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助阳通痹颗粒治疗间质性肺疾病(脾肾阳虚,肺络痹阻)的临床疗效及其抗肺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予助阳通痹颗粒,对照组予强的松及N-乙酰半胱氨酸口服,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通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咳嗽、喘促气短等症状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0%,优于对照组的63.9%,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阳通痹颗粒治疗间质性肺疾病(脾肾阳虚,肺络痹阻)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咳嗽、喘促气短等症状,改善PO_2,增加机体免疫力,阻止或延缓肺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中医肺病康复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COPD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多索茶碱片口服,治疗组由专门的肺病康复师给予一整套中医肺病康复指导及治疗,疗程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变化、6 min步行距离、BODE指数、生存质量评分(SGRQ)、肺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生存质量评分(SGRQ)、肺功能在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且在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患者BODE指数、安全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肺康复法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增加运动耐量,且安全性好、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3.
导致本次传染病的直接因素—新型冠状病毒,称为"疫毒".该"疫毒"对寒湿状态具有偏噬性.肺脾气虚、寒湿偏盛的"状态"为发病基础,病机特点为"寒、湿、瘀、虚、痹",若正不胜邪,病情进展并可能进入危候.现对王檀教授寒湿疫理论指导下辨证论治新冠肺炎验案1例进行分析,探讨中医药早期干预的优势.  相似文献   
2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中医学"疫病"范畴."温补脾肾,解毒散结"法为王檀教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方案》第5版中,针对"脾肾虚冷,疫毒化火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提出,本法对于重型病例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分析合并不同基础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转重率,以期为降低新冠肺炎病死率及提高救治率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通化市传染病医院与通化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11日—2月17日收治的299例成人新冠肺炎患者资料,以无基础疾病的患者为对照,分析134例合并有基础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分型、转归情况及转重情况.结果 2组年龄具有极显著差异.2组性别、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础疾病组发热发生率高于无基础疾病组(P<0.05);与无基础疾病组比较,基础疾病组轻型患者比例小(P<0.05);危重型患者比例多(P<0.01).与无糖尿病组比较,合并糖尿病的新冠肺炎患者中重型、危重型患者比例高(P<0.05).与无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组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基础疾病组比较,基础疾病组患者转重比例多(P<0.01).结论 合并基础疾病的新冠肺炎患者较无基础疾病的患者转重比例高,其中单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转重率最高,由于合并单纯糖尿病新冠肺炎患者血糖波动较大,控制不佳,并发症多等特点,病情发展快,导致转重率最高.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定喘止哮颗粒对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血清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通过对SD大鼠用10%卵蛋白肌肉注射、雾化吸入致敏,建立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哮喘激发后4周观察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药氨茶碱0.025 g/kg组,定喘止哮颗粒4、2、1 g/kg 3个剂量组大鼠血清ET。结果模型组豚鼠ET含量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定喘止哮颗粒4、2 g/kg2个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豚鼠ET含量的增高,与模型组比较,P<0.01和P<0.05。结论定喘止哮颗粒对血液中ET的生成和释放有抑制作用,且剂量越大作用越强,从而达到抑制支气管哮喘大鼠的气管收缩作用。  相似文献   
27.
仕丽  匡旭  王檀 《现代保健》2011,(10):23-24
目的 中医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对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20例患者(年龄18~75岁),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试验组按照中医药方案治疗;对照组按照西医药方案治疗.评价120例患者用药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疗效与对照组相似.试验组在咳嗽、咳痰、发热、恶寒的主症改善上,治疗前后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在发热、恶寒的症状改善上不明显,仅在咳嗽及咳痰的改善上,治疗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对各项症状均有显著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医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8.
心神、君火、相火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概念,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以心神为主宰,君火为承载,相火为辅佐的人体调控机制。心神、君火、相火的失调是导致肿瘤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心神不利,君火不明,相火失位的共同作用下,受到心神全面掌控的正常组织开始向完全脱离心神掌控的恶性肿瘤组织发生转变。文章基于心神、君火、相火理论,分析恶性肿瘤形成的中医病机演变过程,探索恶性肿瘤的中医本质,为中医药辨证治疗恶性肿瘤提供思路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9.
赵东凯  王檀   《中国医学工程》2010,(3):147-147
1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8~65岁。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8~64岁。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观察黄连解毒汤合苇茎汤治疗肺炎(热毒聚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8 例确诊为肺炎(热毒聚肺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治疗组内服黄连解毒汤合苇茎汤,对照组用羚羊清肺丸,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为52.6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黄连解毒汤合苇茎汤具有较好的清肺化痰,泻火解毒作用,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