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医药卫生   23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非常异质性疾病 ,不仅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不同 ,对他汀类药物治疗反应性也不同 ,除低密度脂蛋白 (LDL)受体基因突变以外 ,其他可引起LDL清除障碍的基因突变也可导致FH样临床表型 ,在临床上仅采用传统的血脂水平检测和家族史调查已无法与多种疾病鉴别。基因检测和超声检查有助于FH的确诊 ,并可为采用药物、血浆置换、基因干预等多种途径进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藏药7号水提液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条收缩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藏药7号水提液对大鼠离体胸动脉条收缩作用的影响,研究藏药7号的降压机制.方法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观察藏药7号水提液(6 g/L)和维拉帕米(Ver 0.013 g/L)对高K 液引起的主动脉条收缩的时效影响,观察对KCl、NE及CaCl2引起的大鼠主动脉条收缩的量效曲线的影响,以及对NE引起的依赖于细胞内钙及细胞外钙收缩的影响.结果藏药7号水提液抑制高K 液引起的主动脉收缩(P<0.001);而且可以使KCl、NE及CaCl2引起的大鼠主动脉条收缩的量效曲线非平行右移,最大效应降低,呈非竞争性拮抗作用(P<0.05);与维拉帕米相似,并且对NE引起的依赖于细胞内钙及细胞外钙的收缩均有抑制作用(P<0.05).结论提示藏药7号的降压机制与钙离子通道拮抗剂一致,而且其作用效果比Ver平稳,其最大作用与Ver相近.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老老年与青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差异,以指导老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4月至2010年6月高血压科住院的18岁≤年龄≤30岁患者49例作为青年组,≥80岁患者31例作为老老年组.2组患者均做诊室血压测量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青年组患者诊室测量的舒张压明显高于老老年组[(102±14)mm Hg(1mm Hg=0.133 kPa)比(80±14)mm Hg.P<0.05],老老年组中单纯收缩压升高者明显多于青年组[19例(61.3%)比0例,P<0.01].青年组24 h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心率、白昼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均高于老老年组[(81±11)mm Hg比(67±10)mm Hg,(73±11)次/min比(64±15)次/min,(75+28)mm Hg比(59±25)mm Hg,(66±25)mm Hg比(55±23)mm Hg,P<0.05或P<0.01],而24 h脉压低于老老年组[(11±2)mm Hg比(24±4)mm Hg,P<0.01].结论 老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舒张压、心率低于青年患者,脉压高于青年患者,单纯收缩压升高者明显多于青年患者.老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应该进行降压治疗,降压药可以首选钙离子拈抗剂和利尿剂.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difference of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levels between very elderly and young hypertensives. Methods Eighty inpatients in hypertension department at Anzhen Hospital were enroll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age;the young group(49 cases, with age≤30 years old)and very elderly group(31 cases, with age ≥80 years old). Both groups had clinical blood pressure tests and 24-hour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tests, and the outcom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 DBP) in the young group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very elderly group[(102 ±14)mm Hg(l mm Hg =0.133 kPa)vs(80 ±14)mm Hg, P< 0.05]. People simply elevate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the very elderly group i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young group[19 cases(61.3% ) vs 0(0.0% ) , P <0. 01]. The 24 h mean DBP, 24 h mean heart rate, day mean DBP and night mean DBP in young group are higher than the very elderly group[(81 ±11) mm Hg vs(67 ±10) mm Hg, (73 ±ll)beats per minute vs(64 ±15)beats per minute,(75 ±28)mm Hg vs(59 ±25)mm Hg,(66 ±25)mm Hg vs(55 ±23)mm Hg, P<0.05 or P<0.01] , but mean pulse pressure is lower than the very elderly groupf (11 ± 2)mm Hg vs(24 ±5)mm Hg, P<0.01]. Conclusions The DBP and heart rate in the very elderly patients a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young patients, while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very elderly patients than that in the young patients. The very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should have antihypersive treatment and calcium antagonist as well as diuretic should be the first choices.  相似文献   
84.
