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5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1.
目的:比较茶叶、槐米、金荞麦、红花的70%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低温条件下制备大鼠肝微粒体,建立Fe2+-ADP-NADPH体外氧化体系,通过计算半数抑制浓度评价上述4种中药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茶叶、槐米、金荞麦、红花的IC50分别为0.030,0.041,0.324,0.598mg·mL-1。结论:4种提取物均有抗脂质过氧化活性,且活性由大到小依次为茶叶、槐米、金荞麦、红花。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戊己丸不同配比方对大鼠体内CYP1A2 酶活性的影响,从药动学角度探讨戊己丸配伍机理,为临床优化给药提供借鉴。方法:以非那西丁为CYP1A2 酶活性研究探针药,HPLC 测定大鼠体内非那西丁及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的血药浓度变化,间接反映CYP1A2 酶活性的大小;以正交法设计戊己丸3 因素3 水平交互的9 个实验点,考察所选取实验点对应的9 种戊己丸配比方对CYP1A2 酶活性的不同影响。结果:9 种戊己丸配比复方,组成戊己丸的黄连、吴茱萸、白芍3 单味药及对照组动物中,CYP1A2 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8# 方、白芍、9# 方、7# 方、6# 方、1# 方、2# 方、4#方、对照组、3# 方、黄连、吴茱萸、5# 方;随着复方中黄连剂量水平的增大,酶活性呈增高趋势,复方中引入小、中剂量水平的吴茱萸或白芍可以增高CYP1A2 酶活性,但高剂量吴茱萸或白芍对CYP1A2 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结论:戊己丸各因素水平变化均可能对CYP1A2 酶活性造成影响,此种影响有可能是戊己丸药效学差异的原因之一;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优化戊己丸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冠心巴布膏活血化瘀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冠心巴布膏(冠心膏)的活血化瘀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大鼠sc肾上腺素加冰浴的血瘀证模型,观察冠心膏高、中、低3个剂量(含生药10.0,5.0,2.5 g·kg-1)外用涂抹给药5d对模型动物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的影响.采用iv脑垂体后叶素(0.5 U·kg-1)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冠心膏(剂量同前)外用涂抹给药7d对模型动物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冠心膏高剂量能降低血浆黏度[由(1.101±0.064) mPa·s降至(1.039±0.025) mPa·s]、血小板聚集率[由(54.92±6.53)%降至(49.05±4.15)%]、200 s-1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由(3.81±0.31) mPa·s降至(3.53±0.27) mPa·s],延迟心律失常的开始时间[由(20.90±7.74)s升至(36.08±16.91)s],并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由75%降至37.5%)及持续时间[由(1133.75±298.71)s降至(881.20±115.48)s].低剂量能降低10 s-1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由(7.14 ±0.88) mPa·s降至(6.38±0.69) mPa·s]以及200 s -1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由(3.81±0.31) mPa·s降至(3.48±0.15) mPa·s],中剂量可以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由75%降至37.5%)和持续时间[由(1133.75±298.71)s降至(816.43±243.46)s],与模型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冠心巴布膏可以改善血瘀证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防止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戊己丸提取物不同配伍的肠外翻吸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戊己丸不同配伍比例时在肠道中的吸收动力学的变化,说明方剂配伍的规律性。方法利用L9(34)正交设计,将黄连、制吴茱萸、土炒白芍组成不同配伍的9个组方,通过体外肠外翻模型和LC-MS分析手段,观察方中代表成分小檗碱、巴马汀、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芍药苷的吸收变化情况。结果以各代表成分的Ka为指标,通过正交分析,得出同一成分在肠道不同部位的吸收趋势大致相同,但不同成分之间的吸收趋势变化较大。多指标归一加权综合评分法分析表明,黄连在各肠段吸收贡献度最大,确定了其君药地位,制吴茱萸和土炒白芍次之,为臣药。在各个肠段的最优配比组合(黄连∶制吴茱萸∶土炒白芍)为:空肠12∶6∶12,回肠12∶6∶6与12∶6∶12,结肠12∶6∶12。结论戊己丸各代表成分在肠道中吸收动力学过程,随方剂的配伍比例不同而变化,其在肠道吸收的最优配伍组合为黄连∶制吴茱萸∶土炒白芍=6∶3∶6。  相似文献   
15.
