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β-catenin和MMP-7表达与大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β-链接素(-βcaten 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 atrix m etalloprote inase-7,MMP-7)表达与大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β-caten in和MMP-7在25例大肠正常黏膜及200例腺癌组织的表达。结果腺癌组织与正常黏膜相比-βcaten in胞膜表达显著减弱,并出现明显的细胞质和/或细胞核表达,差异有显著性(均为P<0.01)。腺癌组织MMP-7阳性表达率为72.5%,显著高于正常黏膜16.0%(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DukesC/D期腺癌组-βcaten in胞膜表达率分别显著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及A期组(P<0.05)。β-caten in胞核表达率及MMP-7阳性表达率在溃疡型、淋巴结转移阳性及Dukes C/D期腺癌组分别显著高于息肉型、淋巴结阴性及A/B期组(P<0.05,P<0.01)。193例大肠腺癌组织中-βcaten in细胞质、细胞核表达与MMP-7阳性表达均呈正相关(r=0.319,r=0.290,P<0.01)。结论致瘤性β-caten in与MMP-7协同表达可能在大肠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溃疡型与息肉型腺癌可能存在不同的生长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3.
脑胶质瘤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CXCR4表达与人脑胶质瘤分级、血管生成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8例胶质瘤组织中CXCR4、CD34的表达。结果32例CXCR4呈阳性表达,占66.7%;不同病理分级(WHO Ⅰ~Ⅳ级)各组CXCR4表达有显著性差异(χ^2=4.875,P〈0.05);生存期3年以上组与3年以下组间有显著性差异(χ^2=7.356,P〈0.05);CXCR4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密切相关(r=0.674,P〈0.01)。结论CXCR4表达异常在胶质瘤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CXCR4与肿瘤的病理分级、病人预后密切相关.并可能参与胶质瘤血管内皮细胞的生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反映血管新生状态的指标经模糊C均值聚类对星形细胞肿瘤病理学分级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含有正常成人脑组织、弥漫性星形细胞瘤(WHOⅡ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Ⅲ级)、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及阳性对照组织的168点矩阵的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ABC双标法标记内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Image-Pro Plus 5.1中文版图像分析软件对染色结果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单位、微血管密度及微血管平均周长等指标进行测定。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筛选与星形细胞肿瘤病理级别相关的参数,以矩阵实验室数学软件提供的模糊C均值聚类函数参数作为聚类对象,将不同的组织切片参数值进行模糊C均值聚类,所得聚类值分别赋值为星形细胞肿瘤病理分级值。结果(1)在不同病理分级组之间,星形细胞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单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各病理分级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在不同病理分级组之间,星形细胞肿瘤微血管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3)星形细胞肿瘤微血管平均周长,Ⅱ级组与Ⅲ级组、Ⅱ级组与Ⅳ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而Ⅲ级组与Ⅳ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4)与WHO病理分级相比,模糊C均值聚类产生的星形细胞肿瘤病理分级值对Ⅱ、Ⅲ、Ⅳ级等级别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71%、48.39%和78.95%,总体正确率达68.46%。结论星形细胞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单位、微血管密度和微血管平均周长等项指标的模糊C均值聚类值与星形细胞肿瘤病理分级值比较符合,可应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对星形细胞肿瘤的病理分级进行辅助推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人脑恶性胶质瘤微血管内皮细胞(glioma-derived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GDMEC)体外培养体系并观察其体外毛细血管样结构形成特性。方法采用胰酶、胶原酶联合消化法分离人脑恶性胶质瘤微血管片段,利用结合CD105抗体的MACS MicroBeads免疫磁珠内皮细胞分选系统纯化GDMEC;应用光镜、透射电镜和免疫细胞化学等技术对所获得的GDMEC进行鉴定;采用三维培养模型,观察GDMEC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下的小管样结构(TL5)形成的特性。结果所获GDMEC呈FⅧ-RAg阳性,细胞纯度可达98%;电镜下见weibel—PMade小体;生长状态良好、可传代培养。这些细胞对VEGF刺激具有良好的反应性,体外易于形成TLS。结论本研究摸索并建立了人脑GDMEC的分离培养方法,所获GDMEC对肿瘤血管生成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80例NSCLC石蜡标本制成组织芯片,免疫组化(S-P)法检测MMP-2、MMP-9表达.