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7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用倍他乐克结合常规治疗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与常规治疗比较,倍他乐克组效果迅速、肯定,副作用少。倍他乐克作用机制为通过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少血浆肾素的释放以及阻滞儿茶酚胺的血小板聚集作用来减少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从而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肌梗塞发生率。  相似文献   
22.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病例摘要 1.1 病史 患者女性,12岁,因“发热4天,少尿3天,胸闷、呼吸困难13小时”入院。 患者于2003-07-14上午出现咽痛、腹痛、腹泻,伴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41℃,大便呈黄色、不成形,无脓血,3~4次/d,无流涕、咳嗽、咳痰、咯血,无皮肤出血点,在当地诊所给予青霉素静脉滴注,无效。当晚22:00出现意识丧失,当时无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无大、小便失禁,数秒钟后意识自行恢复。7月15日辅助检查提示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正常,白细胞7.3×109/L,中性粒细胞0.78, ALT3728 U/L, AST 3589U/L, SCr 377mmol/L, BUN 19.9mmol/L, 血清Alb 36.4g/…  相似文献   
23.
介绍电子健康档案(EHR)和电子病历(EMR)的概念及其医疗应用,从横向研究、病例对照及前瞻性研究、精准医学研究3方面阐述目前国内外应用EHR/EMR数据进行慢性病防控的临床研究现状,为更好地应用医疗大数据进行医学研究做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4.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主要生物学作用体现在对血压和水、电解质的调 控上。近年来的研究表明,RAS参与造血调控,其主要活性物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促进红系造 血,而其受体拮抗剂(ARB)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抑制红系造血。  相似文献   
25.
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全球糖尿病(DM)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总人口的2.6%.而无论是l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30%~40%的患者可出现肾脏损害,即"糖尿病肾脏疾病"(DKD).  相似文献   
26.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RPGN)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但是病情发展迅速,几周甚至几天内肾功能急剧减退。病理改变特征为肾小球球囊的大部分被新月体充斥,故称之为新月体肾小球肾炎。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间期动态血压节律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8例老年MHD患者,均于透析间期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同时完善血液生化指标和心脏超声检查。根据动态血压监测中夜间收缩压下降率情况将患者分为2组:血压节律正常组和血压节律异常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血液生化指标、动态血压参数、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MHD患者透析间期血压节律的影响因素。结果(1)血压节律异常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对称性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左室质量指数高于血压节律正常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甲状旁腺激素、对称性动念动脉硬化指数、左室肥大是动态血压节血律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继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动脉硬化、左室肥大是老年MHD患者透析间期动态血压节律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8.
29.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多肽,受体和结合蛋白在免疫调节和免疫发育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逆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mRNA水平观察正常成人和新生儿淋巴细胞静脉息和PHA刺激不同时间IGFs及其受体,结合蛋白基因的表达。结论IGFs可能通过参与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免疫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浓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再入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在我院首次诊断CKD 5期并开始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两次或两次以上入院的患者,并选取同期未再入院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进入血透时的年龄、性别、ESRD的病因,血红蛋白(Hb)的浓度,发生再入院时的间隔时间、原因,以及再入院的Hb浓度.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发生再入院的患者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35岁~84岁,平均(65.81±11.83)岁;初次诊断ESRD时患者Hb的浓度为(71.83±16.74)g/L.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37岁~83岁,平均(63.52±13.21)岁;进入血透时Hb浓度为(69.29±18.86)g/L.分析再入院时的时间间隔为(11.76±7.81)月,再入院的原因为心功能不全,感染,脑梗死、脑出血、心绞痛、消化道出血、动静脉内瘘处阻塞.再入院时患者的Hb浓度为(75.83±17.39)g/L,对照组为(90.64±15.32)g/L.经统计学分析提示,Hb每下降1 g/L,患者发生再入院的相对危险性就增加5%.结论:贫血的存在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再入院的频率和时间间隔.临床应积极纠正血透患者的贫血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