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17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81.
脊髓损伤可引起不可逆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本文着重介绍造成脊髓损伤的分子机制,并探讨目前脊髓损伤修复的2个有前景的治疗方向:移植周围神经组织为中枢神经再生提供"桥梁"及移植干细胞重建神经环路。两种方法相结合或能给轴索生长提供基质,同时替代损伤的神经元,使轴索重新髓鞘化,最终获得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行荧光血管造影(indocyanime green angiography,ICGA)在烟雾病搭桥手术中的应用,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7月行颞浅动脉一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的24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均行ICGA检查。结果ICGA发现吻合口狭窄3例,根据造影结果对吻合口进行调整,术后通过复查cT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均显示吻合血管通畅。结论ICGA可以及时有效地判断吻合血管通畅与否,指导手术医师术中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83.
丁冬梅  张振海  蒋艳荣  孙娥  汪晶  贾晓斌 《中草药》2014,45(10):1398-1401
目的 探索丹参酮ⅡA喷雾干燥粉体的药剂学性质。方法 采用喷雾干燥法处理丹参酮ⅡA,并运用比表面积测定法(BET)、扫描电镜法(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等方法对丹参酮ⅡA粉体进行分析,考察其体外溶出度和稳定性。结果 BET结果显示经喷雾干燥处理后的丹参酮ⅡA具有较窄的粒径分布范围及较大的比表面积;XRD和DSC分析结果显示部分丹参酮ⅡA已转变为非晶形式;在8 h丹参酮ⅡA的累积溶出度为85.2%。结论 喷雾干燥方法处理丹参酮ⅡA有利于提高药物体外溶出度,为难溶性药物口服给药制剂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D)联合血液灌流(HP)对尿毒症患者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DRA)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5年以上尿毒症并发DRA患者,先给予低通量血液透析(HD)+HP治疗6个月,再给予HFD+HP治疗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T0)、低通量HD+HP治疗6个月后(T1)及HFD+HP治疗6个月后(T2)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血磷(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变化情况,降磷药物(醋酸钙片)、降甲状旁腺药物(骨化三醇胶丸)、降压药物(拜新同)、护心药物(麝香保心丸)、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铁剂(蔗糖铁)使用剂量变化情况,皮肤瘙痒、骨痛、不安腿综合征、双下肢麻木等透析并发症改善情况。结果 30例患者T2时点Cr、BUN、UA、P、iPTH、β2-MG水平较T0、T1时点显著降低(P<0.05),醋酸钙片、骨化三醇胶丸、拜新同、麝香保心丸、促红细胞生成素及蔗糖铁使用剂量较T0、T1时点显著减少(P<0.05),皮肤瘙痒、骨痛、不安腿综合征、双下肢麻木等透析并发症发生率较T0、T1时点显著降低(P<0.05);上述各项指标T0与T1时点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D+HP可明显降低MHD患者血浆中肌酐、尿酸、尿素氮、血磷等小分子物质及iPTH、β2微球蛋白等中大分子毒素,控制或延缓DRA的发生。  相似文献   
85.
86.
This study described the radiological features on echocardiography and MRI specific to cardiac amyloidosis confirmed on biopsy. Eleven cases of biopsy-proven cardiac amyloidosis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in this study. All patients underwent biopsy, cardiac MRI and echocardiography. The main echocardiography and MRI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diffuse ventricular and septum wall thickening, atrial enlargement, pericardial effusion, restricted left ventricular (LV) systolic and diastolic function, characte...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应用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 (MLPA)和多重PCR法对临床诊断为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患者进行基因诊断,并比较两种方法检测DMD基因缺失和重复改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至2007年在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儿科就诊的51例DMD患者和8例BMD患者。采用MLPA法对经多重PCR法检测过的患者的DMD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进行突变筛查,同时对先证者的母亲进行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检测。结果 用多重PCR方法在59例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症患者中检测到31例患者有外显子缺失。MLPA检测出33例外显子缺失,6例外显子重复和1例点突变,同时检测出26例患儿的母亲为携带者。MLPA比多重PCR多检测出10例DMD基因突变,两种方法共同检测出的30例突变中MLPA 检测出16例基因突变范围比多重PCR大。结论 与多重PCR法相比,MLPA更加简便、快捷、可靠,同时可以对携带者进行诊断,是一种高效的遗传病基因诊断手段。 【关键词】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症;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多重PCR;缺失/重复突变  相似文献   
88.
桑寄生始载《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补充,《本经》《新修本草》阐述与续断形态鉴别,《本草纲目》介绍功效,2015版《中国药典》明确性味归经及功效。祛风湿、强筋骨,常用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枝叶中富含黄酮、生物碱、萜类,多肽、蛋白、凝集素、多糖等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酸等小分子化合物,主要药物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桑寄生降压、扩张血管、利尿,可抗病毒、抗血栓、充当镇静剂,对于胆固醇性动脉硬化和高血压有一定疗效,浸膏剂有明显降压作用,水煎剂在体外明显抑制脊髓灰质病毒和多种肠道病毒,抗伤寒杆菌及葡萄球菌的生长;药理研究凝集素抗肿瘤作用明显,主要成分萹蓄甘利尿作用明显。"平而有性,有性无用,以味为用",根据"性效同源",未来可针对苦、甘味,燥湿功效及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作用等研究,通过中医证候模型,观察药效及药理作用物质基础,体现味、性,丰富中医药性理论。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索阿帕替尼在晚期肝癌的一线治疗效应。方法 对2017年7月至2020年1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中心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35例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250~500 mg口服,每天1次。对于疾病控制有效的患者(包括CR、PR和SD)继续给药直至PD或无法耐受或死亡。主要终点为PFS和OS,次要终点为DCR、ORR,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CR 1例,PR 17例,SD 11例,ORR 51.43%,DCR 82.86%,中位PFS 9.7月,中位OS 11.1月。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有手足综合征、高血压、蛋白尿等,大多3~5级不良反应均可逆,安全性好。结论 阿帕替尼可以改善肝癌患者的临床获益、安全有效,是晚期肝癌可选择的一线方案。  相似文献   
90.
目的 采用斑马鱼模型探究补骨脂提取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方法 根据斑马鱼幼鱼在不同浓度的补骨脂水提物和醇提物中的存活数和死亡数,计算出幼鱼死亡率初步评估补骨脂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毒性大小。药浴后的斑马鱼幼鱼进行组织匀浆,通过生化仪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酶活。斑马鱼成鱼给药24h后冰浴处死,进行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成鱼肝脏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1)以及微粒体甘油三脂转移蛋白(MTP)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补骨脂药浴组的斑马鱼幼鱼在2dpf时出现死亡。并且补骨脂对幼鱼的毒性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相同浓度下,醇提`物的毒性大于水提物。HE染色结果可观察到补骨脂醇提和水提给药组的成鱼中肝脏发生脂变,同时给药组的斑马鱼幼鱼匀浆组织液中ALT,AST和LDH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通过qPCR实验发现,补骨脂水提物和醇提物给药组的斑马鱼肝脏中SREBP-1c,FAS,ACC1的表达升高,MTP的表达降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qPCR结果一致。结论 浓度为300μg/mL和600μg/mL的补骨脂水提物和浓度为40μg/mL和80μg/mL的补骨脂醇提物药浴给药48h会导致斑马鱼的肝脏产生病变,甚至死亡,且机制可能与肝脂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