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6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351篇
医药卫生   9130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451篇
  2011年   454篇
  2010年   465篇
  2009年   527篇
  2008年   491篇
  2007年   430篇
  2006年   453篇
  2005年   442篇
  2004年   413篇
  2003年   341篇
  2002年   328篇
  2001年   320篇
  2000年   280篇
  1999年   230篇
  1998年   206篇
  1997年   165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70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11篇
  1960年   6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脊髓损伤对大鼠松质骨BMP、TNF-α及IL-6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对局部骨组织中BMP、IL -6、TNF -α表达变化的影响并讨论其在骨代谢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横断大鼠胸髓建立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 ,对脊髓损伤后 1、6周时股骨近段松质骨中BMP ,IL -6,TNF -α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表达变化进行评定。结果 :脊髓损伤后 1周时TNF α阳性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6周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BMP表达在 1周时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6周时表达增强显著 (P <0 .0 5 ) ,IL -6表达在伤后 1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伤后 6周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TNF -α早期增加 ,BMP和IL -6在晚期增加。BMP、IL -6、TNF -α是影响脊髓损伤后骨代谢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2.
103.
①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条件下低温室颤技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②方法14只健康成年犬随机分为两组,低温停跳组(n=7)与低温室颤组(n=7),分别检测两组手术前、手术1、2小时和复跳后1小时4个时间点血内皮素(ET)的水平。③结果室颤组ET水平明显低于停跳组。④结论通过内皮素水平的变化,说明体外循环条件下低温室颤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心肌保护方式,优于传统低温停跳技术。  相似文献   
104.
汪国华  张文惠 《中成药》1994,16(3):10-10
将九一丹制成吸收性药捻,建立了质量检查方法,并测定其红粉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5.
老年性黄斑变性病变分期的中医辨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中医辨证角度对不同阶段的老年性黄斑变性(AMD)进行证型分析,以探讨AMD各期病理变化的中医辨证规律,结果显示,早期AMD以虚证表现为主,中后期则以实证表现为主,且伴有较明显的外显证候。中后期出现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及出血以实证为多。提示在AMD的中医治疗上,早期应以健脾益气为主,兼以补益肝肾,对中后期则应在扶正的基础上,兼以疏肝理气、清热化痰、行气通络或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106.
研究了卡尔曼滤波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新诺明片和增效联磺片中各组分的实验条件,结果复方新诺明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0.2%(SMZ)和100.4±0.5%(TMP);增效联磺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0.7%(SMZ)、100.8±0.6%(SD)和99.2±0.6%(TMP)。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纳米磷酸钙/氧化锆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体内降解特性,为进一步构建组织工程化纳米人工骨提供研究依据。方法制作兔股部肌袋,将灭菌的纳米磷酸钙/氧化锆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植入肌袋内,在植入4周、8周、12周、16周时取材通过大体、组织学、扫描电镜观察材料降解情况,同时将材料取出后煅烧,测量残余无机物含量,判断降解的量,同时进行X线衍射实验,测量残余材料的组成。结果材料植入8周内降解较慢,生物力学强度减低不明显,12周时降解加速,材料强度明显减低,16周时新骨形成明显,降解残余材料分布于新形成的骨组织内部,X线衍射发现12周时材料内有羟基磷灰石成分出现,提示有新骨形成,16周时羟基磷灰石成分明显增多。结论纳米磷酸钙/氧化锆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有较好的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具有诱导成骨作用,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肠功能紊乱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50例肝硬化合并肠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贝飞达、双迪28d,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主要的肝功能指标。结果对照组肠道功能改善总有效率70%,治疗组总有效率9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肝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ALT、T-BiL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肠功能紊乱的患者给予微生态制剂、肠动力药及心理干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降低肝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996年9月~2005年9月间收治69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外固定架组(31例)在术中应用外固定架进行辅助显露复位或辅助固定,对照组(38例)未用该方法。骨折分型采用Sanders关节内骨折的CT分型,其中Ⅱ型骨折19例(外固定架组9例,对照组10例),Ⅲ型骨折29例(外固定架组12例,对照组17例),Ⅳ型骨折21例(外固定架组10例,对照组11例)。功能结果采用Maryland评分标准评定。结果平均随访时间61个月(16~102个月)。Maryland评分结果:Ⅱ型骨折得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0);Ⅲ型骨折得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Ⅳ型骨折得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外固定架组临床评分总体优于对照组(P=0.015)。并发症包括皮肤坏死、感染、创伤性关节炎等。外固定架组皮肤坏死及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028)。结论外固定架辅助显露可降低皮肤坏死并发症,辅助韧带整复作用以及微创固定方式可提高Ⅲ型和Ⅳ型骨折复位质量而减少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有利于足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0.
2002年3月至2008年8月,我科对22例有移位的髋臼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