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0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自体下颌下腺游离移植治疗干眼症的显微外科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自体下颌下腺移植术中显微外科相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总结7例下颌下腺移植术中供区受区血管的特点、下颌下腺导管的处理以及显微外科技术应用特点。结果 第1例出现静脉回流障碍,一部分腺体坏死;其余6例血液循环好,腺体存活;所有7例的颞浅静脉细小,血管壁薄,管径截面积与下颌下腺静脉相差3~5倍,吻合难度大;7例中6例用鱼嘴状吻合口,1例对管径大的静脉做缩窄缝合解决了口径不匹配问题;6例预先作颞部皮肤扩张以扩大受区的容量,这对维持下颌下腺移植术后的正常血液循环有重要作用。结论 下颌下腺静脉和颞浅静脉的正确处理和吻合质量是手术的难点和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2.
Vogt-小柳原田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瑜  沙翔垠  黄娟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6):1893-1894
目的:探讨Vogt-小柳原田病的临床表现、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特点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58眼)Vogt-小柳原田病的临床表现、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特点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结果:所有Vogt-小柳原田病的患者均表现视力下降、视网膜水肿,部分患者出现眼外症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有独特的表现,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视力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和糖皮质激素的早期合理应用对Vogt-小柳原田病的诊断及预后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以案例为中心的教学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案例为中心的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典型案例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相干光断层扫描(OCT)观察鼠眼短暂缺血后的视网膜改变.方法 选取实验动物12只,随机作为鼠眼短暂缺血组和正常对照组(各6只),行OCT检查以观察鼠眼短暂缺血与正常鼠眼的视网膜改变.结果 短暂缺血组的6只大鼠鼠眼均显示视网膜厚度增加,神经上皮层的反射性增强;OCT检查显示鼠眼短暂缺血组平均视网膜厚度为(205.50±9.95).μm,正常鼠眼组为(186.17±3.49)μ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489,P<0.01).结论 构建了鼠眼短暂缺血视网膜改变的实验模型,并由OCT观察改变情况,对今后利用动物进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鼠眼短暂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实验动物24只,随机分为4个组:鼠眼正常组、短暂缺血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每组各6只,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llce tomography,OCT)检查以观察其视网膜改变。结果4组鼠眼视网膜厚度的OCT检查结果,进行两者均值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短暂缺血组与正常组(t=4.489,P〈0.01);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与短暂缺血组(t=3.366,P〈0.01);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t=6.765,P〈0.01)。而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与正常组(t=1.939。P〉0.05);生理盐水对照组与短暂缺血组(t=0.579,P〉0.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短暂缺血组还显示神经上皮层的反射性增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则比短暂缺血时的鼠眼神经上皮层反射性有所减低;而上述类似改变在生理盐水对照组则不明显。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可能有助于提高短暂缺血大鼠视网膜血流灌注。避免产生永久的视力损害。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最佳美容效果的翼状胬肉切除方法。方法将本院住院接受翼状胬肉切除和结膜瓣转移手术的病人206例(263眼)随机分为A和B两组,A组92例(120眼),接受翼状胬肉根治手术,即翼状胬肉切除和结膜瓣转移术联合球筋膜广泛切除和翼状胬肉残留的球结膜尽量切除术;B组114例(143眼),仅翼状胬肉切除和结膜瓣转移术,手术后随访24个月,统计翼状胬肉术后美容效果差的(复发和再生长)眼数的发生率,以观察美容效果。结果 A组美容效果差的眼数为17,发生率为14.17%;B组美容效果差的眼数为87,发生率为60.84%,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9.45,P〈0.005)。结论翼状胬肉根治切除手术的美容效果明显优于仅翼状胬肉切除和结膜瓣转移术。  相似文献   
87.
目的建立短暂全脑缺血的成年大鼠视网膜微循环缺血模型。方法选取实验动物为Wistar雄性大鼠5只,采用Pulsinelli经典的大鼠四血管结扎模型,烧灼双侧椎动脉后,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缺血10 min后解除夹闭的缺血装置,恢复脑血流。对成活大鼠模型制成后,经麻醉、散瞳,行眼底荧光造影和病理形态检查,观察成年大鼠短暂全脑缺血的视网膜改变。结果全部5只短暂全脑缺血实验大鼠均显示视网膜微循环缺血,缺血大鼠眼底荧光造影:视网膜血管放射状充盈不完全;病理形态改变:视网膜血管不同程度充血,视网膜节细胞层少数细胞胞浆空泡变性。结论构建了视网膜微循环缺血实验模型,为今后临床药物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分析97例化脓性眼内炎细菌及真菌培养结果,探讨常见致病菌及其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有效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97例经临床诊断为化脓性眼内炎患者的玻璃体液进行常规细菌及真菌培养,鉴定菌株种类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玻璃体液标本细菌检出率为55.7%.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24.1%).对头孢哌酮、万古霉素敏感率高.结论 化脓性眼内炎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菌(51.8%).大部分致病菌对头孢哌酮、万古霉素敏感.早期玻璃体液培养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89.
[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再生长和复发的翼状胬肉切除方法。方法 本院住院接受翼状胬肉切除和结膜瓣转移手术的病人206例(263眼),手术后随访3—69月,平均18.6月,观察翼状胬肉手术后再生长和复发开始发生的部位。结果263眼中发现82眼翼状胬肉再生长, 22眼复发,共104眼,其中101眼生长和复发起始部位在上下结膜瓣缝合连接处原翼状胬肉的残留结膜,占97.1%,仅3眼复发起源于角膜缘,占2.9%。结论 翼状胬肉手术后的再生长和复发绝大多数起始于结膜瓣缝合连接处,因此翼状胬肉手术转移结膜瓣缝合要求对合严密。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最佳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选择眼科门诊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86例104只眼新生儿(足月)泪囊炎患儿,分为1~5月,6~12月,大于12月三组分别观察,治疗方法是按摩泪道,冲洗泪道,探通冲洗泪道.治疗时机是看患儿的实际情况,短时间保守治疗无效后,即给予泪道探通冲洗.结果 只要确诊为新生儿泪囊炎,连续冲洗2次未通畅者或冲洗后分泌物缓解,年龄1个月者可考虑行泪道探通术.泪道探通治疗新生儿洞囊炎痊愈率为93.27%.1~12月治愈率比大于12月龄的患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洞囊炎年龄越小手术治愈率越高,就诊后短期(可以小于1周)保守治疗无效,可以行泪道探通冲洗.早期探通治疗,是治愈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