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1.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并探讨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40例(MHD组)及健康对照组40名。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及空腹胰岛素(FINS)、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BS)、体重指数(BMI)及肾功能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作为胰岛素抵抗指标,分析瘦素与各项参数的关系。结果:MHD组FBG、FINS、HOMA-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S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校正BMI与否,两组血清瘦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瘦素与BMI、FINS、HOMA-IR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瘦素与ISI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1),但控制BMI、FINS的影响后,瘦素与HOMA-IR及ISI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可能是通过对体脂和胰岛素的影响而间接发生联系。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生高血压的现象较为普遍,持续高血压更是导致其病情发展、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原因以及心血管疾病高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可全面分析随血压波动而产生的体内生理活动或生化指标的变化[1]。本研究对CKD住院患者进行ABPM,并对其短时血压变异性(BPV)的特点进行初步探讨。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排除资料不全及重复入院的病例,选择长宁区中心医院肾脏科年―月住院患者  相似文献   
13.
童琪蓉  毛佩菊   《中国医学工程》2013,(12):46-46,48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不同分期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79例CKD患者进行分期,抽取空腹血标本检测其总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等指标,观察其变化。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CKD患者的T3、T4、TSH有显著性差异,且T3、T4随着分期的变化(CKD1→CKD5),值跟着相应的变小,呈现负性线性趋势特征。TSH值随着分期的变化(CKD1→CKD5),值跟着相应的变大,呈现正性线性趋势特征。BUN与T3、T4均具有显著相关性,BUN与TSH则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GFR与T3、T4,TSH均具有显著相关性,非透析组和透析组比较的t检验结果 :两组的T3、T4、TSH值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肾功能减退与甲状腺激素的改变关系明显,藉此可从一定意义上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透患者长期生存率与血清脂联素的关系。方法:选择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血液透析超过6个月的患者81例,随访16个月。分析其长期存活率,改良定量SGA评估法评估血透患者营养状况,测定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透析充分性,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评估血清脂联素与血透患者长期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维持性血透患者1年、2年、3年、5年、10年存活率分别为100%、90.12%、75.31%、38.27%、6.17%。Cox回归模型发现,年龄(r=1.088,P〈0.05)、ADPN(r=1.671,P〈0.01)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透析开始年龄≤60岁组生存率高于〉60岁组(P〈0.05)。结论:血透开始年龄、血清脂联素水平是影响维持性血透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药物性急性肾衰竭临床现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药物性急性肾衰竭(ARF)的发病率,肾毒性药物种类、预后,为合理用药、最大程度避免药物性ARF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患者资料来源于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上海17家二级以七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的ARF患者登记表,从中将药物性ARF患者挑出并记录其基础疾病、临床特点及转归.结果 在1200例各种原因的ARF患者中,药物性ARF共347例(28.9%).男224例,女123例,年龄(58±20)岁,60岁以上占51.0%.发生于非手术科室的药物性ARF以社区获得性为主(60.2%).在非手术科室中医院获得性的药物性ARF的发生率在肾脏科最低,仅为9.5%,而在血液科、心血管科及神内科较高.发生于手术科室的药物性ARF则以医院获得性为主(55.7%).其中医院获得性的药物性ARF在肝移植科,神外科和心胸外科中发生率较高,而泌尿外科较低.合并的基础疾病以慢性肾脏疾病较常见(69例,占19.9%),之后依次为脑血管疾病59例(17.0%),糖尿病43例(12.4%),高血压41例(11.8%),冠心病20例(5.8%).肾活检病理主要为急性肾小管坏死18例(37.5%),急性间质性肾炎11例(22.9%),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6例(12.5%).肾毒性药物中抗生素占首位166例(47.8%),主要为氨基糖甙类(17.0%)与头孢菌素类(12.7%);其次为利尿剂77例(22.2%)和造影剂46例(13.3%);两种或两种以上联合用药占22.5%.119例患者(34.3%)行肾脏替代治疗.院内死亡患者100例(28.8%).