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目的:观察泄浊化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泄浊化瘀疗法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0例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西医诊断标准,中医分型属于浊瘀内积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泄浊化瘀方,对照组用硫普罗宁片合壳脂胶囊,疗程为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含量,肝脏B型超声及上腹部CT,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2组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治疗后检测肝功能与血脂,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泄浊化瘀方治疗浊瘀内积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不但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而且能有效恢复肝功能和改善血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较好疗效,总有效率达94%。  相似文献   
32.
目的:优选丹参素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缓释微球的处方工艺并考察其药剂学性能。方法:采用W/O/O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丹参素钠-PLGA微球,以载药量、包封率及收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处方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能。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法对该微球进行表征。结果:选取内水相体积300μL,PLGA质量浓度125 g·L~(-1),二氯甲烷-丙酮(3∶7),外油相为液体石蜡200 m L,加入正己烷6 m L,0.25%司盘80为乳化剂,1 400 r·min~(-1)搅拌4 h。丹参素钠-PLGA微球平均载药量(20.71±1.42)%,平均包封率(63.27±1.70)%,平均收率(99.10±0.83)%,体外累积释放率达98%需要120 h。平均粒径(71.72±1.71)μm,表面圆整光滑,内部含有蜂窝状孔洞。部分药物可能以晶体状态分散于载体材料中。结论:W/O/O型乳化溶剂挥发法成功制备了丹参素钠-PLGA微球,优选的处方工艺稳定合理,可为丹参素钠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日本血吸虫病经胎盘传播家兔血清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日本血吸虫病经胎盘传播的血清免疫反应。方法 对不同孕期的怀孕母兔分别感染30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仔兔出生后37-46d后收集母兔和仔兔血清84份,以ELISA检测家兔日本血吸虫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10份母兔血清均为阳性(OD=1.42-1.82),74份仔兔血清均为阴性(OD=0.04-0.60);其中怀孕中期感染日本血吸虫母兔所产仔兔(52份)和怀孕晚期感染所产仔兔(22份)血清,OD均值分别为0.19和0.36,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同一怀孕期感染日本血吸虫母兔所产仔兔,检到虫体与未检到虫体血清检测,OD值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日本血吸虫经胎盘传播后,所产仔兔在短期内可能产生免疫耐受性。  相似文献   
34.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附1209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优缺点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采用右肋缘下斜形小切口,共切除胆囊1209例,18例延长切口,其中胆囊炎、胆囊结石1168例,胆囊息肉41例。急诊手术245例,择期手术964例。结果:采用小切口平均45min能顺利切除胆囊,并发症发生率与正常胆囊切除相似,无1例胆管损伤和术后出血,全且无死亡率。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病人恢复快等优点,严格掌握适应证,有于降低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35.
36.
血清TpP、hs-CRP、CKMB、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栓前体蛋白(Tp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胸痛发作6小时内及24小时TpP、hs-CRP、CKMB及cTnI。结果AMI胸痛发作6小时内TpP的敏感性最高,发病6小时后hs-CRP、CKMB及cTnI显著升高,cTnI阳性持续时间长,而hs-CRP在AMI时可出现明显升高。结论TpP对于AMI具有早期诊断价值,cTnI与hs-CRP、CKMB一起相互补充,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南岗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情况,估计其未来发展趋势,为癌症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6-2015年发病、死亡数据来源于南岗区疾控中心肿瘤登记点,计算不同时间、性别的粗率和标化率,年度变化趋势采用Joinpoint软件分析,采用BAMP的年龄-时期-队列的贝叶斯模型预测未来趋势。结果 2006-2015年南岗区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胰腺癌世界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70/10万、13.32/10万、20.84/10万、15.46/10万、5.06/10万和3.41/10万、10.14/10万、13.36/10万、16.19/10万、6.11/10万,男性食管癌、胃癌和女性胃癌、肝癌标化发病率呈显著下降趋势,男女结直肠癌呈显著上升趋势;男性食管癌和肝癌标化死亡率呈显著下降趋势。估计2020年男女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世界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将分别达到146.11/10万、52.24/10万和82.62/10万、36.58/10万。结论 南岗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流行形势较为严峻,有待通过综合措施加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防控。  相似文献   
38.
丹毒,又称急性网状淋巴管炎,是皮肤和黏膜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感染,主要由A群β-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所致,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导致丹毒的发病原因很多,如手足癣、静脉炎、虫咬皮疹和皮肤破溃等,南方地区的丝虫病也可诱发丹毒,多见于炎夏暑湿季节,且多发于成年人[1],其主要表现为境界清楚的局限性红肿热痛,与正常组织有明显的分界线,具有炎症蔓延迅速、治疗困难和极易复发等临床特点,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化脓性淋巴管炎、脓毒血症及败血症等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若给予适当的处理其病死率可降低至1%以下[2].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联合抗白细胞介素-17A抗体(anti-IL-17A)对小鼠脑缺血预后的影响.方法 通过线栓法对C57BL/6小鼠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60 min后取出线栓,恢复右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分别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anti-IL-17A、SCF、anti-IL-17A+SCF.观察各组小鼠MCAO术后脑梗死体积、脑组织病理损伤和脑水肿程度、神经功能评分、神经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等变化.结果 与NS组相比,其余各治疗组脑梗死体积、脑组织病理损伤和脑水肿均显著减轻(P<0.05),神经功能评分得到明显改善(P<0.05),神经细胞凋亡减少(P<0.05),且anti-IL-17A+ SCF组显著优于anti-IL-17A组和SCF组(P<0.05).此外,anti-IL-17A还能明显减少脑组织IL-17A和IL-1 β的表达(P<0.05).结论 SCF联合anti-IL-17A能更好地改善脑缺血损伤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