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52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支气管腔内放疗治疗肺癌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支气管腔内后装近距离腔内放疗的方法、剂量和疗效。方法:用导丝导入法行支气管腔内放疗,可达亚段支气管。参考点20mm,单次剂量6-7GY,5-7日/间隔,2-4次/人。治疗中央型肺癌(均侵犯支气管)76例212人次。结果:病灶消失22例,缩小39例,稳定12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85.5%。起效时间均短于3周。结论:支气管腔内后装放疗是治疗腔内肿瘤及缓解伴随症状的有效方法。疗效及起效优于外照射和化疗。对复治患者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12.
临床上,盆腔淤血综合征多数采用保守疗法,及个别病例选择手术治疗。该病主要由于盆腔静脉淤血引起淋巴管或神经纤维而产生疼痛。静脉淤血形成淤滞影响血流运行;影响到神经血管甚至波及整个生殖器官以及、乳房等部位。患者出现腹部坠痛,月经紊乱,乳房胀痛,腰骶酸痛,神疲乏力等体征。近年来我院多采用中西结合用药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通过补中益气、活血化瘀用药,达到了标本兼治的效果,结合理疗康复配合,收效满意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调查和分析云南西南部山地农耕区蚤类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及其与人间鼠疫的关系,本文以云南西南部家鼠鼠疫疫源地中的耿马、临沧、陇川、龙陵、盈江、梁河、腾冲和云龙8县市为调查研究的空间范围,对各县市多个乡镇农耕区进行小型兽类及寄生蚤类的调查取样,所获蚤类数据进行群落组织水平的测定和统计学处理,就当地蚤类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与人间鼠疫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显示,(1)共捕获小型兽类2890只,隶属于7科19属35种;共采集宿主寄生蚤类2840只,隶属于6科16属27种.其中,印鼠客蚤(44.26%)和缓慢细蚤(20.39%)为数量上的优势种,偏远古蚤(8.56%)、长形病蚤(7.71%)和泸水栉眼蚤(6.76%)3蚤种数量相对较多,为当地的优势种,而其余的蚤种数量都相对较少;(2)蚤类水平分布和海拔分布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均可聚为3类,它们整体反映了各调查样区或取样地点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和气候环境条件对农耕区蚤类群落和物种的组成、分布具有重要影响;(3)蚤类的Cody指数(β-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增加呈先逐步降低,后再升高的趋势,Sorenson指数随海拔增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分布格局,它们整体反映了滇西南山地农耕区蚤类群落和物种的组成与区系分布在2000~2500 m较高海拔的区域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4)蚤类的物种丰富度(γ-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带变化规律总体呈现了随海拔升高呈先增高后降低的偏单峰分布格局,最大峰值出现在海拔1500~2000 m间,即在云南3类不同气候温层农耕区中,以中暖层气候农耕区蚤类物种丰富度最高;(5)蚤类的物种多样性指数(α-多样性)以腾冲市最高(1.9178),其他依次为梁河(1.6425)、云龙(1.6391)、陇川(1.5071)、龙陵(1.4948)、盈江(1.4778)、临沧(0.9402),而最低为耿马(0.2753);(6)蚤类的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生态优势度和总蚤指数与人间鼠疫病例构成比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物种多样性、均匀度与人间鼠疫均呈显著负相关,而生态优势度与人间鼠疫呈显著正相关;但总蚤指数与物种多样性、均匀度、生态优势度、物种丰富度和病例构成比均不相关.结果 表明,在蚤类物种多样性、均匀度高而生态优势度较低的区域,人间鼠疫发生率较低或未发生鼠疫,反之,人间鼠疫的发生率则较高;(7)优势种印鼠客蚤物种多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与人间鼠疫的发生与否和流行强度之间都具有重要关系.结果 表明滇西南家鼠鼠疫疫源地农耕区蚤类物种多样性和优势种印鼠客蚤物种多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特征与当地人间鼠疫的发生与否、流行强度都存在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采用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对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HSCT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标准将受者分为确诊组、临床诊断组、拟诊组及非IFI组,应用统计软件分析GM试验的各项评价指标,发生IFI的危险因素,以及抗真菌治疗的疗效及其与GM试验的相关性.结果 113例受者中,GM试验阳性共有45例,总阳性率39.8%(45/113);确诊和临床诊断IFI的39例受者中,GM阳性31例(79.5%).GM试验的敏感性为79.5%,特异性为86.2%,假阳性率13.8%,假阴性率20.5%,阳性预测值79.5%,阴性预测值86.5%,诊断符合率83.5%,Youden指数0.66.另外,发现GVHD、粒细胞缺乏及既往有真菌感染病史是发生IFI的危险因素,而原发病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两组IFI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真菌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52.7%,其中确诊和临床诊断IFI者的有效率为66.7%,治疗前GM阳性者在治疗后GM值有明显的降低(P<0.05),且GM检测阳性者开始治疗的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结论 GM试验对HSCT后IFI具.有较好的早期诊断价值,动态监测GM水平变化可以作为评价抗真菌治疗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水富市小兽与其体表蚤类的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为鼠传疾病的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5月在水富市4个乡镇海拔在300~1 500 m的居民区、农耕地和林地3种生态环境,选取8个样区,用笼夜法和5 m夹线法捕获小兽,梳捡其体表寄生蚤,对小兽和蚤分类鉴定,并计算群落生态学指标。结果 共捕获小兽140只,隶属于2 目3 科 8 属11 种,优势种为针毛鼠(35.00%)、北社鼠(10.71%)和中国鼩猬(10.00%)。