存活患者中,188例(54.2%)肾脏完全恢复,42例(12.1%)肾脏部分恢复,17例(4.9%)肾脏死亡.结论 药物性ARF的发病率较高,往往与多种致病因素联合作用,多发于存在基础合并症的老年患者.氨基糖甙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利尿剂,造影剂是主要的肾毒性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固有细胞的作用,寻找可能的临床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方法。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模型,治疗组于造模当日至造模后14天给予科素亚[16mg(kg·d)]灌胃,另设假手术组及手术组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间质TGF-β的表达,组化双染色观察α-SMA、E-钙粘素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间质小管区α-SMA表达。结果手术组两周时出现近端肾小管区TGF-β表达明显增高(P<0.01),伴α-SMA表达增高(P<0.01),E-钙粘素表达下降(P<0.05),部分肾小管细胞中可见α-SMA及E-钙粘素同时表达;治疗组与手术组相比TGF-β、α-SM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而E-钙粘素的表达上调(P<0.05)。共聚焦显微镜下见部分小管基底膜损伤,上皮细胞表达α-SMA。结论氯沙坦可通过抑制肾间质固有细胞转分化过程的进展,从而对肾间质纤维化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的透析膜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佩菊  陈蕙萍  付巧  徐文蔚 《上海医学》2001,24(10):627-629
目的 观察透析膜对血脂的影响。方法 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醋酸纤维膜中空中纤维透析器(1.3m^2),B组:聚砜膜中空纤维透析器(1.3m^2),观察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水平。结果 A组和B组在透析前及透析6个月时血清Ch均高于对照组,但无差异。两组透析前TG升高(P<0.05),A组TG升高,而B组TG下降,下透析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组HDL-c透析6个月较透析前降低(P<0.05)。B组透析前时间延长HDL-c升高,A组Lp(a)、HDL-c及VLDL-c升高更显著,而B组除Lp(a)有升高外,VLDL-c及LDL-c无显著变化。结论 选用聚砜膜透析器可以降低血脂,同时也减低出了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所 致的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对8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改良定量主观全面营养评估(MQSGA)法、血生化指标、人体指数学指标综合评估其营养状况,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评估血清脂联素与营养状况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患病率为69.1%。血清脂联素平均为(8.66±2.62)μg/ml,与MQSOA、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腰臀比、体重指数等营养指标成线性相关关系。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营养指标相关,可作为评估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总结12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同济医院2006年6月~ 2014年1月收治的127例死亡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取同期规律MHD治疗3个月以上的存活患者127例作为对照.记录死亡患者死亡原因,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结果 127例死亡患者前三位死亡原因分别为心血管并发症40例(31.50%),其次为严重感染31例(24.41%)及脑血管病变30例(23.62%).单因素分析显示,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在收缩压、舒张压、Kt/v、TC、Alb、Hb、hs-CRP及PT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其次为严重感染、脑血管疾病.血压高、脂代谢紊乱、贫血、低蛋白血症、透析不充分、炎症反应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引起MHD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肾功能不全(CRF)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快速高压液相层析法测定82例老年CRF患者和40例正常人的Hcy水平,同时用离子夺获分析法和微离子酶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血浆叶酸(FA)和维生素B12(VitB12)水平。结果CRF患者高Hcy血症(HHcy)发生率高达86.6%,为正常对照组的34.6倍(P〈0.01);且血浆Hcy的浓度随着血肌酐浓度的升高或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降低而升高,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CRF患者的血浆FA和VitB12与正常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别,血浆tHcy水平与血浆FA浓度均呈负相关关系。血液透析后血浆Hcy水平较血液透析前下降约36%,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透析后20 h回复到透析前水平的76.6%~87.3%,在采用血仿膜和聚砜膜透析的患者之间,血浆tHcy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老年CRF患者普遍存在HHcy血症,并且肾功能损害的程度与Hcy浓度明显相关,但没有明显的FA和VitB12缺乏,CRF时肾脏损害削弱了对Hcy的代谢或清除能力,可能是CRF患者血浆tHcy水平增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