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对火硝制石决明的炮制品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参照《中国药典》一部附录中有关项目的检查方法,对火硝制石决明的炮制品进行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理化鉴别、重金属、砷盐进行检查。结果:经过对不同批次炮制品的检测,取得了上述各项指标的客观数据。结论:初步确定大石决明总友分限量为57.0%,酸不溶性灰分限量为29.9%;小石决明总灰分限量为55.4%,酸不溶性灰分限量为15.7%;重金属限量定为大石决明不得超过百万分之二十,小石决明不得超过百万分之十;大石决明含砷量不得超过百万分之四,小石决明含砷量不得超过百万分一。为蒙药火硝制石决明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鄂尔多斯高原分布的8种锦鸡儿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ISSR技术进行研究。结果8种锦鸡儿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很高,达100%,表明它们的遗传多样性很丰富。但是在种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藏锦鸡儿、柠条锦鸡儿、狭叶锦鸡儿、荒漠锦鸡儿和中间锦鸡儿的遗传多样性较高,甘蒙锦鸡儿和秦晋锦鸡儿较低,短脚锦鸡儿最低。此结果与Nei′s基因多样度和Shannon信息指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一致。根据非加全算术平均聚类法以及ISSR特征图谱可以将不同种区分开来。结论ISSR分子标记可很好地用于锦鸡儿物种的分子鉴定和遗传背景研究,其结果为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和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多裂叶荆芥进行生药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及紫外吸收光谱等方面的研究,为该药材的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和辉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和完善和辉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利用盐酸-镁粉反应鉴定沙棘中的总黄酮;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丹参中的丹参酮ⅡA、荜茇中的胡椒碱以及制大黄中的大黄素分别进行鉴别;使用HPLC测定制剂中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 盐酸-镁粉反应呈阳性;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丹酚酸B在0.2029~1.622 9 μg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3%,RSD为1.73%。结论 建立和完善的质量标准具有简便、可行、重复性好的特点,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采自不同产地的11批次石榴皮样品建立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21个色谱峰为共有峰,测定了石榴皮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利用灰色关联度结合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建立一种新型石榴皮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甲醇-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11批次石榴皮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采用HPLC测定石榴皮中没食子酸、安石榴苷和鞣花酸的含量;利用灰色关联结合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指纹图谱和化学成分进行量化数据处理。结果 建立的11批次石榴皮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良好,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S5(江苏)、S1(四川)、S3(河北)和S8(安徽)的药用价值更好;通过聚类分析发现11批次石榴皮的药用价值可分为5类,其中S5(江苏)为第一类,S7(陕西)和S8(安徽)为第二类,S1(四川)、S2(江苏)、S3(河北)分为第三类,两种分析结果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同时判别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聚类分析的结果,分析结果科学严谨。结论 HPLC指纹图谱结合灰色关联度与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对11批次不同产地的石榴皮进行质量评价,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石榴皮药材内在质量的综合评价,为石榴皮适宜产地的优选及其质量控制方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香草醛( vanillin)是一种重要的天然产物,具有镇静、催眠、止痛、抗癫痫等生物活性,希夫碱是具有抗炎、杀菌作用的亚胺类化合物。此项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找到兼有香草醛的活性和希夫碱功效的化合物,筛选具有镇静、抗癫痫、抗癌的药物。方法:以葡萄糖、香草醛为原料经过乙酰化,溴代等步骤合成了中间体四乙酰葡萄糖香草醛苷,然后与对甲苯胺反应。结果:合成了目标化合物V。结论:对目标化合物V用元素分析( PE 2400)、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 HNMR)、进行结构表征,分析证实所合成的化合物与预期结构一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内蒙古医科大学生药学课程在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阐述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具体建设方法和措施,以期通过课程建设,提高生药学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药学人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合成一种兼有香草醛活性和希夫碱功效的化合物,筛选具有镇静、抗癫疒间、抗癌的药物。方法用葡萄糖、香草醛为原料,经过乙酰化、溴代等步骤合成了中间体四乙酰葡萄糖香草醛苷,然后与对氯苯胺反应。结果合成了目标化合物Ⅳ。对目标化合物Ⅳ用IR、1HNMR、MS进行结构表征,分析证实所合成的化合物与预期结构一致。结论依据药物拼合原理,可以对香草醛进行结构改造和修饰,合成其希夫碱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日益加重,成为人类健康的一大难题。骨质疏松的发生一般由多种复杂的代谢途径共同作用,因此在常规防治中仅仅对单一靶点或途径进行监测难以精准把控。代谢组学是快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通过分析机体代谢物寻找疾病发生机制,在骨质疏松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代谢组学研究中,样本的选择、前处理方式、检测仪器以及数据的处理方法等都趋于多样化,不同的研究对象都有适宜的研究方法。通过代谢组学研究发现,骨质疏松疾病主要由于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以及微生物群代谢等存在不同程度的紊乱,其中的关键化合物可作为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但单一组学的研究依然存在片面性,获得多维骨质疏松致病机制信息需要应用多组学结合的多维研究方式。在科学仪器快速发展、数据整合领域前景广阔的生物信息学时代,代谢组学在骨质疏松中的研究依旧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文冠木超微饮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以表儿茶素为对照品进行薄层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文冠木超微饮片中主要活性成分表儿茶素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重复性好;表儿茶素含量为0.44% ~2.21%(平均0.83%).结论 所用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蒙药文冠木超微饮片的内在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