居民区、农耕区和林区的捕获率分别为1.56% 、6.03%和1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4,P<0.001),在3种生态环境中,居民区的小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相对较小,而生态优势度高于其他两种生境,农耕区和林区小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均无明显区别。小兽物种丰富度在1 000~1 500 m海拔带最高为8种,3个海拔梯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在1.588~1.839,均匀度指数在0.764~0.945,生态优势度在0.172~0.271,3个海拔带小兽捕获率分别为4.36% 、4.43%和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98,P<0.001)。共检获寄生蚤41匹,隶属于4科5属7种,优势种为缓慢细蚤(36.59%)和近端远棒蚤二刺亚种(30.77 %),平均染蚤率为15.71%,总蚤指数为0.29。林区的寄生蚤物种丰富度最高为4种,居民区蚤指数最高为1.357。在不同生境和不同海拔带中,寄生蚤生态优势度均较低,在0.396~0.769之间。结论 水富市小兽与其寄生蚤生物多样性不高,鼠密度和蚤指数相对低,可能与当地生态环境比较单一有关。进一步开展小兽及其体表蚤类等媒介监测对相关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由一个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改变。传统的生物医学往往重视药物和手术治疗,轻视心理治疗,重视躯体功能治疗,轻视身心整体治疗。加强心理治疗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临床医疗工作的新要求。临床心理医疗对疾病的发展、治疗以及康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同步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加顺铂(TP)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53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依据患者所选治疗方法的不同,贝伐珠单抗+TP化疗25例为对照组,SBRT+贝伐珠单抗+TP化疗28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对比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对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生存率。 结果观察组临床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EA、CYFRA21-1均降低(P<0.0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观察组存活率分别为75.00%、92.31%,两组的存活率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BRT同步贝伐珠单抗联合TP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患者可提高临床控制率、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1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8例非冠心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I/D多态性及血管紧张素原T174M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及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病例组和对照组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总体分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联合基因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DD基因型 血管紧张素原174MM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具有该联合基因型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比数比(OR=8.467)明显高于单独具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DD基因型(OR=2.558)或血管紧张素原174MM基因型(OR=6.176)者。结论血管紧张素原T174M基因多态性中M等位基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I/D基因多态性基因中的D等位基因是中国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时具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DD型及血管紧张素原174MM型发生冠心病的相对风险显著高于单基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DD型及单基因血管紧张素原174MM型。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评价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在手足口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 PubMed、Cochrane Library、CNKI,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3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1个RCTs,共 2 071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药常规疗法组比较,中药注射剂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提高总有效率 [OR=2.88,95%CI(1.62,5.10),P=0.000 3]、缩短退热起效时间 [MD=-8.10,95%CI(-11.77,-4.42),P<0.000 1]、缩短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MD=-16.63,95%CI(-22.68,-10.59),P<0.000 01]、缩短手足皮疹消退时间 [MD=-29.57,95%CI(-47.18,-11.95),P=0.001];在不良反应发生率、重症转化率上,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一定的优势,可在临床推广使用。但现有高质量文献不多,因此本研究最终纳入文献数量较少,未能对3种中药注射剂之间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需要更多设计严谨的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双盲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