结果 MMP-2、MMP-9在NSCLC中均有较高表达率,分别为81.25%(65/80)和73.75%(59/80),而且二者表达呈高度正相关;MMP-2、MMP-9的表达在NSCLC性别、年龄、肿块大小、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上无显著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MMP-2、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72%(61/72)及77.78%(56/72),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MMP-2、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4/8)及37.50%(3/8)(P<0.05);临床分期为Ⅰ+Ⅱ期患者MMP-2、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4%(16/28)及53.57%(15/28),Ⅲ期患者MMP-2、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23%(49/52)及84.61%(44/52)(P<0.05).结论 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法可以快速、高效地检测MMP-2、MMP-9在NSCLC中的表达;MMP-2、MMP-9在NSCLC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块大小、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关,而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且随着临床分期增加表达明显升高;MMP-2、MMP-9的过度表达与NSCLC的发展、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可作为临床评估NSCLC进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L-8,VEGF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由45例人脑星形细胞肿瘤和6例正常脑组织组成的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进行IL-8,VEGF,CD34标记并进行半定量,观测在不同病理分级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关系。结果:6例正常脑组织中不表达IL-8,VEGF。45例脑胶质瘤中,27例IL-8呈阳性表达,32例VEGF呈阳性表达,Ⅲ,Ⅳ级脑胶质瘤中IL-8,VEGF的表达比Ⅰ级、Ⅱ级明显增强,IL-8,VEGF评分为强阳性的胶质瘤内MVD明显高于评分为阴性和阳性的MVD(P<0.01)。IL-8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s=0.64,P<0.01)。VEGF表达与MVD之间呈正相关(rs=0.44,P<0.01)。IL-8表达与VEGF表达之间亦呈正相关(rs=0.56,P<0.01)。结论:IL-8,VEGF的表达与胶质瘤病理分级、MVD密切相关,二者在胶质瘤的血管生成中可能相互关联、共同调节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制备抗EOLA1多克隆抗体并检测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原核表达获得EOLA1蛋白,纯化后作为抗原免疫大白兔,获得兔抗人EOLA1(hEOLA1)多抗血清.进行免疫组化检测人多肿瘤芯片上EOLA1的表达.结果 制备了高滴度的hEOLA1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显示EOLA1蛋白在肺癌、结肠癌、胃癌和肝癌仅表达于肿瘤问质.肿瘤细胞本身未见表达,而在胶质瘤和乳腺癌则早广泛表达.结论 EOLA1可能在胶质瘤和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自制组织芯片研究VEGF-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在乳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自行设计构建包含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和正常对照的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C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VEGFC在乳腺癌的肿瘤中心、肿瘤边缘和远处(距肿瘤边界〉3cm)腺体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9.4%(68/98)、69.1%(67/97)和52.9%(36/68);在乳腺良性病变和正常乳腺组织的腺上皮细胞则均为阴性表达。在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组中肿瘤中心和肿瘤边缘癌细胞的VEGFC表达阳性率(75.0%(51/68),76.1%(51/67)]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相应部位(25.0%(17/68),23.9%(16/67)],P〈0.05。VEGF—C在乳腺癌原发灶不同部位的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 组织芯片用于多因素比较研究具有高效率、质控好的优点。VEGF—C在人乳腺癌中有高表达,并可能是乳腺癌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诺帝(Nordy)对胃癌细胞血管生成因子VEGF、EphrinB2及其受体EphB4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细胞培养、透射电镜、免疫细胞化学和图像分析等方法观测诺帝作用前后人胃腺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形态及VEGF、EphrinB2和EphB4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00μmol/L诺帝处理48h后,胃癌细胞核异型性降低,细胞器减少;VEGF、EphrinB2和EphB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诺帝可抑制胃癌细胞VEGF、EphrinB2和EphB4蛋白表达,此作用可能是诺帝抗血管生成作用的重要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