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40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郭鹏  葛林阜  黄宁  方圆 《山东医药》2004,44(34):34-34
常规治疗后失败或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治疗是临床一大难题。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采用米妥葸醌(MIT),威猛(VM-26)联合顺铂(DD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NHL2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刘晓璇  方圆  王瑞 《口腔医学》2021,41(8):673-677
摘要:目的:研究氟化钠(Sodium fluoride,NAF)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gallate,EGCG)联合应用对变异链球菌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分别测量NAF与EGCG对变异链球菌的最小细菌抑制浓度MIC值,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测量NAF与EGCG联合作用于变异链球菌的MIC值,并计算FIC指数。结果:NAF单独作用于变异链球菌MIC值为100ppm, EGCG单独作用于变异链球菌的MIC值为500ppm,NAF与EGCG联合应用时MIC值分别为25ppm和62.5ppm,FIC指数为 0.375,FIC指数小于0.5。结论:NAF与EGCG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抑制变异链球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治疗胰颈部断裂伤可早期通过内镜放置胰管支架引流,若出现腹痛加重应手术治疗;若术前循环系统不稳,遵循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填塞、暂时关闭腹腔后二期手术;若合并胰体尾严重挫伤,行胰体尾切除及断端修补术;若十二指肠完好,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若十二指肠有损伤,行十二指肠修补、远端胰腺空肠吻合、胰管结扎、断面褥式缝合术;若胰头十二指肠严重受损,同样遵循损伤控制原则。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胰瘘、假性囊肿,预防关键在于彻底止血、充分引流;若假性囊肿直径<5 cm可保守治疗,若急剧增大可选择超声或CT引导下置管引流或囊肿形成6~8周后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 HBV 基因型的构成状况及 HBV P 区基因变异的特点。方法对2010年8月~2011年10月送检的740份 HBV 感染者血清,采用 ABI 基因测序仪检测 HBV 耐药位点和基因型,应用 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740例 HBV 感染者中,检出 HBV B 基因型40例(5.41%),C 基因型695例(93.92%),D 基因型5例(0.68%);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耐药明确相关的位点突变377例(50.95%),其中195例(51.72%)患者既往有明确的应用核苷(酸)类似物(NA)史,在这195例发生耐药的患者中,B基因型12例,C 基因型183例,两基因型间耐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他们中包括 CHB 患者118例,肝硬化患者77例,主要耐药变异模式为 M204V+L180M、M204I、M204I+L180M 和 A181V,两组间 ALT、HBV DNA 载量和主要耐药变异模式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HBV DNA 载量是影响 NA 耐药的相关因素(x2=0.496,P〈0.001),但耐药与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CHB 或肝硬化)和 ALT 水平无显著性相关;此外,本文还检出多处未知变异位点,如 rt64、rt126、rt178和 rt129等。结论核苷(酸)类似物的使用将伴随病毒变异的发生,其耐药基因变异位点具有一定的特点及规律性,动态监测 HBV DNA 载量对早期发现耐药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时间域最大强度投影(time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t-MIP)用于定量评估干细胞移植治疗前后严重下肢缺血患者的小腿血流状态的可行性和可重复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了16例拟行单腿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严重下肢缺血患者,行术前单时相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single phase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sCTA)、术前术后两次320排容积CT灌注(CT perfusion,CTP)扫描、踝肱指数(ankle-branchial index,ABI)测量及Wong-Baker FACES疼痛评分。t-MIP图像与sCTA图像上显示的血管质量差异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分析。两名观察者分别独立测定术前、术后小腿的血管容积,应用组间一致性(intra-class correlation,ICC)分析两者的测定一致性,配对t检验用于检验干细胞移植治疗前后患者小腿的血流状态变化,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小腿CT血管容积和ABI的相关性。结果 共评价16条小腿。t-MIP图像显示小腿血管的质量明显优于sCTA图像,包括血管CT值、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P<0.001)及主观评分(P<0.05);sCTA图像和t-MIP图像分别显示小腿侧支血管23支及45支,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管容积较术前增加(P<0.05),观察者间对术前、术后血管容积评估的一致性好,ICC值分别为0.897和0.906。术后ABI较术前增加(P<0.05),但术前、术后Wong-Baker FACES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腿CT血管容积与ABI之间未发现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t-MIP可以提升容积CT图像对血管的显示质量,通过计算小腿血管容积可以定量评估干细胞移植治疗前后严重下肢缺血患者的小腿血流状态。  相似文献   
16.
布鲁杆菌(Brucella)是一类革兰阴性短小杆菌,易感染牛、羊、猪等家畜,常引起母畜传染性流产,人类与病畜接触或食用病畜肉、乳及乳制品后,也可引起感染,表现为反复波浪式热型,逐渐转为慢性,从而引起关节和神经系统症状,称此病为布鲁杆菌病(Brucellosis)。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六价铬对人B淋巴母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5μM的重铬酸钾对人B淋巴母细胞进行染毒,24 h后去毒,将细胞置新鲜培养基继续孵育;对照组采用PBS处理。收集24 h、3 d和7 d三个时间点细胞,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周期及相关基因m RNA表达。结果暴露组细胞染毒24 h和去毒后3 d时G0/G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70.33±2.03)%和(52.97±1.26)%,分别高于对照组的(46.90±2.65)%和(46.87±1.85)%(均P0.01),去毒后7 d时两组G0/G1期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24 h后,支链氨基酸转氨酶1(BCAT1)、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因子1A(CDKN1A)及染色质许可和DNA复制因子1(CDT1)三个基因的m RNA表达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去毒后3 d均低于对照组(P0.01),去毒后7 d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价铬可通过调控BCAT1、CDKN1A和CDT1基因的表达影响细胞周期进程。  相似文献   
18.
24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血液治疗组(ILIB组)和传统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传统治疗方法为基础,ILIB组则加用ILIB疗法治疗2~3个疗程。结果显示ILIB组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7.46%、90.48%和49.60%、78.87%,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其中168例患者又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 结果发现ILIB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改变显著,而对照组中仅全血比粘度、血沉改变显著;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除红细胞压积外,均有显著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难治性血液病后患者的常见死亡原因。方法 对我院采用HSCT治疗的11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移植后共死亡33例(28.2%),分别死于未成功植入2例,宿主排斥移植物反应(HGV)1例,肺部感染6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2例,复发22例。自体移植复发率为33.3%,明显高于异体移植的7.0%(P〈0.01)。结论 肿瘤复发和感染是HSCT后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异基因HSCT。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加强监管医院重点监控的药品,在新医改形势下降低药品费用,提升临床用药管理水平。方法:通过制定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目录、药师监控全方位覆盖、结合医保每日点评、三级培训、厂家约谈、停药公示、目录优化调整、信息化管控、绩效考核等措施建立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长效管理体系,并对我院建立重点监控药品监管前(2017年5月)与监管后(2018年5月)药占比、重点监控药品占比、基本药物使用比例、重点监控药品不合理用药比例、销售金额前10位药品排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监管前比较,监管后我院药占比从45.52%降至32.46%,降幅为28.69%;重点监控药品占比的降幅为37.03%,不合理用药比例的降幅为41.3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降幅为11.6%;基本药物使用比例的增幅为6.64%;人均住院用药品种数量从8.17种降至6.96种,降幅为14.81%;销售金额前10位药品中出现了临床治疗指南推荐的治疗用药。结论:医院应结合院内用药特点、当地重点监控药品监管办法及医保政策从停药、针对性的医师处方权限制、信息化监管、重点监控药品目录调整、合理用药点评及培训等环节进行相应监管,从而促进重点监控药品的监控管理,降低药占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