.01)。而用PAF处理PMN同样可增加PMN-PMVEC的粘附率。(2)RA可阻断未刺激PMN与PAF刺激的PMVEC之间的粘附,但对PAF刺激的PMN与未刺激的PMVEC之间的粘附却无作用。(3)PAF可增加PMVEC上ICAM-l和ELAM-l的表达、增加酵母多糖激活血清和组胺对PMN的趋化性、增加PMN的聚集和PMN酸性磷酸酶的释放。(4)RA则可抑制PAF诱导的PMN聚集、酸性磷酸酶的释放及PMN对酵母多糖刺激血清和组胺的趋化性,而ICAM-1和ELAM-1的表达却未改变  相似文献   
16.
观察哮喘豚鼠模型哮酸细胞和淋巴细胞与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率,探讨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在豚鼠模型血清孵育下的功能变化及淡症细胞与其粘附的分子基础,设豚鼠哮喘模型及对照组观察分 离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哮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率,RT-PCR法测定内皮细胞VCAM-1及eotaxin mRNA的表达强度,EMSA法测定NF-κB的AP-1的DNA结合活性,与组血清孵育相比,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在模型组血清刺激下;(1)与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及仅与模型组哮酸细胞的粘附率显著升高(P<0.01);(2)VCAM-1和eotaxin mRNA表达量显著增多(P<0.01或P<0.05),NF-κB和AP-1的DNA结合活性也显著升高(P<0.01),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可被哮喘模型血清激活,使粘附分子,趋化因子及核转录因子的合成和分泌显著增多,从而显著提高其与炎症细胞的粘附率,哮酸细胞的粘附需其自身及内皮细胞两者激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及NF-κB的和AP-1的DNA结合活性增高在哮喘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致力于烧伤研究的医生们一直试图对烧伤创面的深度进行准确地分类和诊断。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陆续出现了多种诊断技术和方法用于烧伤深度的诊断,但由于各种诊断技术的局限性和医院的条件所限,目前这些技术在临床上并未得到全面的推广。大多数医生仍偏好于采用临床判断而不辅助以仪器,特别是出现了采用切削痂和植皮手术处理深度创面的外科治疗手段后,对于更准确判断深度创面的需求似乎显得不太迫切,仪器的辅助诊断反而更加不吸引医生,尽管各种诊断技术在某些方面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和总结1987年以来速冻玻璃化储存皮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收集我科1987年至1999年使用速冻玻璃化储存的异体皮救治烧伤病人和我科皮库储存异体皮国内使用情况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使用速冻玻璃化异体皮的烧伤病人平均烧伤面积为55.4%,其中平均Ⅲ°面积为30.9%,应用异体皮面积为3466~10208 cm2.采用速冻玻璃化保存的皮肤复温后其活力可达到新鲜皮肤的70%左右,该法保存的皮肤质地柔软、转红快、成活率高、存活期长,最长可在病人创面上成活2个月左右.术后异体皮成活率为95%.从1987年至1999年底我科皮库供全国各地18个省和3个自治区的48个市,8个县的108家各级医院冷冻异体皮使用,包括我科使用皮肤面积共达3,604,260 cm2.结论采用速冻玻璃化储存的异体皮覆盖创面,仍是目前最有效、最方便、经济实惠的方法,使用异体皮进行烧伤的救治已经成为国内大多数医院普遍使用的一项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CiteSpace软件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相关研究科学知识图谱进行分析。方法 检索2000年1月1日—2022年9月4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关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的文献,采用CiteSpace 5.7. R2软件,分别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的知识图谱,对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时间区域统计分析,并绘制图谱。结果 共纳入Web of Science核心文献928篇。国外核心学者主要有EMMANUEL A、KLAUS KROGH、K KROGH,国外核心机构为Aarhus Univ Hosp、Univ Michigan、Univ British Columbia、Univ Coll London Hosp。高频次关键词主要有脊髓损伤、便秘、管理、功能障碍、生活质量、大便失禁、神经源性肠道、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及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结论 国外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相关研究开展较早且相对成熟,国内该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建议国内加强相关研究。本文梳理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及趋势,对今后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钙离子拮抗剂地尔硫 和β-激动剂多巴酚丁胺对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AEC)培养采用陈思锋的无创性分离法分离培养;将AEC培养在混合纤维素酯微孔滤膜上,培养8d后进行通透性测定。长有AEC的滤膜分别用卡托普利、地尔硫 和多巴酚丁胺处理4h,置于灌注装置上,用含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白蛋白的高脂血灌注,测定收集液的量和白蛋白浓度,同时采用酶联法测定滤出液的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和B(aPA、aPB)浓度。结果:三种药物均可降低AEC对水、Tch、TG、aPA和aPB的通透性,其中多巴酚丁胺作用最为显著。而对白蛋白清除率除地尔硫 作用较显著外,其他两药均无明显作用。结论:卡托普利、地尔硫 和多巴酚丁胺可减少脂类和载脂蛋白渗入血管内皮下,从而预防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