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0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目的探讨脉络膜前动脉区梗死的病因、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2例CT证实的脉络膜前动脉梗死,针对病因进行CT、MRI、CTA及超声心动等检查,并对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2例患者中,未发现1例具有“三偏”症状,偏侧无力是最常见的症状。16例以TIA为前驱症状,尤其是上升型TIA。长期高血压、吸烟导致的小动脉病变是此类梗死的常见原因。结论脉络膜前动脉区梗死临床表现多样,典型的三偏症状少见,熟悉其临床特点,同时结合影像学检查是获得准确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慢性放射性脊髓病的临床特点及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慢性放射性脊髓病临床及MRI资料。结果本病临床症状多样,发病3个月内以感觉症状为主,多有Lhermite’s征;6个月后常有四肢轻瘫、不典型Brown-Sequard综合征。MRI特征:发病3个月内脊髓肿大6例,髓内多发点片状长T1长T2病灶,6个月后均显示脊髓萎缩;10例中有8例T1信号显示放射野。结论慢性放射性脊髓病表现多样,MRI检查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3.
中国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血浆中BDV-p24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检测博尔纳病病毒(BDV)对中国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和健康对照者感染的情况,探讨CFS与BDV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按美国CDC 1994年标准,搜集来自全国十一省市的CFS患者61例和健康对照73例,使用蛋白印迹法(WB)对其血浆进行BDV-p24抗体检测。结果 病例组有7例为阳性结果(11.48%),对照组均为阴性(0%),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0)。结论中国CFS患者存在BDV感染,病例组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FS与BDV感染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建立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感染胎鼠原代皮质神经元细胞模型。方法 取孕14~16d昆明小鼠皮质神经元进行细胞培养并感染HSV-Ⅰ。观察倒置光学显微镜下神经元形态变化,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二者的百分比。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观察正常及病毒感染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用特异性HSV-Ⅰ荧光抗体检测神经元受染情况,并利用MTT比色实验检测细胞活性。结果 原代培养神经元数量、形态良好。用阿糖胞苷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生长后,神经元纯度较高。培养3d时加入HSV-Ⅰ感染神经元,HSV-Ⅰ特异性免疫荧光反应阳性,受染神经元形态变化,活性降低。结论 HSV-Ⅰ可直接感染原代培养神经元细胞,为进一步研究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发病机制提供了较好的体外模型。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0EB病毒(EB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1(HSV-1)、柯萨奇病毒B组Ⅰ-Ⅵ型近期活动性感染和复发.缓解型多发件硬化(RR MS)复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4例RR MS患者和200名正常对照者血浆EB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柯萨奇病毒B组Ⅰ-Ⅵ型IgM抗体,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间上述病毒近期活动性感染率的差别,并对病例组病毒近期活动性感染者和无活动性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问EB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及柯萨奇病毒B组Ⅰ、Ⅱ、Ⅲ、Ⅵ型IgM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MS组和对照组间柯萨奇病毒B组Ⅳ型、Ⅴ型IgM抗体阳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34和0/200,P<0.05;2/34和0/200,P<0.05).病例组中任一病毒近期活动性感染者和无活动性感染者相比,其年龄、病程、发作次数、入院体温、血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糖皮质激素应用与否及EDSS分值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R MS患者复发期柯萨奇病毒B组Ⅳ型、Ⅴ型近期活动性感染率较高,但近期病毒活动性感染和症状的严重度无关,未发现EBV、CMV、HSV与RR MS复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成人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脑脊液以及辅助检查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成人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100%)患者均有头痛症状,61例(98%)有发热,48例(77%)有脑膜刺激征,1例患者出现左眼外展受限,2例患者出现癫痫发作.平均病程17 d,93%的患者病程短于30 d.80%的患者脑脊液初压增高,91%的患者白细胞数量增多.81%的患者蛋白含量增高,35%的患者氯化物在正常范围,65%的患者氯化物稍低,均高于110 mmol/L,94%的患者糖含量在正常范围.7例患者脑脊液以及血液柯萨奇病毒B组IgM抗体阳性,1例脑脊液EB病毒IgM抗体阳性.62例患者脑CT均无特异性发现,23例行脑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I)检查的患者中,有9例可见脑膜强化,强化部位多位于大脑半球.52%的患者存在脑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局部或散在慢波增多.结论 成人病毒性脑膜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半数以上患者脑脊液氯化物稍低,部分患者脑MRI可见脑膜强化.  相似文献   
57.
目的 通过检测颅内动脉血管壁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即刻早期(IE)基因的表达。研究HCMV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5份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死亡病例颅内动脉和20份死亡病例的正常颅内动脉,分别应用原位杂交和PCR方法检测动脉管壁中HCMVIE基因DNA。结果 两种方法均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组HCMVIE基因检出率较正常对照组高,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8,P=0.032),而且Ⅲ-Ⅳ级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高于Ⅰ~Ⅱ级动脉粥样硬化(P=0.027,P=0.009)。结论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壁中有HCMV存在,因此推测HCMV感染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及病变程度有关。HCMV IE基因的表达可能是血管组织病变的早期曲蛮.  相似文献   
58.
2007年8月在上海举办的全国第十届神经病学学术会议上,一位清癯矍铄的长者为大会做了《诺贝尔奖与神经科学》的专题报告,受到与会者的好评。他就是国内著名神经病学专家、神经生物化学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的薛启蓂教授。  相似文献   
59.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临床可能(可疑)克雅病(CJD)病例及其他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150份脑脊液标本进行14-3-3蛋白检测,对其临床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脑脊液标本中的14—3—3蛋白。结果:150份标本中共19例阳性,其中临床诊断CJD者(n=6),5例阳性;临床疑似CJD者(n=23),6例阳性;非CJD痴呆者(n=6),1例阳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n=7),3例阳性;其他病毒性脑膜脑炎、结核性脑膜脑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脑梗死各有1例阳性。结论:在临床诊断及疑似CJD病例中,脑脊液14—3—3蛋白检测是重要的实验室诊断手段;脑脊液14—3-3蛋白在CJD的诊断中强调病例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60.
2000年首次被人们发现的Olig基因是编码碱性-螺旋-环-螺旋(basic helix-loop-helix,bHLH)转录因子的一个亚家族,它参与了运动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化,在中枢神经系统(CNS)髓鞘形成和脱髓鞘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不同类别的胶质瘤中,Olig基因表达不同。此外,Olig基因还与脑缺血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