吡格列酮对高糖高胰岛素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利用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 ,观察吡格列酮对高浓度葡萄糖与高浓度胰岛素共同诱导的肥大心肌细胞的影响 ,进一步推测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并发心肌肥大的可能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以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为模型分组给药后 ,用Lowrys法测心肌细胞的蛋白质含量 ;用 [3 H]leucine标记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的合成 ;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心肌细胞的体积 ;用显微镜目镜计数心肌细胞搏动的频率。结果  10 μmol·L-1浓度的吡格列酮在对高糖高胰岛素诱导的肥大心肌细胞的蛋白含量、蛋白合成及体积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抑制肥大的效果比维拉帕米更为明显 ;同时观察到吡格列酮同维拉帕米一样有抑制心肌细胞搏动的作用。结论 吡格列酮能有效抑制高糖高胰岛素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作用于PPAR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观察维拉帕米对高浓度葡萄糖与去甲肾上腺素共同诱导的肥大心肌细胞的影响,并推测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为模型分组给药后,用[^3H]leucine标记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的合成;利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测心肌细胞的体积。结果 一定浓度的维拉帕米在对高糖和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肥大心肌细胞的蛋白合成及体积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 维拉帕米能有效抑制高糖与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加欣片对酒精性肝病(ALD)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长期大剂量灌酒的方法复制大鼠ALD动物模型,取肝左叶相同部位组织一小块,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厚度8微米、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肝细胞的结构与病理改变.结果:肝加欣片可使ALD大鼠脂变肝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脂变面积明显减小,脂变程度明显减轻.结论:肝加欣片能够对抗大鼠长期饮酒引起的肝组织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的温度和存放时间对大鼠血糖值变化的影响.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不同温度、存放时间的血糖值.结果:放置2 h血清、血浆血糖值均出现明显的增高,其中20℃组持续升高达48 h;4℃组血糖值在放置6 h时达高峰,之后开始下降,至24 h时基本恢复到0 h水平;37℃组血糖值升高较前两组显著,放置6 h时的血糖值与其它两组相比出现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温度、存放时间对大鼠血糖值的变化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肠外翻模型观察川楝子提取物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段的吸收特征.方法:采用大鼠肠外翻模型,通过HPLC检测肠吸收液中川楝素(TSN)含量,计算吸收速率参数,以分析川楝素在肠道不同部位的吸收特征.结果:不同质量浓度的TSN在各肠段均为线性吸收,R2均>0.95,符合零级吸收;TSN的吸收速率常数均随川楝子提取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表现为被动吸收.川楝素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吸收较好,且无显著性差异,但在结肠处吸收较差.结论:TSN在肠道不同部位吸收均符合零级吸收速率,吸收形式可能为被动吸收.  相似文献   
20.
金铃子散不同配比方对大鼠肝药酶CYP450 3A4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金铃子散不同配比方对肝细胞色素P450 3A4(cytochrome P450 3A4,简称CYP 3A4)活性的影响,探讨其配伍规律。方法:按L9(34)正交表,设计9个不同配比组方。体外实验采用大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测定不同配比方对CYP 3A4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体内实验采用大鼠,口服给予金铃子散不同配比方5 d后注射探针药物睾酮,通过微透析探针采集肝脏部位样品,HPLC测定6-β-羟基-睾酮和原型物睾酮浓度,二者浓度之比作为CYP 3A4酶活性指标。结果:川楝子、延胡索单味提取物和配比方1~9体外对肝药酶CYP 3A4的IC50分别为(2.59±0.33),(0.87±0.30),(1.14±0.20),(1.00±0.13),(1.19±0.10),(2.33±0.15),(1.39±0.19),(1.14±0.20),(1.29±0.14),(1.43±0.32),(1.49±0.28)mg.L-1;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金铃子散不同配比方、川楝子和延胡索单味提取物处理组大鼠CYP 3A4的酶活性均降低,金铃子散配比方抑制CYP 3A4酶活性的强弱顺序:方1(方4)>方7>方2(方5)>方8>方3>方9。结论:不同配比方对CYP 3A4酶的活性均有影响,川楝子和延胡索配伍显示出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