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7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分析短暂性全面遗忘症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对12例经过临床确诊的短暂性全面遗忘症病例,从临床表现、EEG结果、影像学检查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短暂性全面遗忘症多为急性起病的顺行性遗忘,症状多在24 h内缓解,EEG结果未发现异常。1例患者头颅MRI检查可见双侧海马区异常信号。1例患者临床发作两次,预后好。结论短暂性全面遗忘症发病机制不明,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可用来鉴别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接受开颅术后早期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与患者脑脊液及外周血CRP和D-二聚体(D-dimer,D-D)的相关性,为判断重度颅脑损伤病情发展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37例重度颅脑损伤、接受开颅术患者,均于术后留置颅内测压导管,持续监测ICP。术后3 d内,每12 h采集患者脑脊液及外周血标本,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和D-D水平,并统计对应时点ICP指标。结果:37例患者共获得6组、222份数据,其中105份ICP20 mmHg,117份ICP≤20 mmHg。ICP20 mmHg时患者血清CRP、血清D-D、脑脊液CRP、脑脊液D-D水平均明显高于ICP≤20mmHg时的水平(P0.05)。血清CRP、血清D-D、脑脊液CRP、脑脊液D-D与ICP均呈明显正相关(ρ=0.742,0.884,0.805,0.886;均P0.001)。血清CRP、血清D-D、脑脊液CRP、脑脊液D-D对诊断ICP20 mmHg均有较可靠的价值,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4,0.943,0.870,0.951。脑脊液D-D是ICP20 mmHg的独立影响因素(OR=4.115,P=0.001)。结论:重度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患者早期ICP与脑脊液及外周血CRP,D-D均呈明显的正相关,且与脑脊液D-D的关系最密切。联合检测脑脊液及外周血CRP及D-D有助于反映患者ICP变化情况,从而对患者术后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质子磁共振波谱对线粒体脑肌病的诊断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在线粒体脑肌病中的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2例临床诊断为线粒体脑肌病的患者行常规磁共振及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分析其谱线特点.结果 2例患者行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均有明显的乳酸峰出现,1例在常规磁共振成像上显示正常的区域也有小的乳酸峰.结论 质子磁共振波谱可以早期反映线粒体脑肌病的异常代谢,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4.
我国危险废物固化处理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水泥固化、石灰固化、沥青固化、药剂稳定化技术,阐述了我国危险废物固化技术现状,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评估骶神经调节术(sacral neuromodulation, SNM)治疗膀胱逼尿肌无力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采用SNM治疗的6例膀胱逼尿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6~65岁,平均58岁,男性3例,女性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尿动力学检查明确膀胱逼尿肌无力的诊断,膀胱镜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膀胱出口梗阻。患者术前均留置膀胱造瘘管,24 h平均排尿次数为23.8次(18~33次),平均每次尿量为34.2 mL (10~50 mL),平均每次残余尿量为421.7 mL(350~520 mL)。比较手术前后患者24 h的排尿次数、平均每次尿量以及残余尿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6例患者均接受Ⅰ期SNM治疗,Ⅰ期手术时间平均为90 min (62~135 min),Ⅰ期电极植入后测试时间平均为2周(1~3周)。有4例患者转为Ⅱ期手术,转换率为66.7% (4/6)。Ⅰ期电极植入后,6例患者的24 h平均排尿次数为13.5次(9~18次),平均每次尿量为192.5 mL (150~255 mL),平均每次残余尿量为97.5 mL (60~145 mL),与Ⅰ期电极植入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Ⅱ期术后患者随访10~15个月,平均11.3个月,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血肿、电极排异反应、电极移位等严重不良反应。截至随访结束,4例行Ⅱ期手术的患者中有1例需要行间歇导尿治疗,每日间歇导尿1次,其余3例无需间歇导尿。结论: SNM可显著改善膀胱逼尿肌无力患者的排尿症状,减少残余尿量,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6.
本文报告的11例巨大肾积水病人均来自住院患者,年龄17~64岁,男7例,女4例。B超检查病灶显示不清,腹部平片、肾盂分泌造影也未显影。用AloKaSSD—280LS超声仪,穿刺探头中央孔型,频率3.5MHz,22号穿刺针。病人俯卧或侧卧位,患侧垫起,先用普通探头扫查肾脏,确定进针部位,测定穿刺距离,局麻后将穿刺针插入探头导向管内。进针时嘱病人  相似文献   
67.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1岁.因"反复右侧肢体无力9年余"于2008年5月4日入院.患者于1999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右侧肢体力弱,但尚能持物、行走,头颅CT报告为"多发片状低密度影,增强未见强化",按"脑梗死"治疗无明显好转,后逐渐出现智能下降,不能认人.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QS)系统信号分子3-氧十二烷酰高丝氨酸内酯(3-O-C12-HSL)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TLR2/4mRNA表达以及单个核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方法:自健康献血者血液中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以0、1、10、50、100μmol/L3-O-C12-HSL作用12h,分离淋巴细胞,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3-O-C12-HSL分别作用对人淋巴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用RT-PCR测定淋巴细胞TLR2/4mRNA表达。收集上清,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TNF-α。结果:3-O-C12-HSL刺激12h后淋巴细胞TLR2/4mRNA表达增高,且呈剂量依赖关系,TLR2/4mRNA在100μmol/L时最为显著(0.723±0.005,0.363±0.013),P0.05。TLR2变化较TLR4明显,P0.05。3-O-C12-HSL对淋巴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在100μmol/L时最为显著(0.463±0.052),P0.05。3-O-C12-HSL能抑制单个核细胞分泌TNF-α,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在100μmol/L时最为显著(267.090±13.878),P0.05。结论:3-O-C12-HSL可以激发淋巴细胞细胞增殖,上调Toll样受体的表达水平,Toll样受体表达上调抑制TNF-α表达,获得性免疫对固有免疫有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69.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是一种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既往认为是多发性硬化(MS)的一个变异型,但近年来研究表明NMO可能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经过、实验室检查和神经影像学特点及治疗均与MS不同。  相似文献   
70.
半身不遂是中风后遗证的主要症状,为老年人所易发,其病程长且不易治愈。笔者在临证中,运用家传“愈偏散”治疗气虚所致半身不遂,收到良效。现将气虚致病之病机探讨及愈偏散一方整理介绍如下,仅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