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5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1.
[摘要]目的观察丹参酮II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 IIA sulfonate, STS)对老年小鼠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及辅助性T细胞(Th)亚群Th1/Th2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老年小鼠行腹主动脉结扎构建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模型,以STS腹腔注射进行干预。观察STS对心肌纤维化指标以及Th1/Th2类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心肌间质可见明显胶原沉积,STS处理组心肌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外周血Th1类因子[白细胞介素(IL) 12、干扰素(IFN) γ]水平下降,而Th2类因子(IL 4、IL 5)水平增加;STS处理组较模型组心肌I型胶原表达明显减少。结论STS能调控老年小鼠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机制与调节Th1/Th2类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To explor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sodium tanshinone ⅡA sulfonate(STS) on microcirculatory disturbance of small intestine in rats with sepsis,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a rat model of sepsis was induced by 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sham operated group(S),sepsis group(CLP) and STS treatment group(STS).STS(1 mg/kg) was slowly injected through the right external jugular vein after CLP.The histopathologic changes in the intestinal tissue and changes of mesenteric microcirculation were observed.The level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in the intestinal tissue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absorbent assay(ELISA).The expression of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 in the intestinal tissue was detected by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y and Western blot,that of nuclear factor κB(NF-κB) and tissue factor(TF) by using Western blot,and the levels of NF-κB mRNA expression by using RT-PCR respectively.The microcirculatory disturbance of the intestine was aggravated after CLP.The injury of the intestinal tissues was obviously aggravated in CLP group as compared with S group.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NF-κB p65,ICAM-1,TF and TNF-α were upregulaed after CLP(P<0.01).STS post-treatment could ameliorate the microcirculatory disturbance,attenuate the injury of the intestinal tissues induced by CLP,and decrease the levels of NF-κB,ICAM-1,TF and TNF-α(P<0.01).It is suggested that STS can ameliorate the microcirculatory disturbance of the small intestine in rats with sepsis,and the mechanism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inhibition of inflammatory responses and amelioration of coagulation abnormality.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观察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作用下时,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的丹参酮ⅡA(TSN)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及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的影响、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探讨TSN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硝酸还原法、免疫组织化学法,首先分别检测不同浓度(10-8~10-6 mol/L)和不同作用时间(1、6、24 h)的AngⅡ对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产生NO及其eNOS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然后比较在10-6mol/L的AngⅡ作用的不同点(0 h点为A组、6 h点为B组)加入不同浓度(10、50 mg/L)TSN,分别检测作用1、6、24 h后内皮细胞的NO生成和eNOS的蛋白质表达变化.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像系统检测内皮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水平的变化.结果 (1)随着AngⅡ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内皮细胞NO的产生及eNOS的表达呈顺序下降(P<0.01),表现出剂量、时间依赖性的负性作用.(2)TSN可抑制AngⅡ对内皮细胞分泌NO及eNOS表达的负性作用(P<0.01),但尚不能恢复到空白对照组水平(P<0.05);此作用与TSN的浓度无明显关系(P>0.05).在TSN作用1、6 h,A组的抑制效应明显强于B组(P<0.05);随着作用时间延长至24 h,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3)AngⅡ可引起主动脉内皮细胞[Ca2+]i显著升高(P<0.01),TSN可部分抑制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Ca2+]i升高(P<0.05).结论 TSN可抑制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O以及细胞eNOS蛋白质表达的负性作用,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对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所试验的37株微生物中, 发现刺孢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 echinulata AS 3.3400能在和厚朴酚的8位上进行特异性氧化作用。通过质谱、核磁共振、CD等波谱方法确定了产物(R)-magnolignan C (1) 和(S)-magnolignan C (2) 的结构。