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1.
目的口周皮炎是易被临床忽略的常见疾病,病因不明,临床表现独特。方法笔者对该病现有的文献报道进行总结,以提高和加深对本病的认识。结果该病已有的临床报道较少,治疗方法众多。结论若加强对该病发病机制、复发率、远期疗效、中医内、外治法的研究,可能是治疗口周皮炎的新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当归饮子对气血两虚型小鼠迟发型超敏变态反应的影响。方法 SPF级KM小鼠48只,其中40只采用利血平及乙酰苯肼制作动物气血两虚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氯雷他定组、当归饮子高剂量组、当归饮子中剂量组、当归饮子低剂量组,每组8只;另取8只相同标准小鼠作空白组。当归饮子高、中、低剂量组给予小鼠60、30、15 g/kg当归饮子加减方提取浓缩液灌胃,氯雷他定组给予1.66 mg/kg氯雷他定生理盐水溶液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小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1周。除空白组外,每只小鼠腹部用1%DNCB溶液均匀涂抹进行致敏,致敏后第5天,将1%DNCB溶液均匀涂抹于小鼠右耳进行攻击,空白组同样涂耳但未致敏,攻击后24 h,测定每组小鼠耳廓肿胀度及抑制率。各组实验动物眼眶取血,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试血清中Ig E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耳肿胀度明显增加,Ig E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氯雷他定组及当归饮子3个剂量组耳肿胀度降低,Ig E水平降低(P<0.05,P<0.01),同时当归饮子高、中剂量组耳肿胀度降低优于氯雷他定组(P<0.05)。用药各组耳廓肿胀度抑制率从高至低依次为:当归饮子高剂量组67.3%,当归饮子中剂量组56.0%,当归饮子低剂量组48.1%,氯雷他定组47.3%。结论当归饮子方能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反应,降低血清中Ig E水平,对气血两虚证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报告了国内医学院校在加强临床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医学生临床能力方面所进行的教学改革近况。介绍了一些院校在多临床、早临床、反复临床等思想指导下,采取的具体改革措施,以及部分院校对医学生实行毕业前(岗前)培训的基本情况,认为这些改革措施在提高医学生临床能力方面,都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吾师艾儒棣教授,师承已故全国外科名家文琢之、罗禹田等,从事中医外科、皮肤科医疗工作40余年,治学严谨,学验俱丰,治疗各种顽固性皮肤病有独到的见解。作者有幸跟师学习3年,受益匪浅,现将其"以脾治皮"法治疗湿疹经验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张溯  段渠  李俊仪 《河南中医》2012,32(4):480-481
黄褐斑多为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所致,发病多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艾叶性味辛温,恰入肝脾肾三经,故用艾叶作为灸治材料;神阙穴为元气归藏之根,盐入肾,能起温阳补肾之功;隔盐灸神阙穴可温阳益气,使气血上荣于面,从而达到治疗黄褐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积雪苷治疗面部痘疤的有效性和作用机制。方法收集门诊病例80例行局部针刺,同时口服积雪苷片。治疗16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7.5%。结论针刺联合积雪苷治疗面部痘疤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科学、全面的"复合式"考核体系,充分发挥考试的正向督促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考试改革带动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方法:将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级中西医系1班(74人)、2班(72人)设为试验班级,一个班为试验组,一个班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复合式"考核体系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果:试验组在《中医外科学》考试成绩上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也有很大提高。结论:改革后的"复合式"考核体系可以全面检验中医外科学教学成果,能够有效捉进教学水平和学生临床科研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19.
雄激素源性脱发(AGA)是皮肤科常见的慢性病,本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患者对本病的治疗要求也较迫切严格。局部外治法治疗AGA可直达病所,较快发挥治疗作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中西医局部外治法对AGA的治疗概况进行总结归纳,以期寻找更加优化、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刘洪钢  常小东  段渠 《河南中医》2012,32(3):383-384
目的:探讨古代痤疮外用中药的用药规律.方法:查阅汉代至清代明确记载为痤疮的中药外治方的古代文献,统计外用中药使用频次.结果:共整理出72首外用方,使用频次前五位的中药均是辛温发散之药,多归肺、胃、大肠经.结论:古代医家外用中药治疗痤疮多从肺经风热,胃肠湿热、瘀毒凝滞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