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9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45篇
医药卫生   186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新疆紫草颗粒剂与汤剂对药物流产效果影响的比较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比较新疆紫草颗粒剂与紫草汤剂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48例妊娠38-45 d、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随机分成3组,各组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时分别加服紫草颗粒剂或安慰剂或紫草汤剂,对3组的流产效果、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等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紫草颗粒剂组和汤剂组的完全流产率(97.74%、97.70%)、平均出血时间(12.0±4.1 d、12.7±3.8 d)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且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91.90%、14.3±4.8 d)(P均<0.05)。3组药物流产后月经恢复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但紫草汤剂服用时有明显异味。结论: 紫草颗粒剂祛除了紫草的异味,服用方便,对其提高药物流产疗效与紫草汤剂相同,有必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体外的采集、培养和扩增,探讨MSC肌源性分化的条件和能力.方法选择杂种妊娠犬11只,采集适量脐带血,常规分离后获得单核细胞,分别接种于不同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和体外传代扩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脐血MSC表面抗原的表达;5-氮杂胞嘧啶核苷(5-aza)诱导处理脐血MSC,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及肌源性标记物的表达.结果犬脐血MSC在IMDM中生长良好,增殖迅速,每传一代细胞扩增2 ~ 3倍,传至7代后细胞可扩增1.5×102 ~ 2.0×103倍;脐血中包含破骨细胞样和纤维母细胞样贴壁细胞,后者CD29和CD71表达阳性,CD11a、CD11b和CD34表达阴性;脐血MSC在10 μmol/L的5-aza诱导3周后体积延长,与邻近细胞形成连接,并表达肌节性肌动蛋白和结蛋白,与阳性对照结果相似.结论脐血MSC是存在于脐血中的一类不同于造血干细胞的原始细胞,在体外可大量扩增,在诱导剂的作用下向肌源性定向分化.  相似文献   
83.
我院儿科2003年7月~2004年2月共收治腹泻患儿79例,用胡萝卜治疗疗效尚佳,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4.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于2003年3~12月对57家已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的企业进行监督核查.  相似文献   
85.
Luschka关节对下颈椎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试Luschka关节在仿生理状态脊柱功能单位(functiona lspinal unit,FSU)伸、屈活动时对下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自外伤致死新鲜尸体下颈段截取32个脊柱功能单位(FSU),随机抽样,将32个标本均分Ⅰ、Ⅱ两组,Ⅰ组切除双侧Luschka关节,Ⅱ组保留Luschka关节,两组标本分别进行力学测试,根据White下颈椎临床不稳诊断评分标准,研究Luschka关节对维持下颈椎稳定性影响。结果:Luschka关节具有限制椎体向侧方移位(P〈0.05)及在下颈椎生理范围伸、屈活动时限制上椎体向侧方移位(P〈0.05)和旋转(P〈0.01)的作用。结论:Luschka关节对下颈椎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Luschka关节是下颈椎维持稳定的重要结构。  相似文献   
86.
腹腔镜辅助胆道冲洗治疗浓缩胆栓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胆囊造瘘胆道冲洗治疗浓缩胆栓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2003年1月~2005年2月手术治疗新生儿浓缩胆栓综合征10例.所有病例在腹腔镜辅助下行胆囊造瘘术,术中注入38%泛影葡胺作胆道造影.术后第1周每天经套管用10~20 ml生理盐水冲洗胆道.根据胆汁引流情况及术后胆红素的下降情况,以后每2~3d冲洗1次.套管留置时间2周~1个月.结果 10例术中胆道造影均证实为浓缩胆栓综合征.术中术后分别冲洗,术后0.5~2个月后胆红素和肝功能指标较术前有明显下降.结论 腹腔镜下胆囊造瘘胆道冲洗是治疗浓缩胆栓综合征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比较腹壁牵引法与CO2气腹法两种幽门环肌切开术的优缺点,探讨腹壁牵引法幽门环肌切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3月至2007年9月,我院普外科收治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病例66例,其中21例行腹壁牵引法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45例行CO2气腹法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比较两组患儿术中血气分析及生命体征监测的各项指标、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 CO2气腹法组气腹10 min后,pH值、PCO2、HCO3-浓度较气腹前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P、HR较术前有升高,但差异尤统计学意义(P0.05),SPO2改变不明显.腹壁牵引法组在Veress针穿刺10 min后各个指标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手术用时及术后偶发呕吐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呼吸道感染发生比例、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壁牵引法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较传统气腹法腹腔镜手术更简便、经济,并发症相对少,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随着癌症患者数量的增多,癌性疼痛也越来越多。据资料统计,87%的癌症患者在病程进展到中期以后出现中等程度或剧烈疼痛。因此,探索新的药物和方法用于癌症止痛是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从《中医肿瘤学》中精心筛选了以白花蛇舌草、马钱子等十几味中草药组成的复方白马散外敷用于抗癌止痛,取得明显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病例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30例正常者空腹取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血浆vWF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其hs-CRP血浆浓度,按原发性高血压分期分组。结果高血压Ⅰ,Ⅱ,Ⅲ期患者vWF含量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有冠心病、糖尿病者vWF,hs-CRP水平显著增高,经系统治疗后,患者vWF含量及hs-CRP水平较发病时显著下降。结论vWF是血管内皮受损的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是组织损伤、炎症反应的标志,高血压患者存在内皮细胞受损及炎症反应,内皮细胞受损及炎症反应程度与病情正相关。系统治疗对稳定原发性高血压病情有利。  相似文献   
90.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优化围手术期方案的理念,在成人外科中的应用已较为成熟,而在小儿外科中的应用甚少。总结成人ERAS中的成功经验,根据现有关于小儿外科ERAS的研究成果,分析小儿外科ERAS的自身特点,并提出小儿外科ERAS的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为制定小儿外科ERAS指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