张筠婷  王绿娅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8):2136-2141
目的 应用改良连锁分析方法对2个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家系进行候选基因初筛,为后期测序明确方向,早期发现致病基因。方法 2010年6月和2010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2例FH先证者,所有家系成员进行血脂测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家系成员的其他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发病年龄、病程、家族史及治疗情况)。选择新的微卫星位点和毛细管电泳仪进行连锁分析初筛,高度连锁者进一步测序明确致病基因。结果 先症者1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先症者2心电图大致正常。先证者1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反流;先证者2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室瓣反流。先证者1颈动脉超声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颈动脉内斑块形成;先证者2颈动脉超声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家系1中胆固醇增高者总胆固醇(TC)水平〔(6.98±1.99)mmol/L〕高于血脂正常者〔(3.20±1.02)mmol/L〕(t=7.023,P<0.001);胆固醇增高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3.02±2.26)mmol/L〕高于血脂正常者〔(1.98±0.93)mmol/L〕(t=3.497,P=0.004)。家系2中胆固醇增高者TC水平〔(8.12±3.65)mmol/L〕高于血脂正常者〔(4.37±1.01)mmol/L〕(t=4.355,P=0.001);胆固醇增高者LDL-C水平〔(5.72±3.92)mmol/L〕高于血脂正常者〔(2.72±0.62)mmol/L〕(t=3.293,P=0.005)。改良连锁分析发现先症者1的致病基因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高度连锁,进一步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该患者LDL-R突变是中国罕见致病突变。先证者2的致病基因与已知致病基因均不连锁,推测可能存在第4种新的未知致病基因。结论 FH应用改良连锁分析方法成功发现1例中国罕见突变,推测可能还有新的未知致病基因存在。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胆固醇吸收与合成标志物及其它相关指标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成份的影响,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胆固醇代谢特点。方法选取高脂血症患者(n=53)和健康对照者(n=50),常规检测肝肾功能及血脂水平,应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胆固醇吸收与合成标志物水平。结果高脂血症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高脂血症组角鲨烯、7-烯胆烷醇的合成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豆固醇吸收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脂血症组影响TC的独立影响因素为LDLC和菜油固醇,影响TG的独立影响因素为脱氢胆固醇和LDLC,影响健康对照组TC和TG的独立影响因素均为LDLC和7-烯胆烷醇。结论高脂血症患者胆固醇代谢标志物特点是角鲨烯、7-烯胆烷醇合成率显著增高,植物固醇中豆固醇吸收率显著降低;高脂血症组影响TC和TG的独立影响因素除LDLC外,还与胆固醇合成标志物(脱氢胆固醇)、胆固醇吸收标志物(菜油固醇)有关。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组分与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对399例肾功能正常且未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测定身高、体质量、腰围、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根据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诊断CKD,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全球共识定义诊断代谢综合征(MS),将患者分为MS组(n=246)和非MS组(n=153),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差异;分析MS组分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关系。结果:(1)MS组BMI、腰围、TG、HDL-C、舒张压、尿酸、肌酐值、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ACR)值均高于非MS组,MS组e GFR水平低于非MS组(P0.05)。(2)在MS组中,组分数与ACR的相关性分析显示,随MS组分的增多ACR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5个代谢组分时达到最高值(P0.05)。而在e GFR与代谢综合征组分数相关性分析中发现,2个代谢组分时e GFR水平达到最高(P0.05),当≥3个代谢组分时,e GFR随着代谢组分的增加而减少。(3)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MS组分中空腹血糖受损、TG增高和血压分级是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而腹型肥胖和低水平HDL无明显影响。用年龄和性别因素校正后,空腹血糖受损、TG增高、血压分级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仍显著有关(OR分别为1.852,3.622和1.6,P0.05)。结论:MS组分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之间有显著相关性,这种相关性随MS组分的增多而增加,其中3个代谢综合征组分是e GFR代偿的临界点。代谢综合征组分中空腹血糖受损、高TG和血压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87.
目的:评价5种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联合在主动脉夹层(AD)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和联合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就诊并最终确诊为主动脉夹层(AD)患者60例为AD组,同时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在北京安贞医院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HC组),采集AD患者入院24h内以及对照组空腹常规血清,根据文献选出5个可能与AD相关的microRNA(has-miR-26a-5p、has-miR-191-5p、has-miR-143-3p、has-miR-21-5p、has-miR-223-3p),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方法检测60例AD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HC)血清中这5种microRNA的表达量,采用2~(-△△CT)方法计算5种microRNA在两组中的相对表达量。通过单个或联合的ROC曲线分析血清microRNA对于AD和HC的区分效能,通过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清microRNA对于AD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年龄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HC组相比,5种血清microRNA在AD组表达均显著下降(P均0.05);5个血清microRNA区分AD与H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5、0.912、0.910、0.732和0.717(P均0.05),将AUC0.9的这3个microRNA联合为Signature~a,Signature~a将AUC提升至0.958(95%CI:0.942~0.992,P0.05),全部5个microRNA全部联合作为Signature~b,Signature~b将AUC提升至0.964(95%CI:0.935~0.993,P0.05),所以microRNA联合可以提高AD的诊断效果。结论:5种血清microRNA在AD患者表达变化,联合5种血清microRNA对AD有潜在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8.
正免疫是机体抵抗外敌感染和入侵的自我保护行为,适当的免疫反应能清除病原体,有利于机体,但免疫反应过度则对机体产生伤害,炎症反应就是剧烈的免疫反应的结果。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的关系已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证实,炎症就是免疫的过程,免疫细胞中单核/巨噬细胞、肥大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广泛参与As过程。As是由脂蛋白、高血压、高血糖、自由基、感染性微生物、吸  相似文献   
89.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超声心动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 经我院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室确诊的FH患者41例,女23例,男18例,年龄3~62岁,平均(19.94±14.87)岁.另选取健康人3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两组受检查心脏、瓣膜、主动脉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果 FH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为(13.24±4.3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0.57±4.41)mmol/L.35例患者皮肤出现黄色瘤,33例为首发症状.二尖瓣反流19例,主动脉瓣反流13例,主动脉瓣钙化6例,主动脉瓣狭窄3例,主动脉根部狭窄8例.FH患者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基本正常.结论 FH以高胆固醇血症、特征性黄色瘤、早发的心血管疾病和阳性家族史为主要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检查有瓣膜反流、主动脉口狭窄等表现,能为FH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态和功能变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对胆固醇膳食喂养的ApoE基因缺陷[ApoE(-/-)小鼠心脏形态学和心肌间质成分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ApoE(-/-)小鼠心l肌损害的一级预防作用。方法:16只8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被分为两组:模型组和阿托伐他汀组(10mg·kg^-1·d^-1),每组8只,饲以胆固醇膳食饲料喂养至24周龄,相同周龄的C57BL/6J小鼠设为对照。在24周结束时处死小鼠。常规检测血浆胆固醇水平,留取新鲜心脏组织测定TC及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另取心脏组织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心脏形态学的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心肌胶原改变。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阿托伐他汀干预组ApoE(-/-)小鼠血浆、心脏组织胆固醇和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NO和SOD水平明显增加(P〈0.05),心肌细胞直径和心肌胶原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西方膳食喂养的ApoE(-/-)小鼠,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增强抗氧化能力,减少胶原含量,可能减轻心脏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