其中1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丹参酮ⅡA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肥厚及MAPK通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对大鼠胸主动脉缩窄诱导的心肌肥厚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通过在右无名动脉和左侧颈总动脉之间部分缩窄胸主动脉而诱导大鼠心肌肥厚模型.将制好的模型大鼠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组、胸主动脉缩窄组、胸主动脉缩窄组+低剂量丹参酮组(5 mg/kg)、胸主动脉缩窄组+中剂量丹参酮组(10 mg/kg)、胸主动脉缩窄组+高剂量丹参酮组(20 mg/kg)、胸主动脉缩窄组+缬沙坦组(10 mg/kg).用药8周后,B超检测心肌肥厚程度和心功能的变化;将心肌样本沿横切面切开并做苏木精-伊红染色;Western blot 法分析心肌MAPK信号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胸主动脉缩窄组相对于假手术组在心脏重量指数、左室重量指数、心肌纤维直径、左心室后壁及室间隔厚度均增加.而丹参酮ⅡA和缬沙坦组均可减轻上述变化的程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对假手术组,模型组的p-ERK(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和p-p38(磷酸化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均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相对于模型组,各丹参酮ⅡA和缬沙坦治疗组p-ERK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丹参酮ⅡA高剂量和中剂量组,以及缬沙坦治疗组p-p38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丹参酮ⅡA通过调节MAPK通路中的蛋白表达而发挥其抑制心肌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丹参酮对肥厚心肌中血管活性肽的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参酮逆转心肌肥厚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将大鼠行两肾一夹手术,形成心肌肥厚模型后,再给予丹参酮及卡托普利治疗8周。观察模型组、治疗组及空白对照组大鼠血浆及心肌组织中肾上腺素(adrenaline,AD)、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Ⅱ,AngⅡ)含量与肥厚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丹参酮、卡托普利逆转心肌肥厚的相关性。结果丹参酮和卡托普利一样,能够显著的降低肥厚心脏的左心室/体重指数(P<0.05),同时可使血中升高的NA含量下降(P<0.05),而心肌组织中NA含量则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丹参酮还能够使肥厚心肌中升高的AD及AngII显著降低。结论丹参酮可能通过对肥厚心肌组织局部的血管活性肽的干预作用来逆转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对家兔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和离子通道蛋白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阐述丹参酮抗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方法 24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丹参酮组、卡维地洛组,每组各6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法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观察家兔偶发室性早搏(OVPBs)、频发室性早搏(FVPBs)、室速(VT)的发生率和心肌梗死面积的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观察心肌钙调蛋白(CAM)、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L型钙离子通道(LTCC)、钾离子通道Kv4.2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梗死组OVPBs、FVPBs和VT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均P<0.05),梗死面积明显增大(均P<0.05),CAM、CAMKⅡ、LTCC mR-NA表达明显增高(均P<0.05),ItoKv4.2 mRNA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与心肌梗死组相比,丹参酮组和卡维地洛组的OVPBs、FVPBs和VT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均P<0.05),梗死面积明显减小(均P<0.05),CAM、CAMKⅡ、LTCC mRNA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ItoKv4.2 mRNA表达明显增高(均P<0.05);与卡维地洛组相比,丹参酮组的OVPBs、FVPBs和VT的发生率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梗死面积增大(均P<0.05),CAM、CAMKⅡ、LTCC mRNA表达增高(均P<0.05),ItoKv4.2 mRNA表达降低(均P<0.05).结论 钙调蛋白和离子通道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机制,丹参酮ⅡA能显著降低其发生率,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其分子机制可能与钙调蛋白和离子通道蛋白基因表达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富顺县HIV/AIDS疫情及流行特点,为更好地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富顺县2003~2010年艾滋病疫情数据库中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3~2010年共发现HIV/AIDS 194例,其中AIDS56例.年龄集中在30~49岁.男性148例,女性46例,男女性别比为:3.22:1.职业以农民为主(30.9%),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56.7%),婚姻状况以已婚有配偶为主(38.7%),感染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54.6%).结论 富顺县艾滋病流行呈现出快速增加的趋势,正在向普通人群蔓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对兔心肌急性缺血室性心率失常的影响并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家兔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组、缺血组和丹参酮组,每组各10只.制备兔左心室楔形心肌块的冠脉灌注模型,采用浮置玻璃微电极法同步记录楔形心肌块的跨室壁心电图和心内膜、心外膜心肌细胞的跨膜动作电位.观察3组缺血30 min时的QT间期和心内膜、心外膜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时程(APD90)以及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同时记录各组缺血时的室性心律失常的诱发率.结果 正常组无一例发生心律失常,缺血组和丹参酮组室性心律失常的诱发率分别为9/10和2/10.缺血状态下,缺血组较正常组TDR和心律失常的诱发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丹参酮组和缺血组相比,TDR和心律失常的诱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ⅡA能够改善心肌缺血时各项异常的电生理指标,显著减小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并且可显著降低兔急性缺血心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王照华  李芳 《安徽医学》1995,16(3):58-58
<正> 1989年2月~1994年4月我们对60例晚期卵巢癌、消化道肿瘤所致腹水患者行顺铂腹腔灌注化疗,疗效较为满意。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