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5 毫秒
21.
肺栓塞的发病率及病死率越来越高,抗凝治疗作为肺栓塞的基石疗法尤其重要,近年来,多种新型抗凝药物不断涌现,现就抗凝药物在肺栓塞治疗中的应用及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2.
目的通过建立操作简便、成功率高、使用经济的急性肺血栓栓塞大鼠动物模型,掌握自体肺血栓栓塞动物模型的制备,检测自体肺血栓栓塞的持久性。方法采用自体血栓法复制急性肺栓塞动物模型,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检测相应生理生化指标,并于栓塞后3 h,5 h,7 h,24 h,1周处死大鼠,制作大鼠肺组织病理标本。结果栓塞组大鼠自血栓注入后迅速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心率增快等体征。栓塞组大鼠肺动脉压在栓塞后3 h,5 h,7 h,24 h分别为(27.79±4.24)mm Hg,(26.69±4.14)mm Hg,(25.00±6.49)mmHg,(24.54±3.87)mm Hg,与对照组大鼠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栓塞后1周组大鼠的肺动脉压为(21.05±4.37)mm Hg,与对照组大鼠比较未见明显升高(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气分析提示持续性低氧血症,栓塞后24 h氧分压(83.10±3.75)mm H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1)。栓塞后1周氧分压为(91.22±1.93)mm H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后各时间点肺组织病理标本均提示肺小动脉有扩张充血,肺泡萎陷,肺间质水肿并可见大量红细胞漏出。栓塞后1周肺组织病理标本提示肺动脉内未见明确血栓。结论自体血凝块在持续性大鼠肺栓塞模型的研究中是有限的。今后肺栓塞动物模型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建立持久固定肺栓塞模型。  相似文献   
23.
肺血栓栓塞症252例临床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E)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PE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52例通过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无严重基础心肺疾病、符合PE诊断标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治疗3个月后复查的32例患者进行随访,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心脏超声各项心血管参数和Qanadli栓塞指数(PAQI)的变化.结果 在确诊的252例PE患者中,吸烟为重要的危险因素,占44.84%;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所占比例较大,为84.13%;PE多发生于老年人[64.00(19.75)岁];当PE患者循环功能受到影响时,血压下降、呼吸急促、脉搏增快;D-二聚体<5000 mg/L时不能排除PE.治疗3个月后复查的32例PE患者PAQ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0.05(0.18)比0.39(0.44),P<0.01],而治疗前后心血管参数无明显变化.结论 PE临床症状变化多样,老年、吸烟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警惕PE的可能;经抗凝治疗3个月后,PE造成的心脏形态变化未恢复.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肝移植病人围术期影响呼吸功能的因素,以及对低氧血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0-06/2002—02我院5例原位肝移植(OLT)的临床资料。对肝移植病人围术期发生的呼吸功能不全的原因进行分析。评价OLT围术期的低氧血症的氧治疗措施。结果 围移植期存活4例,死亡1例。术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感染、急性排斥反应、肾衰等。结论 减少外科手术并发症是提高肝移植手术成功率以及长期存活的关键.呼吸“泵”衰竭是术后低氧血症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有效的氧疗和机械通气是治疗肝移植病人术后并发症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5.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对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肺动脉压力进行估测,探讨肺动脉高压在急性肺栓塞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2014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急性肺栓塞的患者7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肺动脉高压组(30 mm Hg)及肺动脉高压正常组(≤30mm Hg),其中肺动脉高压组40例,肺动脉压力正常组37例,对两组间危险因素、危险分层、临床表现、血生化指标、预后进行比较;结果肺动脉高压组与肺动脉压力正常组相比,年龄偏大,危险因素中基础疾病相对较多,P0.05;肺动脉高压与危险分层之间密切相关,P0.01;肺动脉高压的程度与肺栓塞面积相关,P0.05;肺动脉高压组比肺动脉压力正常组NT-pro BNP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Pa O2和Pa CO2低于肺动脉压正常组,P0.05;心电图改变中肺动脉高压组出现T波倒置及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肺动脉压正常组,P0.05;肺动脉高压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临床症状中出现咯血、晕厥的概率明显高于肺动脉压正常组,P0.05;结论肺动脉高压在急性肺栓塞中与年龄、基础疾病、肺栓塞面积有关系,它在急性肺栓塞严重程度、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中有一定的价值,可以作为一项有意义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26.
<正>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致肺功能进行性下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COPD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造成了严重的医疗负担,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我国40岁以上人群COPD总体患病率为8.2%[1]。WHO报导2030年COPD将成为世界第三大致死疾病[2]。COPD作为呼吸系统常见病及多发病,目前确切的病因仍不清楚,认为发病与多个基因变异及环境因  相似文献   
27.
随着医学的发展,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以及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等疾病,真菌感染病人的数目较前明显增加,且深部真菌感染的死亡率较高.台湾一项研究表明台湾地区过去10年中,真菌感染越来越多,有ICU病房的患者真菌感染死亡率比无ICU病房的医院要高[1].在刘又宁的大型回顾性调查中,肺念珠菌病的病人,经过积极治疗后好转或者痊愈的只占到48.2%,49.3%的病人死亡 [2].正是由于其较高的死亡率,真菌感染越来越受到临床上的重视.  相似文献   
28.
慢性阻塞性肺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致肺功能进行性下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COPD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造成了严重的医疗负担,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我国40岁以上人群COPD总体患病率为8.2%[1].  相似文献   
29.
经皮细针穿刺治疗肝囊型包虫病22例初步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1月至11月期间,我科依照WHO有关人体包虫病治疗指导纲要推荐的穿刺治疗包虫病方法(简称PAIR),在麻醉科医师监护下,由B超定位引导细针(内径0.6~1.3mm)穿刺治疗了22例肝囊型包虫病患者共计26个包虫囊。经过7~18个月的临床随访,结果:(1)包虫囊消失或小于1cm者占31%,囊包虫缩小65%以上者31%包虫囊缩少40%~50%者占38%;(2)其中5例患者置管外引流2周至3个月不等,拔管后情况良好。4例穿刺证实为包虫术后残腔。穿刺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丙硫咪唑(albendazole),每日每公斤体重10~15mg。穿刺前用药3~5d,穿刺后酌情用药1~3个月,每3个月进行B超随访至少2年。初步结果表明:在严格掌握穿刺适应证条件下,PAIR可作为一种经济、有效、创伤小的治疗手段,尤其对有多次手术史的肝包虫病患者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系统评价N-乙酰半胱氨酸(富露施,NAC)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2年第12期)、EMbase(1974.1~2012.7)、PubMed(1966.1~2012.7)、CHEST(1995.1~2012.7)、CNKI(1994.1~2012.7)、CBM(1978.1~2012.7)、VIP(1989.1~2012.7)和WanFangData(1995.1~2012.7),查找NAC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与单用糖皮质激素比较治疗IPF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7个RCT,26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NAC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在改善患者PaO2值[SMD=0.82mmHg,95%CI(0.30,1.35),P=0.002]和DLco值[SMD=0.59mmHg,95%CI(0.16,1.03),P=0.008]方面优于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NAC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在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方面也明显优于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56,95%CI(1.26,1.92),P〈0.0001]。结论NAC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可明显改善IPF患者PaO2、DLco及咳嗽、活动后呼吸困难、紫绀、Velcro哕音等临床症状。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开展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